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農業農村(農牧)廳(局、委),部機關有關司局、派出機構、有關直屬單位: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扎實推進農業農村法治宣傳教育,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轉發的《中央宣傳部、司法部關于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八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我部制定了《農業農村系統法治宣傳教育第八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認真組織實施,切實抓好貫徹落實。
農業農村部
2021年8月18日
農業農村系統法治宣傳教育第八個五年規劃
(2021—2025年)
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基礎性工作。全國第七個五年法治宣傳教育規劃實施期間,各級農業農村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緊緊圍繞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大力宣傳法治精神、傳播法律知識,推動普法向基層延伸,廣大干部和農民群眾的法治觀念日益增強,鄉村依法治理能力不斷提升。
我國已開啟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新征程,迫切需要發揮法治的引領保障作用,做好新形勢下農業農村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義。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開展第八個五年法治宣傳教育的決議》《中央宣傳部、司法部關于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八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進一步加大農業農村法治宣傳教育力度,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結合農業農村系統實際,制定本規劃。
一、以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農業農村法治宣傳教育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圍繞“保供固安全,振興暢循環”,以持續提升干部群眾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為核心,以提高普法針對性和實效性為根本,以構建農業農村普法工作長效機制為重點,著力推動法治理念、法治方法、法治服務進村入戶,提升干部群眾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能力,建設更加和諧民主的法治鄉村,增強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法治保障。
(二)主要目標。到2025年,農業農村普法工作長效機制更加完善、工作體系更加健全、普法力量配置更加合理,“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全面落實,農業農村系統干部職工的法治思維、法治能力明顯增強,農民群眾對法律法規的知曉度、法治精神的認同度、法治實踐的參與度顯著提高,鄉村治理法治化水平不斷提升,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鄉村法治氛圍和法治習慣逐漸形成。
(三)基本原則
——堅持黨的領導。牢牢把握黨的領導是農業農村法治宣傳教育最根本的保證,把講政治的要求貫穿農業農村法治宣傳教育全過程和各方面,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
——堅持以人為本。堅持農業農村法治宣傳教育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務人民,著眼于不同群體的法治需求,因地制宜開展法治宣傳教育,使各項普法工作更加貼近基層、貼近群眾、貼近實際。
——堅持服務大局。緊緊圍繞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心任務,深入開展農業農村法治宣傳教育,服務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確保農業農村各項工作在法治軌道上運行。
——堅持問題導向。著力暢通普法進村入戶“最后一公里”,解決普法針對性不夠、實效性不強、創新性不足等問題,補齊農業農村法治宣傳教育的短板弱項,更好地服務鄉村治理、鄉村建設。
——堅持開拓創新。深入推進農業農村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理念、思路、機制和方法的創新,注重采用寓教于樂、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方式,充分運用大數據系統和現代技術手段,推動農業農村法治工作高質量發展。
——堅持深度融合。將農業農村法治宣傳教育與法治實踐相結合,將普法與立法、執法一體化推進,將普法融入日常管理服務全過程,教育引導干部群眾正確行使權利、忠實履行義務,筑牢鄉村振興法治基石。
二、明確農業農村法治宣傳教育重點內容
(一)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義、豐富內涵、精神實質和實踐要求,引導農業農村系統干部群眾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把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重點學習內容、黨校(行政學院)和干部學院重點課程,作為農業農村部門干部初任培訓、任職培訓的必訓內容,推動領導干部帶頭學習、模范踐行,不斷深化思想認識、筑牢理論根基。通過媒體報道、理論文章、學習讀本、短視頻等形式,運用各類融媒體手段和平臺,充分發揮農業農村普法陣地作用,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
(二)深入學習宣傳憲法。深入持久開展憲法學習宣傳和貫徹實施活動,結合“12·4”國家憲法日和“憲法宣傳周”等重要時間節點,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憲法進農村”主題活動,普及憲法知識,弘揚憲法精神,增強憲法意識,推動形成尊崇憲法、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運用憲法的鄉村法治氛圍。加強“憲法進農村”主題活動與經常性憲法宣傳有機結合,推動憲法學習宣傳常態化、制度化。全面落實憲法宣誓制度,增強國家公職人員恪守憲法原則、履行憲法使命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加強國旗法、國歌法等憲法相關法的學習宣傳。
(三)深入學習宣傳民法典等國家基本法律。廣泛開展民法典學習宣傳活動,大力弘揚民法典關于民事活動平等、自愿、公平、誠信等基本原則,重點宣傳好民法典中的涉農法律條文,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廣泛宣傳與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強化“十四五”期間制定和修改的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大力宣傳有關平等保護、公平競爭、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防范風險、知識產權保護、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法律法規。大力宣傳總體國家安全觀和國家安全法、反分裂國家法、國防法、反恐怖主義法、生物安全法、網絡安全法等,組織開展“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傳活動。圍繞平安建設、生態文明建設、食品藥品安全、掃黑除惡、毒品預防等領域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推動干部群眾自覺尊崇信仰法治和遵守法律法規。
(四)深入學習宣傳鄉村振興促進法。把學習宣傳貫徹鄉村振興促進法作為農業農村法治宣傳教育重要任務,列入普法責任清單和普法工作計劃,闡釋好鄉村振興促進法公布施行的重大意義,解讀好鄉村振興促進法的重點內容,推動干部群眾深入理解法律核心要義和精神實質,準確把握法律的基本內容和各項措施。組織開展針對性強、普及面廣的鄉村振興促進法學習宣傳貫徹活動,對鄉村振興促進法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式宣傳,有效引導、促進、保障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五)深入學習宣傳與農業高質量發展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圍繞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大力宣傳土地管理法、土壤污染防治法、反食品浪費法和基本農田保護條例、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等法律法規,引導干部群眾樹牢糧食安全意識。圍繞促進農業產業發展,大力宣傳農業法、種子法、畜牧法、漁業法、長江保護法、野生動物保護法和野生植物保護條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為打好種業翻身仗和推進農業現代化提供法治保障。圍繞確保農業產業安全,大力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動物防疫法、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和農藥、肥料、獸藥、飼料等農業投入品方面法律法規,充分發揮法治在規范農業農村市場經濟秩序和維護人民身體健康中的作用。圍繞強化農業支持保護,大力宣傳農業技術推廣法、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和與農業科技教育、農業金融保險等相關的法律法規,為促進農業質量效益提升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六)深入學習宣傳與鄉村治理現代化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圍繞推進農村重點領域改革,著力做好農村土地承包、農村集體產權制度、宅基地管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宣傳,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方式深化農村改革的能力,筑牢鄉村社會穩定基礎。圍繞實施鄉村建設行動,著力做好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村莊規劃建設、傳統村落保護、鄉村人才振興等相關的法律法規宣傳,健全完善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法律體系,促進鄉村宜居宜業。圍繞法治鄉村建設,著力做好行政復議、行政訴訟、調解仲裁、信訪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宣傳,引導農民群眾依法表達訴求、維護權益和化解糾紛,有效調動農民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七)深入學習宣傳黨內法規。突出學習宣傳黨章,教育引導農業農村系統廣大黨員干部以黨章為根本遵循,尊崇黨章、遵守黨章、貫徹黨章、維護黨章。深入學習宣傳《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等黨內法規,嚴格落實黨內法規學習宣傳責任制。把學習掌握黨內法規作為合格黨員的基本要求,列入黨組織“三會一課”內容,在考核黨員干部時注意了解相關情況,促進黨內法規學習宣傳常態化、制度化。
三、持續提升干部群眾法治素養
(一)堅持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推動領導干部帶頭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范。落實農業農村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制度,將主要負責同志推進法治建設情況列入年度述職重要內容。建立農業農村系統領導干部學法清單,明確領導干部履職應知應會法律和黨內法規。堅持領導班子帶頭集體學法、定期學法、重大決策前專題學法,每年至少舉辦2次法治專題講座,推動領導干部牢固樹立守法律、重程序、受監督的法治理念,提高依法決策、依法執政、依法行政水平。
(二)引導農業農村系統工作人員牢固樹立法治觀念,提高依法辦事的能力和水平。落實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把法治教育納入農業農村系統干部教育培訓總體規劃和各類干部培訓的必修內容,有針對性地加強與履職相關法律知識的學習培訓,保證法治培訓課時數量和培訓質量。采取網上觀看或者現場旁聽等形式,落實國家工作人員旁聽庭審相關制度。把法治素養和依法履職情況納入考核評價干部的重要內容,讓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成為干部職工自覺行為和必備素質。
(三)提升農業綜合行政執法人員的法治能力,打造專業化、職業化、現代化的農業綜合行政執法隊伍。實施農業綜合行政執法人員能力提升行動,制定執法人員培訓規劃和年度培訓計劃,通過集中培訓與網絡培訓相結合,確保在編在崗執法人員每年法律培訓時間不少于30學時,新進執法人員每年培訓時間不少于60學時,提高農業綜合行政執法人員法治意識和專業素養。制定農業綜合行政執法人員執法培訓大綱和考試大綱,建設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培訓師資庫,編寫培訓教材。組織開展執法技能競賽、執法大練兵、執法大比武等活動,培養執法能手。
(四)帶動農民群眾學法用法,營造人人學法、人人用法的良好氛圍。培育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激發農民群眾學法用法自覺性。聚焦農民群眾關心關注的問題,利用中國農民豐收節等重要時間節點和農貿會、廟會、各類集市等,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鮮活生動的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廣泛宣傳與農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深入農村開展“放心農資下鄉宣傳周”“食品安全宣傳周”“安全生產月”等送法下鄉活動,提高農民群眾自覺守法意識和依法維權能力。
(五)培養農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法治思維,增強誠信經營、依法辦事的觀念。通過集中培訓、專家指導、開通熱線、發放宣傳材料等多種方式,加強對各類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群體的法治宣傳教育,廣泛宣傳與市場經濟、經營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重點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投入品等方面的法律法規。注重法治宣傳教育和法律服務緊密結合,在提供法律服務的過程中傳授法律知識、培育法律意識。
四、積極創新農業農村法治宣傳教育方式舉措
(一)把普法融入立法執法全過程。在農業農村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制定、修改過程中,對社會關注度高、涉及公眾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通過公開征求意見、聽證會、論證會、立法調研等多種形式廣泛聽取公眾意見。結合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頒布實施日等重要時間節點,對新法新規進行宣傳解讀,方便社會公眾理解掌握。把向行政相對人、社會公眾普法融入監督檢查、案件受理、調查取證、告知聽證、處罰決定和處罰執行程序中,實現執法辦案的全員普法、全程普法。在落實行政處罰法和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中,加強法治宣傳教育。
(二)把普法融入日常服務管理。在辦公場所或者本部門網站主動公開與本部門承擔的行政許可和政務服務事項有關的法律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辦事指南等。在辦理行政許可和政務服務事項時,使用群眾聽得懂、聽得進的語言普及法律知識。在農業技術推廣、動植物疫病防控、農村實用人才培訓、高素質農民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檢測等公共服務過程中,向農業生產經營者宣傳普及相關法律法規知識,指導其合法生產經營。在辦理行政復議、行政應訴案件和調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時,積極向當事人普及相關法律法規,將處理問題與宣講法律規定、分析案件事實有機結合,引導當事人和社會公眾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三)加大以案普法力度。利用線上線下平臺及時推送關系群眾生產生活、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維護社會大局穩定的典型案例。大力宣傳農業行政執法、行業監督檢查、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處、行政復議、行政應訴中的典型案例,圍繞案件事實、證據程序和法律適用等問題進行釋法析理,使典型案例依法解決的過程成為普法的公開課。健全以案普法長效機制,針對干部群眾關心關注的具體法律問題,編寫普法案例、錄制普法微視頻,利用典型案例對相關重點人群進行法律法規政策解讀宣傳。
(四)重視法治文化培育。充分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公共文化機構等法治文化陣地,傳播法治文化,弘揚法治精神。積極創作具有鄉土文化特色、農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法治文化作品,因地制宜開展豐富多彩的農業農村法治文化活動,推動法治文化與民俗文化、鄉土文化融合發展,擴大法治文化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引導群眾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形成遵規守則的良好風尚。
(五)充分運用先進技術。在繼續利用傳統有效的普法方式基礎上,加大對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手段的運用力度,開展精準普法、智慧普法。利用網站、移動客戶端、微信公眾號、直播平臺等新媒體,特別是“智慧普法”平臺和“中國普法”兩微一端等普法資源,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式普法宣傳,打造“報、網、端、微、屏”一體化推進的農業農村法治宣傳教育網絡體系。加大互動式、服務式、場景式普法方式應用,增強普法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六)加強典型示范引領。注重培育、選樹、宣傳農業農村普法工作的好做法好經驗,加強普法工作成果交流,開闊工作視野、拓展工作思路。積極爭創全國普法工作先進單位、先進個人和全國年度法治人物,組織開展農村學法用法故事征集評選活動,通過各類媒體廣泛宣傳推廣崇法向善、堅守法治的模范人物和典型事跡,營造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氛圍。
五、深入開展農業農村法治宣傳教育專項行動
(一)培育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構建推動農民群眾學法用法的工作機制,形成部門協同、上下對接、各環節聯結的工作格局。組織認定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組織有針對性的學法用法培訓,開展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機構與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結對子”活動,探索推廣一批可復制可操作的學法用法模式,到2025年底每個行政村都有學法用法示范戶,為鄉村振興培養一批農村法律人才。
(二)開展中國農民豐收節普法活動。2021年6月1日施行的鄉村振興促進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確定每年農歷秋分日為中國農民豐收節。在中國農民豐收節期間,以鄉村振興促進法為重點,大力宣傳納入本部門普法責任清單的法律法規、與農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組織特色主題普法活動,推動法律法規進基層、進鄉村。
(三)開展“憲法進農村”主題活動。在“12·4”國家憲法日和“憲法宣傳周”期間,深入開展既有地方特色又具良好社會影響的“憲法進農村”活動。針對農民群眾法治需求和關注的熱點問題,通過靈活多樣的組織形式、高效快捷的傳播手段,深入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宣傳憲法及涉農法律法規,推動憲法法律走入日常生活、走入農民群眾,增強農民群眾對憲法法律的情感認同和守法用法意識。
(四)發布三農領域法治案例。圍繞社會公眾關心關注的三農領域法律問題,每年征集發布有影響力、有震懾力的典型案例,通過報紙、雜志等傳統媒體和網站、移動客戶端、微信公眾號、直播平臺等新媒體,廣泛開展宣傳報道,充分發揮法治案例的引導、規范、預防與教育功能。
(五)講述農村學法用法故事。圍繞關系農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要法律問題,鼓勵采用快板、相聲、小品、戲劇、演講等各種形式,講述發生在農民群眾身邊的學法用法故事,通過網絡投票、專家評審等方式評選優秀故事,編印農村學法用法故事匯編,推廣農村學法用法故事短視頻,提高農民群眾學法用法積極性。
(六)建設農村法治教育基地。利用農村文化禮堂、法治文化長廊、農家書屋等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和職業院校等具備法治普及功能的單位機構,以及全國農業科教云平臺、崇農云講堂、各地農業農村法律網絡培訓平臺等線上學法用法平臺,依托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農村法治教育基地,不斷提高利用率和群眾參與度,提升基地建設質量,更好地服務農民群眾學法用法。
六、切實加強農業農村法治宣傳教育支持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把普法工作擺上重要工作日程,科學研究制定落實本規劃的方案舉措,明確重點任務,認真組織實施。要把普法工作納入本部門法治建設總體部署,納入綜合績效考核、平安建設、文明創建等考核評價內容。各級農業農村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要嚴格按照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的要求,認真履行普法領導責任,定期聽取普法工作匯報,積極構建普法工作長效機制。
(二)落實普法責任。嚴格落實“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根據法律法規的立改廢情況,及時調整完善普法責任清單,明確職責分工,細化工作措施,推動普法工作落實落細。健全完善普法工作考核評價體系,探索引入社會第三方評估和社會滿意度測評。開展普法規劃實施情況中期評估和總結驗收,加強規劃實施的動態監測,強化檢查評估結果運用。
(三)完善普法機制。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認真履行組織、協調、指導、檢查的職能作用,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形成普法工作合力。加強農業農村部門內的協作配合,有效整合資源,形成法治機構與業務機構各司其職、分工負責、齊抓共管的普法工作格局。加強部、省、市、縣四級農業農村部門的上下聯動,營造宣傳聲勢,擴大普法效果。加強農業農村部門與司法行政、新聞宣傳、教育培訓等部門單位的溝通聯系,構建普法合作機制,強化協同配合。
(四)建強普法隊伍。加強農業農村部門普法工作機構建設,充分發揮綜合執法隊伍、行業管理隊伍、矛盾糾紛調處隊伍、復議應訴隊伍的作用,努力打造一支業務精湛、作風過硬的普法隊伍。加強普法講師團建設,遴選政治過硬、專業功底強、熟悉三農法律實踐的專家學者律師等,深入基層開展普法活動。加強普法骨干培訓,積極探索研究式、互動式學法方式,不斷提高普法工作人員政治素養、法律素質和業務能力。
(五)加強經費保障。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按照事權與支出責任相一致的原則,積極爭取同級政府和財政部門的支持,把農業農村普法工作經費列入本級預算。統籌利用好現有經費渠道,搭建農業農村法治宣傳平臺,配備必要的普法設施,保證普法工作順利開展。鼓勵引導社會資金參與支持普法工作。加強對普法經費投入支出的監督管理,定期進行跟蹤檢查,最大限度發揮經費使用效益。
附件:農業農村部關于印發《農業農村系統法治宣傳教育第八個五年規劃(2021-2025)》的通知(農法發[2021]11號).r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