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畜共患病是1979年由世界衛生組織WHO和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共同命名的,它是指人和脊椎動物由共同病原體引起,又在流行病學上有關聯的疾病。目前已經證實的人畜共患病約有250余種。人畜共患病還稱為動物源性疾病,其中由野生動物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又稱為自然疫源性疾病。隨著野生動物傳染病的增加,人類感染罕見疾病的幾率也在增大。
?。?nbsp;人畜共患病的分類
1.1 細菌感染性疾病 如豬鏈球菌病、鼠疫等屬于細菌類的人畜共患病,使用相應的抗生素基本上可以治愈。但有些在細胞內寄生的細菌(如布氏桿菌),由于藥物很難接觸到致病菌,因此治療上比較困難。
?。保?nbsp;病毒感染性疾病 如艾滋病、禽流感和埃博拉出血熱等,不僅沒有特效藥物治療,目前也沒有有效的疫苗。
1.3 寄生蟲病 可分為體外和體內寄生蟲病,體外寄生蟲(如虱子等)感染多與寵物接觸有關,體內寄生蟲感染多通過攝入了含有寄生蟲或蟲卵的食物而引起,如最近發生的吃福壽螺導致管圓線蟲病事件。
?。保?nbsp;其他感染性疾病 指由立克次氏體、衣原體和真菌等病原體感染所導致的疾病。
?。?nbsp;人畜共患病的流行特點和危害
2.1 人畜共患病多是人與動物的烈性傳染病,對公共衛生構成重大威脅 如鼠疫、天花、霍亂、傷寒等烈性傳染病在歷史上曾多次發生世界性流行,給人類帶來過重大的災難。
?。玻?nbsp;人畜共患病多是自然疫源性疾病,難以控制或消滅 自然疫源性疾病一般是地方性動物?、熡忻黠@的季節性與區域性,分布廣,貯存宿主多,多數呈隱性感染。
?。玻?nbsp;新出現的傳染病已對人類構成新的威脅 新出現的傳染病包括新出現或發現的病原體和已經存在的病原體的新型。1970年代以來,全球范圍內新發生的傳染病達43種,我國存在或潛在的有20余種,其特點多是動物源性、自然疫源性病毒病,流行范圍廣,傳播速度快,發病和死亡率高,危害巨大。
?。玻?nbsp;傳統傳染病再度肆虐 如鼠疫在歷史上有過三次大流行,直到1960年代才平息。1980年代中期以來,在東南亞、南亞和非洲的一些國家又出現疫情,1990年代更為嚴重。1984年我國基本控制了鼠疫,但1990年代后發病人數又有所上升,疫情分布17個省、市、區。
2.5 生物恐怖事件對人類的威脅依然存在 生物戰劑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使用過,美國“911”事件后的2001年,出現過“炭疽郵包”事件,有10多人感染,并造成死亡。以后的德國和澳大利亞也相繼發現“細菌郵件”。另有諸多病原體如土拉菌、鼠疫桿菌、霍亂弧菌、委內瑞拉馬腦炎病毒、裂谷熱病毒、出血熱病毒、Q熱、斑疹傷寒等都有可能成為生物戰劑研究的對象。
3 新病發生、流行和老病肆虐的原因
3.1 生態環境的改變 人類無節制地開發自然,過度開墾土地、開荒(圍湖、圍海)造田、過度放牧、濫伐森林、濫捕亂獵野生動物,進入自然疫源地興修水壩、建造公路鐵路等,造成生態環境的變化。野生動物棲息地縮小,食物鏈被嚴重破壞,迫使它們從森林深處遷到邊緣地區,增大了人類和家畜接觸野生動物和媒介昆蟲的機會,引起新病的發生。如1997年在馬來西亞首發的尼帕病毒性腦炎,其發生的原因就是因為熱帶雨林面積縮小,食物缺少,迫使攜帶該病毒的蝙蝠遷移到雨林邊緣附近的果園和豬場采食,病毒隨蝙蝠的尿、唾液等排出,使豬感染發病,再由豬傳染給人類。
3.2 病原體的變異與耐藥株的出現,引發新病發生和傳統疾病的再度流行 生態改變迫使自然疫源地的病原微生物發生變異,如基因突變、重組和轉移等遺傳性進化,從不致病變化為致病,或毒力增強引起新病的流行。
?。常?nbsp;野生動物的遷徒,促使疾病的發生與流行 動物界是病原的儲存庫,如候鳥遷徒可遠距離傳播禽流感。
?。常?nbsp;畜禽及其產品貿易頻繁,檢疫不嚴引起疾病的發生與流行 世界經貿、旅游迅速發展,加之現代交通工具的快捷方便,人口流動性增加等,使得全球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畜禽、經濟動物、實驗動物、觀賞動物和伴侶動物及產品的交流頻繁,減少了以往船運的隔離觀察期,為新的生物入侵創造了條件。
?。常?nbsp;氣候、地理及人類行為、生活方式影響人畜共患病的發生和流行 如溫室效應導致全球變暖,為蟲媒傳播提供了理想的條件,蚊、螨、蠓、蜱、虱和白蛉等大幅度增加,與之相關的人畜共患病發病率也隨之上升。近年來,由于人們喜歡吃生的肉類食品,病原體未被殺死,人食用后就有可能罹患食源性寄生蟲病。
?。常?nbsp;動物食品污染與患病動物的副產品處理不當,可造成疾病的發生與流行
?。?nbsp;人獸共患病的防控策略和措施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控、突出重點的原則,獸醫、檢疫、經貿、政府等部門之間要加強合作;加強國際協作,互通信息,增強應對突發疫病的防控能力;建立健全國家獸醫體制,依法加強動物疾病防控體系的建設,理順關系,分官方獸醫和職業獸醫,各行其責;加強衛生檢疫,嚴防病源傳入或傳出,保證執法的公正性和嚴肅性;加強預警預報,建立監測網絡長期防疫,健全產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建立出證人責任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開展前瞻性研究,進行多種相應的技術儲備;搞好生態平衡和生物多樣性保護,重視人與自然,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
?。?nbsp;人畜共患病的分類
1.1 細菌感染性疾病 如豬鏈球菌病、鼠疫等屬于細菌類的人畜共患病,使用相應的抗生素基本上可以治愈。但有些在細胞內寄生的細菌(如布氏桿菌),由于藥物很難接觸到致病菌,因此治療上比較困難。
?。保?nbsp;病毒感染性疾病 如艾滋病、禽流感和埃博拉出血熱等,不僅沒有特效藥物治療,目前也沒有有效的疫苗。
1.3 寄生蟲病 可分為體外和體內寄生蟲病,體外寄生蟲(如虱子等)感染多與寵物接觸有關,體內寄生蟲感染多通過攝入了含有寄生蟲或蟲卵的食物而引起,如最近發生的吃福壽螺導致管圓線蟲病事件。
?。保?nbsp;其他感染性疾病 指由立克次氏體、衣原體和真菌等病原體感染所導致的疾病。
?。?nbsp;人畜共患病的流行特點和危害
2.1 人畜共患病多是人與動物的烈性傳染病,對公共衛生構成重大威脅 如鼠疫、天花、霍亂、傷寒等烈性傳染病在歷史上曾多次發生世界性流行,給人類帶來過重大的災難。
?。玻?nbsp;人畜共患病多是自然疫源性疾病,難以控制或消滅 自然疫源性疾病一般是地方性動物?、熡忻黠@的季節性與區域性,分布廣,貯存宿主多,多數呈隱性感染。
?。玻?nbsp;新出現的傳染病已對人類構成新的威脅 新出現的傳染病包括新出現或發現的病原體和已經存在的病原體的新型。1970年代以來,全球范圍內新發生的傳染病達43種,我國存在或潛在的有20余種,其特點多是動物源性、自然疫源性病毒病,流行范圍廣,傳播速度快,發病和死亡率高,危害巨大。
?。玻?nbsp;傳統傳染病再度肆虐 如鼠疫在歷史上有過三次大流行,直到1960年代才平息。1980年代中期以來,在東南亞、南亞和非洲的一些國家又出現疫情,1990年代更為嚴重。1984年我國基本控制了鼠疫,但1990年代后發病人數又有所上升,疫情分布17個省、市、區。
2.5 生物恐怖事件對人類的威脅依然存在 生物戰劑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使用過,美國“911”事件后的2001年,出現過“炭疽郵包”事件,有10多人感染,并造成死亡。以后的德國和澳大利亞也相繼發現“細菌郵件”。另有諸多病原體如土拉菌、鼠疫桿菌、霍亂弧菌、委內瑞拉馬腦炎病毒、裂谷熱病毒、出血熱病毒、Q熱、斑疹傷寒等都有可能成為生物戰劑研究的對象。
3 新病發生、流行和老病肆虐的原因
3.1 生態環境的改變 人類無節制地開發自然,過度開墾土地、開荒(圍湖、圍海)造田、過度放牧、濫伐森林、濫捕亂獵野生動物,進入自然疫源地興修水壩、建造公路鐵路等,造成生態環境的變化。野生動物棲息地縮小,食物鏈被嚴重破壞,迫使它們從森林深處遷到邊緣地區,增大了人類和家畜接觸野生動物和媒介昆蟲的機會,引起新病的發生。如1997年在馬來西亞首發的尼帕病毒性腦炎,其發生的原因就是因為熱帶雨林面積縮小,食物缺少,迫使攜帶該病毒的蝙蝠遷移到雨林邊緣附近的果園和豬場采食,病毒隨蝙蝠的尿、唾液等排出,使豬感染發病,再由豬傳染給人類。
3.2 病原體的變異與耐藥株的出現,引發新病發生和傳統疾病的再度流行 生態改變迫使自然疫源地的病原微生物發生變異,如基因突變、重組和轉移等遺傳性進化,從不致病變化為致病,或毒力增強引起新病的流行。
?。常?nbsp;野生動物的遷徒,促使疾病的發生與流行 動物界是病原的儲存庫,如候鳥遷徒可遠距離傳播禽流感。
?。常?nbsp;畜禽及其產品貿易頻繁,檢疫不嚴引起疾病的發生與流行 世界經貿、旅游迅速發展,加之現代交通工具的快捷方便,人口流動性增加等,使得全球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畜禽、經濟動物、實驗動物、觀賞動物和伴侶動物及產品的交流頻繁,減少了以往船運的隔離觀察期,為新的生物入侵創造了條件。
?。常?nbsp;氣候、地理及人類行為、生活方式影響人畜共患病的發生和流行 如溫室效應導致全球變暖,為蟲媒傳播提供了理想的條件,蚊、螨、蠓、蜱、虱和白蛉等大幅度增加,與之相關的人畜共患病發病率也隨之上升。近年來,由于人們喜歡吃生的肉類食品,病原體未被殺死,人食用后就有可能罹患食源性寄生蟲病。
?。常?nbsp;動物食品污染與患病動物的副產品處理不當,可造成疾病的發生與流行
?。?nbsp;人獸共患病的防控策略和措施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控、突出重點的原則,獸醫、檢疫、經貿、政府等部門之間要加強合作;加強國際協作,互通信息,增強應對突發疫病的防控能力;建立健全國家獸醫體制,依法加強動物疾病防控體系的建設,理順關系,分官方獸醫和職業獸醫,各行其責;加強衛生檢疫,嚴防病源傳入或傳出,保證執法的公正性和嚴肅性;加強預警預報,建立監測網絡長期防疫,健全產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建立出證人責任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開展前瞻性研究,進行多種相應的技術儲備;搞好生態平衡和生物多樣性保護,重視人與自然,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