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藍耳病的防控當中,我們養豬人往往存在以下幾個誤區,需要大家認真了解。
1.誤診錯判,措施偏離
發熱(低熱、中熱、高熱都有)、便秘(有時帶粘液或血液)、尿黃(深如濃茶)、不食(厭食或食欲減少)、精神委靡(扎堆、畏寒、顫栗)、皮膚紅斑(兩耳、腹下、臀后、直至兩耳出血壞死脫落)是共有特征。
有的還有咳喘,呼吸困難,甚至窒息而死,后期拉稀或頑固性便秘,最后脫水、消瘦、衰竭死亡。
往往被誤診為藍耳病、附紅細胞體病、流行性感冒、弓形體病、鏈球菌病等,用了大量抗菌、消炎、退熱藥而以無效告終。
根據綜合判定及臨床診斷,高熱病仍以豬瘟為主(大型豬場有時會有急性豬瘟與非典型豬瘟同時存在),有時可出現混合感染或繼發感染,便會大量死亡。如豬瘟+藍耳病、豬瘟+圓環病毒病、豬瘟+豬流行性感冒、豬瘟繼發出血性敗血癥、豬瘟與喘氣病混合感染等。亂用抗菌退熱藥將延誤病情而增加死亡。
2.陡然降溫,養癰遺患
3.供水不足,增加死亡
水是生命第一源泉,豬齡大小,每日需水量不同
5~10 kg豬:1.3~2.5L/d;
10~35 kg豬:2.3~3.8 L/d;
35~100 kg豬:3.8~7.5L /d;
后備母豬:13 L/d;
哺乳母豬:18~23 L/d;
種公豬:13~ 1 7 L/d。
根據氣溫、季節、干喂還是濕喂,需水量有所不同,如果干喂,須飲水9~10次/d,脫水1/3就有生命危險。
4.有病就賣,疫源泛濫
病豬戶為減少經濟損失,當治療效果不佳,或豬久不采食,于是趕快想辦法賣掉。
病豬在出售、運輸、屠宰、加工、洗滌過程中都從排泄物、分泌物、污染工具大量散布病原,便大大增加了傳染的機會,一家發病,四鄰遭殃。
而且病豬肉充好豬肉或灌了臘腸,包了包子給人吃了,還貽害人民健康。亂賣、亂宰病豬是防疫法法規所不容的,切莫損人利己。
5.程序紊亂,免疫失敗
豬瘟、偽狂犬病、藍耳病、5號病疫苗預防注射搞得好的豬場,在高熱病流行中很少發病,即使發病也不超過20 ,所以搞好以上四大病的免疫,是預防高熱病的關鍵。
有的注苗太早(母源抗體還未消失)、選苗不當(疫苗質量差)、注射技術不佳(針頭短、注入皮下脂肪、皮膚消毒藥侵入針孔、重注、漏注等)、注射劑量不夠、疫苗冷藏不好等等,都可造成免疫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