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母豬配種是本交好?還是人工授精好?
無論從種豬的優良基因的效益最大化還是從配種效率來說,人工授精技術是要遠遠好于本交的。很多人反映說,人工授精的母豬產仔數沒有公豬本交的多,造成這方面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公豬的問題,有的公豬的精液就是不能稀釋,一稀釋就聚團。其次,是精液稀釋過程中的操作不規范,例如精液稀釋液和待稀釋的精液之間的溫度不能超過1°C,精液稀釋區的溫度不低于20°C(這個在很多小型或者微型公豬站普遍存在冬季操作間溫度過低的問題)再次,有不少精液是通過汽車運輸的,那么精液的儲存箱需要防碰撞,防顛簸的處理,最主要是一定不要讓司機放在后備箱或者行李箱里,那地方顛簸震動太大了。最后就是輸精前最好回溫到25度以上,輸精過程已經采取母豬自吸為主,手輕微擠瓶為次的方式。
二、給母豬輸精時需要讓公豬在旁邊“陪侍”嗎?
很多人覺得在給母豬輸精時不需要公豬在旁邊轉悠,畢竟已經確定母豬發情了嘛。該輸精就輸精。其實,如果有公豬在旁邊陪著母豬,這個時候的母豬會表現靜立反應,刺激排卵,同時也便于清潔外陰,插輸精管,很多輸精時出現產道流血的原因就是母豬發情時不穩定,人手用力過猛,擦傷產道或者子宮頸口引起的。
三、輸精管用普通的輸精管還是深部輸精管?
這個問題讓不少人很糾結,大家都知道,深部輸精管可以節省四分之一的精液,別看深部輸精管只是把精液往里多送了15-20cm,但就是這段距離也能報銷掉很多的精子,只要運動,就會消耗能量,相對于深部輸精管送過的精子的滿能量備戰狀態,一般輸精管只送到子宮口的精子到達受精部位時也就剩八成能量了,狹路相逢勇者勝!
四、精液用瓶裝還是袋裝?
這個問題我傾向于精液用袋裝,原因有二:
一是恒溫保存時的精液沉淀的受力面積大,單位面積內的精子相對瓶裝來說少,一個人扛一百斤東西和扛兩百斤東西感覺是不一樣的,同樣,對于最底下的一層精子來說,上面有五個精子壓著和十個精子壓著也是不一樣。
二是輸精時,瓶裝的需要用手擠,力道不容易掌握,很容易精液出現回流,袋裝的精液不需要用手擠,就拿著然后揉一會母豬的乳房部位,母豬的子宮會把精液吸進去,因為這是母豬自主的行為,所以出現回流的情況很少發生。
五、母豬的發情配種次數怎么來確定?
這個問題需要把母豬的發情分為三個類型來分析:
一是正常發情的母豬,包括斷奶后5-6天發情的母豬和發現發情未配而下個情期再配的母豬,這樣的母豬一般是發現發情后12小時配一次,然后間隔12-18小時再配一次,如果采取的是3次輸精模式的話,就是間隔12小時一次;
二是斷奶后4天以內的發情母豬,這個情況的母豬排卵一般在發情的中后期居多,配種是在發情后24小時配第一次,采取3次配種模式的就是每間隔12小時配一次,采取2次配種模式的就是第一次之后18小時左右配第二次;
三是,發情的后備母豬以及斷奶超過7天以上不發情的母豬或者配種后20天左右未返情而后一段時間突然發情的母豬,這個情況的母豬一般出現發情就需要配種,一般采取的3次輸精模式,能最大可能 的提高配種的成功率以及產仔數。(注:這里說的發情是指母豬出現靜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