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夏季,牛流行熱是牛極易流行的一種急性、熱性、接觸性傳染病,主要發生于壯年的黃牛和乳牛,黃牛易感性較強,哺乳母牛癥狀較嚴重,犢牛發病率較低。
發生與流行牛流行熱多發生在夏秋高溫季節,特別是在7月~9月,如天氣悶熱、多雨或晝夜溫差較大,更易發生流行。此病常發高熱,呼吸和消化器官發生嚴重卡他性炎癥。此癥一旦在牛群中發生,來勢兇猛,流行速度快。雖然患牛一般呈良性,3天左右即可恢復正常(故此病又稱三日熱、臨時熱),但重癥患牛如治療不及時,極易發生并發癥。如役用牛易并發癱瘓癥,喪失役用性能;哺乳母牛易并發缺乳癥,泌乳量下降;犢牛易并發痢疾等。因此,牛流行熱應引起廣大養殖戶的足夠重視。
臨床癥狀突然發病,精神極度委頓,被毛豎立,不食,反芻停止。哺乳母牛發病,泌乳量急劇下降,患牛體溫急劇升高至40℃~42℃,眼瞼腫脹,眼結膜充血潮紅,畏光流淚。鼻鏡干熱,鼻流清涕,口流清涎,常成線狀。患病初期糞便稍軟,表面常帶有黏液,以后則出現下痢,有的患牛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發熱期尿短而赤,皮溫不勻,間有肌肉震顫,甚至發生肌肉痙攣。四肢肌肉疼痛或僵硬,關節腫脹,喜臥,不愿走動,強行驅趕則步態蹣跚,有不同程度的跛行和癱瘓,嚴重病例甚至臥地不起。病程一般為3天左右,患過此病的患牛可以獲得免疫力。
防治牛流行熱目前尚無有效疫苗和特效治療藥物,平時應加強飼養管理和預防。方法是飼喂易消化且營養豐富的草料,以增強牛的體質。經常保持牛欄清潔干燥、通風涼爽。役用牛不可使役過度,役用后或放牧出汗時,不讓其暴飲冷水。對重癥患牛特別是乳牛,應在加強護理的同時,采取相應的綜合療法:肌肉注射復方氨基比林、安乃近等藥物,解熱退燒。對高燒不退的患牛給予強心解毒,靜泳注射葡萄糖生理鹽水1500毫升~2000毫升,安那拉10毫升~20毫升,配合用涼水敷頭、洗身、灌腸;肌肉注射抗菌素(青、鏈霉素)和磺胺類藥物制劑,以防繼發感染。對呼吸困難或伴有肺水腫的牛,配合靜脈滴注氟美松50毫升~150毫升,加葡萄糖生理鹽水500毫升~1000毫升。對跛行和癱瘓患牛可靜脈注射水楊酸鈉或氫化可的松等藥物,以減輕疼痛,緩解癥狀。中藥治療宜選用清肺,平喘,化痰,解熱,通便的方劑進行辨證施治
發生與流行牛流行熱多發生在夏秋高溫季節,特別是在7月~9月,如天氣悶熱、多雨或晝夜溫差較大,更易發生流行。此病常發高熱,呼吸和消化器官發生嚴重卡他性炎癥。此癥一旦在牛群中發生,來勢兇猛,流行速度快。雖然患牛一般呈良性,3天左右即可恢復正常(故此病又稱三日熱、臨時熱),但重癥患牛如治療不及時,極易發生并發癥。如役用牛易并發癱瘓癥,喪失役用性能;哺乳母牛易并發缺乳癥,泌乳量下降;犢牛易并發痢疾等。因此,牛流行熱應引起廣大養殖戶的足夠重視。
臨床癥狀突然發病,精神極度委頓,被毛豎立,不食,反芻停止。哺乳母牛發病,泌乳量急劇下降,患牛體溫急劇升高至40℃~42℃,眼瞼腫脹,眼結膜充血潮紅,畏光流淚。鼻鏡干熱,鼻流清涕,口流清涎,常成線狀。患病初期糞便稍軟,表面常帶有黏液,以后則出現下痢,有的患牛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發熱期尿短而赤,皮溫不勻,間有肌肉震顫,甚至發生肌肉痙攣。四肢肌肉疼痛或僵硬,關節腫脹,喜臥,不愿走動,強行驅趕則步態蹣跚,有不同程度的跛行和癱瘓,嚴重病例甚至臥地不起。病程一般為3天左右,患過此病的患牛可以獲得免疫力。
防治牛流行熱目前尚無有效疫苗和特效治療藥物,平時應加強飼養管理和預防。方法是飼喂易消化且營養豐富的草料,以增強牛的體質。經常保持牛欄清潔干燥、通風涼爽。役用牛不可使役過度,役用后或放牧出汗時,不讓其暴飲冷水。對重癥患牛特別是乳牛,應在加強護理的同時,采取相應的綜合療法:肌肉注射復方氨基比林、安乃近等藥物,解熱退燒。對高燒不退的患牛給予強心解毒,靜泳注射葡萄糖生理鹽水1500毫升~2000毫升,安那拉10毫升~20毫升,配合用涼水敷頭、洗身、灌腸;肌肉注射抗菌素(青、鏈霉素)和磺胺類藥物制劑,以防繼發感染。對呼吸困難或伴有肺水腫的牛,配合靜脈滴注氟美松50毫升~150毫升,加葡萄糖生理鹽水500毫升~1000毫升。對跛行和癱瘓患牛可靜脈注射水楊酸鈉或氫化可的松等藥物,以減輕疼痛,緩解癥狀。中藥治療宜選用清肺,平喘,化痰,解熱,通便的方劑進行辨證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