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鱧池塘專養,由于大量投喂野雜魚,池水很容易發黑、發臭,不得不經常換水,還經常發生病害,造成養殖成本上升,產品質量下降。山東禹城市房寺鎮李三尖村農民李世新,采用生態養殖方法,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主要做法是:
一、徹底清塘,移植水生植物。投放魚種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殺滅病菌。保持水深1.5米以上。水面移植浮萍等水生植物,吸收、消耗水體中過剩的營養元素。
二是控制烏鱧放養密度。成魚養殖按照最終畝產750千克~1000千克設計投苗密度,20厘米左右的魚種,每畝控制在1000尾~1200尾,養成規格0.75千克~1千克。
三是合理放養配養魚。每畝投放與烏鱧相應規格的鰱鳙魚、草魚、鯉魚各100尾左右。鰱鳙魚控制浮游生物繁殖,草魚控制浮萍過度生長,鯉魚攝取底層殘餌。一般配養魚畝產量500千克左右,鰱鳙魚、草魚規格2.5千克左右。
四是嚴格投喂管理。餌料以捕撈的野雜魚、蝌蚪等為主,日投喂兩次,日投喂量在苗種培育階段和成魚養殖階段分別占存塘魚體重的10%、7%左右。餌料魚要保持新鮮,并嚴格消毒,禁止投喂變質餌料。投喂量根據當天的天氣、水溫、魚類的活動等情況來靈活掌握。
五是加強日常管理。實行“四定”投餌,定期沖水,每20天加注新水一次,堅持每天巡塘。每半個月每畝水面用生石灰5千克~10千克或漂白粉0.5千克全池潑灑。定期使用殺蟲藥物,慎用或不用硫酸亞鐵防治魚病。不用違禁藥物。
六是自繁苗種。一方面苗種供應得到保障,降低養殖成本,另一方面,防止了病害的侵襲。
一、徹底清塘,移植水生植物。投放魚種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殺滅病菌。保持水深1.5米以上。水面移植浮萍等水生植物,吸收、消耗水體中過剩的營養元素。
二是控制烏鱧放養密度。成魚養殖按照最終畝產750千克~1000千克設計投苗密度,20厘米左右的魚種,每畝控制在1000尾~1200尾,養成規格0.75千克~1千克。
三是合理放養配養魚。每畝投放與烏鱧相應規格的鰱鳙魚、草魚、鯉魚各100尾左右。鰱鳙魚控制浮游生物繁殖,草魚控制浮萍過度生長,鯉魚攝取底層殘餌。一般配養魚畝產量500千克左右,鰱鳙魚、草魚規格2.5千克左右。
四是嚴格投喂管理。餌料以捕撈的野雜魚、蝌蚪等為主,日投喂兩次,日投喂量在苗種培育階段和成魚養殖階段分別占存塘魚體重的10%、7%左右。餌料魚要保持新鮮,并嚴格消毒,禁止投喂變質餌料。投喂量根據當天的天氣、水溫、魚類的活動等情況來靈活掌握。
五是加強日常管理。實行“四定”投餌,定期沖水,每20天加注新水一次,堅持每天巡塘。每半個月每畝水面用生石灰5千克~10千克或漂白粉0.5千克全池潑灑。定期使用殺蟲藥物,慎用或不用硫酸亞鐵防治魚病。不用違禁藥物。
六是自繁苗種。一方面苗種供應得到保障,降低養殖成本,另一方面,防止了病害的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