這幾天總結及分析最近接觸的眾多案例,發現了一個共性的問題,那就是育肥豬階段的肢體病問題,以前的肢體病主要出現在母豬和斷奶前后的乳豬較多,現在在育肥和二次育肥階段出現的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為什么?
案例:
這是今天早上黑龍江的一個咨詢案例,根據溝通所了解的情況,其在斷奶前后和100多斤是最容易出現這種情況的階段。
林可霉素等注射有較好的療效,但容易反復發生,難以根除。
根據我們最近的市場走訪以及全國各地的案例總結,我們發現這種現象不是偶然的,而是很多豬場都普遍存在的一個共性的問題。
分析:
我們遇到這種情況的第一個認知可能是鏈球菌、副豬、打斗、缺乏某種維生素........等疾病問題,但是很少有人會去想那些因素會導致這種問題的發生和增加其出現的幾率?
在我們一線的實際防控和多年的總結中發現,我們看到的疾病因素只是一種結果,而本質的誘因主要與以下幾個方面有關:品種因素、圈舍密度、濕度、圈舍的平滑度、豬群的脾胃功能、霉菌因素、飼料的設計思路..........這些因素有直接乃至間接的關系。
比如我們的丹系長白品種,品種純度越高,其要求的硬件和軟件環境也相對較高,但是很多豬場是不能滿足這種條件的,于是就出現了肢體病發病率較高的問題。
另如很多豬場的設備和硬件設施比較簡陋,圈舍濕度和粉塵過大,且密度較大,加上原料控制不嚴,飼喂過程中的飼料發酸甚至霉變、飲水不足等問題的共同影響下,造成豬群體質較差、脾胃虛弱、豬群容易打斗、相互攻擊滑倒等造成豬群肢體病高發。
另外就是這種情況下很容易造成豬群鏈球菌、副豬等條件病的發生幾率而造成肢體病的多發。
營養:
現在大家都在提營養,但是千篇一律的設計理念之下,其共同的特性是生長速度、是料肉比、是日增重、是錢肉比............而契合度成為模糊再模糊的東西。
比如我們很多飼料企業都在吹噓自己的母豬料、公豬料..........但是丹系的、法系的、英系的、美系的、甚至是雜系的現實飼養結構下,其需求真的沒有差異嗎?其各個品系對于營養特別是微營養的需求真的沒有差異嗎?
當然,現在飼料設計中大部分企業對于偷工減料已經沒有多大興趣了,特別是微量元素和維生素這些基本的東西,偷工減料的風險太大,但是為什么我們很多豬群會表現出缺乏的癥狀呢?
同樣是蛋白、同樣是微量元素、同樣是多維..........數量與質量是兩個不同的東西,我們豬場需要的是質量而非數量,特別是微量元素這東西,缺了不好,多了,特別是長期多了更不好。至于多還是少,我們很多豬場乃至飼料企業心中真的有譜嗎?
那么問題來了,未來對于自己的目標客戶養殖結構、品種乃至養殖環境下的契合營養設計將會成為主流,一個產品或者設計去滿足所有豬的時代將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福利:
相對于營養上的錯位,我們一直為了生長速度和成本去壓榨甚至閹割豬群應該享受的福利,故而我們現在遇到的很多問題是與這種情況有直接或者間接的關系的。
比如我們在一線的很多二次育肥的豬場看到,很多肢體病的發生與圈舍過小、密度太大、圈舍設計不合理及地面潮濕、太滑有直接的關系。當一頭豬不舒服,甚至飲水不足或者其他因素應激的情況下,豬群最容易出現打斗等現象,且很容易因為地面太滑而造成被攻擊的豬摔倒而引起肢體病等問題。
當我們建議其把密度降下來、飲水系統改造提升、料槽衛生進行一些管控之后,發現這種問題的出現幾率是直線下降的,不但問題少了,豬群的健康度和生長速度也上來了。
在斷奶前后的小豬飼養過程中,它們更喜歡粥料的采食方式,也更喜歡寬松的活動空間和干燥的休息環境、喜歡清潔的環境.........可是我們看看我們自己的豬,如果是我們自己,吃的不開心,碗經常不刷,天天讓你吃壓縮餅干,并且躺在潮濕的環境下,你會不會開心?會不會舒服?
養豬的訣竅并不是高大上的理論,而是了解自己豬群的基本需求,并在現有的條件下盡可能的滿足,并給與一定的、契合的福利配合,才是最實用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