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病理解剖在診斷PRDC中極有價值
PRDC必定有以肺臟為主的明顯病理變化,肺臟病理學變化的性質和嚴重程度是確立PRDC的直接而有力的證據。病理剖檢具有直觀、迅速、簡單和準確的特點,它可探究病因、闡明發病機制、疫病經過和結局,尤其對發現或診斷豬群中存在有慢性型或隱性型PRDC,釋疑因PRDC所造成的猝死等有重要價值,是其它診斷方法難以代替的,在必要時還可做病理組織切片檢查,以進一步了解疾病性質和嚴重程度。病理學檢查一般不會象許多實驗室診斷那樣得出陰性結果,它對于解釋疾病發展過程或發生原因常可提供有價值的線索和解釋。但是,病理學診斷的特異性不強,往往不能準確的提供致病因子;有些病變是許多疾病所共有,而且有時某些明顯的病變與器官的功能作用或直接致死的原因并不完全一致,甚或矛盾,所以病理學檢查必須與臨床癥狀、血清學或病原學診斷相結合,相互聯系和印證,綜合判定,以正確使用和充分發揮病理學檢查在PRDC診斷中的價值和作用。
10 重視非傳染因素在發生PRDC方面占據重要位置
某些地方,習慣于在豬的PRDC發病時,集中精力在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方面找原因,但是PRDC是多種致病因子混合、互相協同和互相促進而引發的一種綜合征,其中許多非傳染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成為最根本和最危險的致病因素,這也是許多中、小型豬場的PRDC的危害遠遠高于大型豬場的原因之一,所以要減輕PRDC的危害,應首先重視和解決非傳染因素,應從優化養殖模式,改善養殖環境和設備等基礎建設方面著眼,做好舍內外衛生,把保溫和通風放于同樣重要的位置,合理的飼養密度,全價的飼料營養成分,杜絕使用含有霉菌毒素的飼料,盡量避免或減少各種應激因素等,是減少PRDC發生的基礎保障。
11 正確認識和使用免疫防治技術
用免疫技術防治因病原體造成的疫病是有效措施之一,但是近些年,由于豬傳染性疫病的種類急劇增加,用疫苗進行免疫的種類越來越多,而且往往一種疫苗須進行幾次免疫接種,在一頭豬,尤其是種母豬一生中要做幾十次免疫接種,由此造成的免疫費用、免疫干擾、免疫抑制、免疫應激越來越嚴重,但免疫效果越來越差,不僅要問,養豬生產上需要這么多次免疫接種嗎?它們真正取得了哪些確實的抗病效力?除了用商品疫苗外還應重視其它取得免疫效果的方法,停止可免可不免的免疫注射。如我們在一些規模化豬場停止豬肺疫、豬丹毒、豬副傷寒這三種病的免疫接種已一、二十年之久,這些場并沒有發生所謂的“四大豬病”之中的這三種疾病,不妨反思一下我們對免疫接種的認識。
11.1 應用商品疫苗 必須應用優質疫苗,即是對已獲得批準生產文號的產品,也要認真從免疫效果檢驗它的可靠性;還要考慮使用技術等因素。一般的說,對豬瘟必須免疫,大部分場應做偽狂犬病免疫,對萎縮性鼻炎、傳染性胸膜炎、豬喘氣病、副豬嗜血桿菌病等的免疫要因地制宜,核算疫苗成本與收益,注意不同廠家的疫苗免疫效果可有很大差別。對目前免疫效果爭議頗多的疫苗如PRRS疫苗,更應客觀細致的觀測其確切效果。
11.2 應用自家疫苗 對目前尚無商品苗,但在某些場、群危害較重的疫病,如被稱為PRDC主導病原之一的PCV-2感染,或某些病原體血清型與商品疫苗有差異時,如豬鏈球菌病等,可用病死豬的某些臟器組織或分離株進行培養,制成滅活苗使用,有的豬場使用自家苗取得了明顯效果。采得良好的病料或病原體是應用自家苗成功的關鍵技術,但此類疫苗存在有散毒等負面作用。
11.3 應用免疫血清 是在PRDC防治中值得重視的一種藥物。血清最好采至本場發生PRDC的耐過豬或已分娩數胎的健康淘汰母豬。以預防為目的時,于仔豬斷奶和從保育舍轉出時,各注射一次,劑量為10~20ml。在PRDC發病時應提高注射劑量和增加次數,本方法對防治PRDC顯示了良好效果。
11.4 應用“感染物質” 用本場感染豬的糞便或病死豬有相應病變的組織臟器,飼喂配種前的母豬,尤其是后備母豬,但本法有散菌(毒)的危險性,要選好應用時機,并配合隔離、消毒和用藥物等加以控制。
11.5 風土馴化(acclimatization) 對新引進的種豬,隔離觀察1~2個月確定無疫病后,混入一、二頭本場的淘汰種豬,使其對本場微生物群適應,以增加本身及其后代產生相應的抗病能力。
12 要科學對待PRDC的藥物控制
用藥物防治PRDC,往往是被推薦的重要措施之一,但近年來在實踐中發現,藥物的防治效果常不盡人意,甚至說效果越來越差,認為這方面存在有以下問題。
12.1 對藥物防治的作用期望過高 用于防治PRDC的藥物基本上是抗生素和抗菌藥物,這些藥物對殺滅或抑制細菌性病原體有一定作用,但對病毒性病原體基本沒有作用;而在引起PRDC發病中,病毒性病原所占據地位更為重要。再者,PRDC的多種致病因子可對多系統、多器官造成廣泛性損害,這些損害往往是不可逆的,既是在病原體已被消滅,藥物對其所造成的病理和生理損害也無能為力。還有現今許多藥物由于長期、大量應用,所引起豬的免疫抑制和抗病力下降等問題也要有充分認識。
12.2 細菌耐藥性和多重耐藥的急劇增加 由于大劑量、長期濫用抗生素和抗菌藥物,致使細菌的耐藥性急劇增加,如有文獻報道,大腸桿菌對鹽酸環丙沙星的耐藥性在三年時間內從10%上升到100%,藥物有效率從100%下降到33.3%。又如土霉素堿粉是前些年預防呼吸道病常用的藥物,一般每噸飼料加入400g,而近年來在生產中發現,需加入3000g以上才有作用。而且許多細菌表現多重耐藥的現象甚為常見,在世界各地,已陸續發現對現今的所有抗菌藥物全部耐藥的細菌性病原體,被稱為“超級細菌”,耐藥性的急劇增加,對防控傳染性疫病構成了新的難題。
12.3 藥物預防遠遠勝于治療 適當的時機用敏感的藥物預防,不僅費用低而且效果好,藥物預防除選恰當的藥物外,必須達到有效的劑量和足夠的療程(7~10~15d)。
12.4 針對不同病原體選用敏感藥物 參與PRDC發病的細菌性病原體對化學藥物的敏感性有很大差異,應認真篩選。再者同一種細菌由于發生的地區或年代不同,其耐藥性可以完全不同。如近年研究證實,在不同地區或不同年代采集的豬致病性鏈球菌,有的對青霉菌素嚴重耐藥,而有的則具有高度敏感性。針對不同病原體選擇藥物是一項關鍵技術,如泰妙菌素常被認為是防治PRDC的首選藥物,但它主要對支原體及革蘭氏陽性球菌有良好的抑菌作用,而對革蘭氏陰性菌如嗜血桿菌、傳染性胸膜肺炎、大腸桿菌等的活性很弱,所以與金霉素配伍用于對付M.Hyo的感染效果較好。對某些細菌感染如APP、AR、SS等病,優先使用騰駿“加康”(包被氟甲砜霉素+免疫增強劑)+阿莫西林或SM2+北里霉素,或用金霉素+泰樂菌素等效果較好。近幾年對有關PRDC的致病菌活性較好的藥物,還有替米考星、氟苯尼考、阿莫西林、環丙沙星、氧氟沙星、丁胺卡那等,可根據實際情況組方或配合使用。
12.5 嚴格的全進全出制度,應從繁殖豬群著手 健康的繁殖豬群和后備豬群是減少PRDC發病的基礎,而且不要疏漏種公豬群,以減少或切斷垂直感染和水平傳播的機會。
12.6 做好圍產期的衛生管理 孕豬于產前兩周驅除體內外寄生蟲,阻斷豬蛔蟲的垂直傳播,是減少哺乳仔豬發生蛔蟲性肺炎,達到減少PRDC發病因子之一的目的。圍產期母豬飼料中加入“加康”+強力霉素對預防仔豬感染肺炎支原體效果明顯。孕豬進入產房前清洗全身,并做乳房區消毒。哺乳仔豬可考慮用長效抗菌藥物做“保健性注射”用藥。發生PRDC嚴重的場、群,用本場源血清防治等,往往可有良好效果。
12.7 不可過分依賴于藥物治療 對感染PRDC嚴重或經治療數日無效的病豬,應及早放棄治療;過分迷戀或對藥物療效的期望過高,往往不僅會使你失望,而又白白耗費了藥物和時間。
12.8 重視帶豬空氣消毒的作用 在養豬的環境尤其是豬舍內,不僅豬體和設備、地面、環境等處可存在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同時在空氣中也存在有大量含微生物的氣溶膠;它是一種經常懸浮于空氣中含有微生物的膠體微粒,研究證實,對于PRDC這種具有呼吸系統開放特點的疾病,往往只需吸入少量病原體就可引起氣源性感染。據報道,對發生PRDC或“豬高熱征”的豬場的空氣中細菌數量進行監測,發現這些豬場高濃度的空氣排菌量,與其發病以及嚴重程度有明顯相關性,初步推斷,這些大量的細菌可能是豬呼吸道排毒的結果,對豬舍空氣中存在有大量微生物氣溶膠的現實絕不容忽視。據對一些未發病豬場育肥舍中的空氣進行監測,根據通氣量計算細菌含量,也高達2.1×105cfu/m3空氣。帶豬藥物噴霧消毒的方法,除減少空氣中懸浮的微生物數量外,而且可顯著減少空氣中的塵埃、粉塵及煙霧顆粒等誘發PRDC的致病因子。帶豬噴霧消毒除選用恰當的消毒藥物及配制成合適的濃度外,還應注意保持噴霧器要有較大的壓力,使噴出的藥物形成細的霧粒;霧粒可在空中飄浮一段時間而緩緩下落,起到所謂“立體噴霧消毒”的作用。
12.9 慎用抗病毒藥及退燒藥物 由于PRDC是由數種病毒性病原體參與的一種熱性傳染病,所以在對這種病豬用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時,往往寄希望于抗病毒的化學藥物。但是,現有的抗病毒類化學藥物對病毒病并沒有確切的治療效果;有確切療效的抗病毒藥物的研制,尚屬于全世界未攻克的難題。大量或長期應用現今的化學性抗病毒藥,往往造成嚴重的毒副作用,導致病情加重和死亡。如近兩年有些地方發生使用病毒唑引起豬的體溫下降、黃疸、血尿、貧血以至死亡的中毒事件,它還易引起孕豬的流產,據調查,病毒唑用量達0.2g/kg飼料時即產生毒副作用。PRDC急性發病時,表現高熱稽留癥狀,有的大量、長期使用解熱退燒藥,在患豬病初體質尚好時,退燒后精神、食欲有一定好轉,常誤認為是藥物治療有效,但這僅起到對癥治療作用,治標不治本,實際病情繼續發展,大量、長期使用退燒藥,往往造成體溫降至正常溫度之下,病豬常以死亡而告終。認為體溫在40℃以下時不必使用退燒藥。
12.10 慎用激素藥及激素類復合制劑 豬常用的激素類藥以地塞米松最為常用,因它具有抗炎、抗毒、抗休克的作用,所以在病初期應用常使臨床癥狀迅速減輕,有的就做為“萬能藥”大量、長期使用,同樣帶來治標不治本一時掩蓋癥狀的作用,所以一定要正確使用。還有的許多藥物是激素類復合制劑,是將激素藥、抗菌、抗病毒藥,以及退燒藥混在一起制成復合制劑,這種藥物不會適用于病豬的各個階段,更不能長期應用。
13 PRDC的防制是一項綜合性系統工程
PRDC屬于當前豬病三大綜合征(另兩個分別是豬繁殖障礙綜合征和豬腹瀉綜合征)中最為突出的一種,造成發病原因是由傳染性及非傳染性引起的觀點已得到充分證實和達成共識,所以對PRDC的防制應是綜合性的,不可能靠某一招一式就取得效果,更不可能立竿見影。對PRDC的發生和存在應有正確而充分的認識,因它是由于衛生環境的日益惡化及認識上的不足,招致形成病情逐年加重越演越烈的局面,所以,一定要理清思路,提高對健康養殖的認識,改善養殖環境,優化養殖模式和設備,力求給豬一個可以健康生存和成長的空間,依靠科學技術,制定切合實際的最佳防治方案,堅持不懈的認真落實,才能達到對PRDC有效地控制。
PRDC必定有以肺臟為主的明顯病理變化,肺臟病理學變化的性質和嚴重程度是確立PRDC的直接而有力的證據。病理剖檢具有直觀、迅速、簡單和準確的特點,它可探究病因、闡明發病機制、疫病經過和結局,尤其對發現或診斷豬群中存在有慢性型或隱性型PRDC,釋疑因PRDC所造成的猝死等有重要價值,是其它診斷方法難以代替的,在必要時還可做病理組織切片檢查,以進一步了解疾病性質和嚴重程度。病理學檢查一般不會象許多實驗室診斷那樣得出陰性結果,它對于解釋疾病發展過程或發生原因常可提供有價值的線索和解釋。但是,病理學診斷的特異性不強,往往不能準確的提供致病因子;有些病變是許多疾病所共有,而且有時某些明顯的病變與器官的功能作用或直接致死的原因并不完全一致,甚或矛盾,所以病理學檢查必須與臨床癥狀、血清學或病原學診斷相結合,相互聯系和印證,綜合判定,以正確使用和充分發揮病理學檢查在PRDC診斷中的價值和作用。
10 重視非傳染因素在發生PRDC方面占據重要位置
某些地方,習慣于在豬的PRDC發病時,集中精力在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方面找原因,但是PRDC是多種致病因子混合、互相協同和互相促進而引發的一種綜合征,其中許多非傳染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成為最根本和最危險的致病因素,這也是許多中、小型豬場的PRDC的危害遠遠高于大型豬場的原因之一,所以要減輕PRDC的危害,應首先重視和解決非傳染因素,應從優化養殖模式,改善養殖環境和設備等基礎建設方面著眼,做好舍內外衛生,把保溫和通風放于同樣重要的位置,合理的飼養密度,全價的飼料營養成分,杜絕使用含有霉菌毒素的飼料,盡量避免或減少各種應激因素等,是減少PRDC發生的基礎保障。
11 正確認識和使用免疫防治技術
用免疫技術防治因病原體造成的疫病是有效措施之一,但是近些年,由于豬傳染性疫病的種類急劇增加,用疫苗進行免疫的種類越來越多,而且往往一種疫苗須進行幾次免疫接種,在一頭豬,尤其是種母豬一生中要做幾十次免疫接種,由此造成的免疫費用、免疫干擾、免疫抑制、免疫應激越來越嚴重,但免疫效果越來越差,不僅要問,養豬生產上需要這么多次免疫接種嗎?它們真正取得了哪些確實的抗病效力?除了用商品疫苗外還應重視其它取得免疫效果的方法,停止可免可不免的免疫注射。如我們在一些規模化豬場停止豬肺疫、豬丹毒、豬副傷寒這三種病的免疫接種已一、二十年之久,這些場并沒有發生所謂的“四大豬病”之中的這三種疾病,不妨反思一下我們對免疫接種的認識。
11.1 應用商品疫苗 必須應用優質疫苗,即是對已獲得批準生產文號的產品,也要認真從免疫效果檢驗它的可靠性;還要考慮使用技術等因素。一般的說,對豬瘟必須免疫,大部分場應做偽狂犬病免疫,對萎縮性鼻炎、傳染性胸膜炎、豬喘氣病、副豬嗜血桿菌病等的免疫要因地制宜,核算疫苗成本與收益,注意不同廠家的疫苗免疫效果可有很大差別。對目前免疫效果爭議頗多的疫苗如PRRS疫苗,更應客觀細致的觀測其確切效果。
11.2 應用自家疫苗 對目前尚無商品苗,但在某些場、群危害較重的疫病,如被稱為PRDC主導病原之一的PCV-2感染,或某些病原體血清型與商品疫苗有差異時,如豬鏈球菌病等,可用病死豬的某些臟器組織或分離株進行培養,制成滅活苗使用,有的豬場使用自家苗取得了明顯效果。采得良好的病料或病原體是應用自家苗成功的關鍵技術,但此類疫苗存在有散毒等負面作用。
11.3 應用免疫血清 是在PRDC防治中值得重視的一種藥物。血清最好采至本場發生PRDC的耐過豬或已分娩數胎的健康淘汰母豬。以預防為目的時,于仔豬斷奶和從保育舍轉出時,各注射一次,劑量為10~20ml。在PRDC發病時應提高注射劑量和增加次數,本方法對防治PRDC顯示了良好效果。
11.4 應用“感染物質” 用本場感染豬的糞便或病死豬有相應病變的組織臟器,飼喂配種前的母豬,尤其是后備母豬,但本法有散菌(毒)的危險性,要選好應用時機,并配合隔離、消毒和用藥物等加以控制。
11.5 風土馴化(acclimatization) 對新引進的種豬,隔離觀察1~2個月確定無疫病后,混入一、二頭本場的淘汰種豬,使其對本場微生物群適應,以增加本身及其后代產生相應的抗病能力。
12 要科學對待PRDC的藥物控制
用藥物防治PRDC,往往是被推薦的重要措施之一,但近年來在實踐中發現,藥物的防治效果常不盡人意,甚至說效果越來越差,認為這方面存在有以下問題。
12.1 對藥物防治的作用期望過高 用于防治PRDC的藥物基本上是抗生素和抗菌藥物,這些藥物對殺滅或抑制細菌性病原體有一定作用,但對病毒性病原體基本沒有作用;而在引起PRDC發病中,病毒性病原所占據地位更為重要。再者,PRDC的多種致病因子可對多系統、多器官造成廣泛性損害,這些損害往往是不可逆的,既是在病原體已被消滅,藥物對其所造成的病理和生理損害也無能為力。還有現今許多藥物由于長期、大量應用,所引起豬的免疫抑制和抗病力下降等問題也要有充分認識。
12.2 細菌耐藥性和多重耐藥的急劇增加 由于大劑量、長期濫用抗生素和抗菌藥物,致使細菌的耐藥性急劇增加,如有文獻報道,大腸桿菌對鹽酸環丙沙星的耐藥性在三年時間內從10%上升到100%,藥物有效率從100%下降到33.3%。又如土霉素堿粉是前些年預防呼吸道病常用的藥物,一般每噸飼料加入400g,而近年來在生產中發現,需加入3000g以上才有作用。而且許多細菌表現多重耐藥的現象甚為常見,在世界各地,已陸續發現對現今的所有抗菌藥物全部耐藥的細菌性病原體,被稱為“超級細菌”,耐藥性的急劇增加,對防控傳染性疫病構成了新的難題。
12.3 藥物預防遠遠勝于治療 適當的時機用敏感的藥物預防,不僅費用低而且效果好,藥物預防除選恰當的藥物外,必須達到有效的劑量和足夠的療程(7~10~15d)。
12.4 針對不同病原體選用敏感藥物 參與PRDC發病的細菌性病原體對化學藥物的敏感性有很大差異,應認真篩選。再者同一種細菌由于發生的地區或年代不同,其耐藥性可以完全不同。如近年研究證實,在不同地區或不同年代采集的豬致病性鏈球菌,有的對青霉菌素嚴重耐藥,而有的則具有高度敏感性。針對不同病原體選擇藥物是一項關鍵技術,如泰妙菌素常被認為是防治PRDC的首選藥物,但它主要對支原體及革蘭氏陽性球菌有良好的抑菌作用,而對革蘭氏陰性菌如嗜血桿菌、傳染性胸膜肺炎、大腸桿菌等的活性很弱,所以與金霉素配伍用于對付M.Hyo的感染效果較好。對某些細菌感染如APP、AR、SS等病,優先使用騰駿“加康”(包被氟甲砜霉素+免疫增強劑)+阿莫西林或SM2+北里霉素,或用金霉素+泰樂菌素等效果較好。近幾年對有關PRDC的致病菌活性較好的藥物,還有替米考星、氟苯尼考、阿莫西林、環丙沙星、氧氟沙星、丁胺卡那等,可根據實際情況組方或配合使用。
12.5 嚴格的全進全出制度,應從繁殖豬群著手 健康的繁殖豬群和后備豬群是減少PRDC發病的基礎,而且不要疏漏種公豬群,以減少或切斷垂直感染和水平傳播的機會。
12.6 做好圍產期的衛生管理 孕豬于產前兩周驅除體內外寄生蟲,阻斷豬蛔蟲的垂直傳播,是減少哺乳仔豬發生蛔蟲性肺炎,達到減少PRDC發病因子之一的目的。圍產期母豬飼料中加入“加康”+強力霉素對預防仔豬感染肺炎支原體效果明顯。孕豬進入產房前清洗全身,并做乳房區消毒。哺乳仔豬可考慮用長效抗菌藥物做“保健性注射”用藥。發生PRDC嚴重的場、群,用本場源血清防治等,往往可有良好效果。
12.7 不可過分依賴于藥物治療 對感染PRDC嚴重或經治療數日無效的病豬,應及早放棄治療;過分迷戀或對藥物療效的期望過高,往往不僅會使你失望,而又白白耗費了藥物和時間。
12.8 重視帶豬空氣消毒的作用 在養豬的環境尤其是豬舍內,不僅豬體和設備、地面、環境等處可存在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同時在空氣中也存在有大量含微生物的氣溶膠;它是一種經常懸浮于空氣中含有微生物的膠體微粒,研究證實,對于PRDC這種具有呼吸系統開放特點的疾病,往往只需吸入少量病原體就可引起氣源性感染。據報道,對發生PRDC或“豬高熱征”的豬場的空氣中細菌數量進行監測,發現這些豬場高濃度的空氣排菌量,與其發病以及嚴重程度有明顯相關性,初步推斷,這些大量的細菌可能是豬呼吸道排毒的結果,對豬舍空氣中存在有大量微生物氣溶膠的現實絕不容忽視。據對一些未發病豬場育肥舍中的空氣進行監測,根據通氣量計算細菌含量,也高達2.1×105cfu/m3空氣。帶豬藥物噴霧消毒的方法,除減少空氣中懸浮的微生物數量外,而且可顯著減少空氣中的塵埃、粉塵及煙霧顆粒等誘發PRDC的致病因子。帶豬噴霧消毒除選用恰當的消毒藥物及配制成合適的濃度外,還應注意保持噴霧器要有較大的壓力,使噴出的藥物形成細的霧粒;霧粒可在空中飄浮一段時間而緩緩下落,起到所謂“立體噴霧消毒”的作用。
12.9 慎用抗病毒藥及退燒藥物 由于PRDC是由數種病毒性病原體參與的一種熱性傳染病,所以在對這種病豬用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時,往往寄希望于抗病毒的化學藥物。但是,現有的抗病毒類化學藥物對病毒病并沒有確切的治療效果;有確切療效的抗病毒藥物的研制,尚屬于全世界未攻克的難題。大量或長期應用現今的化學性抗病毒藥,往往造成嚴重的毒副作用,導致病情加重和死亡。如近兩年有些地方發生使用病毒唑引起豬的體溫下降、黃疸、血尿、貧血以至死亡的中毒事件,它還易引起孕豬的流產,據調查,病毒唑用量達0.2g/kg飼料時即產生毒副作用。PRDC急性發病時,表現高熱稽留癥狀,有的大量、長期使用解熱退燒藥,在患豬病初體質尚好時,退燒后精神、食欲有一定好轉,常誤認為是藥物治療有效,但這僅起到對癥治療作用,治標不治本,實際病情繼續發展,大量、長期使用退燒藥,往往造成體溫降至正常溫度之下,病豬常以死亡而告終。認為體溫在40℃以下時不必使用退燒藥。
12.10 慎用激素藥及激素類復合制劑 豬常用的激素類藥以地塞米松最為常用,因它具有抗炎、抗毒、抗休克的作用,所以在病初期應用常使臨床癥狀迅速減輕,有的就做為“萬能藥”大量、長期使用,同樣帶來治標不治本一時掩蓋癥狀的作用,所以一定要正確使用。還有的許多藥物是激素類復合制劑,是將激素藥、抗菌、抗病毒藥,以及退燒藥混在一起制成復合制劑,這種藥物不會適用于病豬的各個階段,更不能長期應用。
13 PRDC的防制是一項綜合性系統工程
PRDC屬于當前豬病三大綜合征(另兩個分別是豬繁殖障礙綜合征和豬腹瀉綜合征)中最為突出的一種,造成發病原因是由傳染性及非傳染性引起的觀點已得到充分證實和達成共識,所以對PRDC的防制應是綜合性的,不可能靠某一招一式就取得效果,更不可能立竿見影。對PRDC的發生和存在應有正確而充分的認識,因它是由于衛生環境的日益惡化及認識上的不足,招致形成病情逐年加重越演越烈的局面,所以,一定要理清思路,提高對健康養殖的認識,改善養殖環境,優化養殖模式和設備,力求給豬一個可以健康生存和成長的空間,依靠科學技術,制定切合實際的最佳防治方案,堅持不懈的認真落實,才能達到對PRDC有效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