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熱鎮痛藥
病毒、細菌、損傷、抗原抗體反應等病理過程可激活粒細胞系統釋放內源性致熱原(簡稱內熱原),內熱原進入腦內作用于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使產熱增加,散熱減少,而引起發熱。PGE(前列腺素E)是一種最強的致熱物質。
組織發炎或受損,會釋放緩激肽、組織胺、5-HT、PG、K+等致痛、致炎物質。PG本身的致痛作用不強,但能增加痛覺感受器對致痛物質的敏感性,加重疼痛;PGE2致炎作用比組織胺強10倍,又可增加各種致炎物質對血管通透性的影響。緩激肽是最強的致痛、致炎物質。
當血中尿酸濃度達到飽和時會沉積于關節腔、腎臟等組織,形成“痛風性關節炎”和“痛風性腎結石”。
血小板在某些誘發因素下,其膜磷脂在磷脂酶、PG合成酶、TXA2合成酶等作用下,經一系列反應,會產生對血小板聚集有強大促進作用的血栓烷A2(Thromboxane A2,TXA2)。
(一)水楊酸類:
1、乙酰水楊酸(阿斯匹林)Acetylsalicylic Acid,Aspirin:目前認為抑制體內PG的生物合成是此類藥解熱、鎮痛、消炎作用的基礎。它可抑制PG合成酶,減少PG合成。表現為血管擴張、出汗增多、散熱增加;而對產熱過程無影響,結果是使體溫降至正常。這種作用稱為解熱或退熱作用,與氯丙嗪的降溫作用(抑制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使產熱減少、散熱增加,使體溫降到正常以下)是有區別的。還能抑制緩激肽的合成,促進其分解。它也可促進尿酸的排泄作用。通過對PG合成酶的抑制,具有強大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用途]:一般用于解熱、鎮痛(頭痛、神經痛、月經痛、牙痛等中度疼痛)、風濕病、膽道蛔蟲癥、栓塞性血管疾病、預防心肌梗死、腦血栓等。
[主要不良反應]:易造成胃炎、胃潰瘍、胃出血等,可能與其酸性和抑制PG的作用有關;“水楊酸反應”:大劑量可引起惡心、嘔吐、頭痛、耳鳴、聽力減退、甚至精神失常等。有些國家禁用于兒童;也可能影響男性生育。
2、抗炎松(乙酰水楊酸妊娠烯醇酮)Antiflamison,Preanolon:在體內可能是分解成水楊酸和可的松類,從而發揮作用。無明顯副作用。
3、水楊酸鈉(柳酸鈉)Sodium Salicylate:解熱鎮痛作用較阿斯匹林弱,但消炎抗風濕作用較強,對急性風濕病較好,對慢性風濕病較差。抗凝血作用較弱。
4、其它:水楊酸鎂Magnesium Salicylate、雙水楊酸酯(水楊酰水楊酸)Sasapyrine,Salicyl Salicylate(胃中不分解,對胃無刺激)、二氟苯水楊酸Diflunisal,Dolabid。
(二)乙酰苯胺類:
1、非那西汀Phenacetin:一般用于解熱鎮痛。小劑量較安全,大劑量或長期使用時,可產生高鐵血紅蛋白癥(紫紺)、溶血及肝腎損害等,故僅用在復方制劑中。
2、對乙酰氨基酚(撲熱息痛)Paracetamol,Acetaminophen:為非那西汀在體內的有效代謝物,不良反應較輕,發紺毒性反應較少,可單獨應用。
3、撲炎痛Benorylate:為撲熱息痛與阿斯匹林的酯化物。用于急慢性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頭痛、神經痛及術后疼痛等。不良反應較輕,嬰兒、肝腎功能不良者不宜用。阿斯匹林過敏者忌用。
4、氨基比林(匹拉米洞)Aminopyrine,Pyramidon:本品具有較強的解熱、鎮痛、消炎、抗風濕作用。但可引起粒細胞缺乏癥及生成亞硝胺致癌物,故僅小劑量用于某些復方制劑中。
5、其它:安乃近(諾瓦經)Analgin,Novalgin(為氨基比林與亞硫酸鈉結合物,可增加水溶性。作用不良反應等均同氨基比林,但作用快,尤以解熱作用強)、保泰松(布他酮,布他唑立丁)Phenylbutazone,Butazolidin、羥基保泰松(坦特利爾)Oxyphenbutazone,Tandearil(為保泰松體內有效代謝物)等。
(三)消炎抗風濕藥:
1、吲哚美辛(消炎痛)Indomethacin,Antifan:本類藥亦稱為非甾體消炎藥(NSAIDs),消炎、解熱作用較阿斯匹林強,對炎性疼痛作用顯著,對非炎性疼痛無效。對急性痛風也有效。不良反應較多,如胃出血等胃腸道反應等。一般不作首選。
2、雙氯滅酸(二氯苯胺苯乙酸鈉)Diclofenac Sodium:為滅酸類強效消炎鎮痛藥,作用較消炎痛強2~2.5倍,比阿斯匹林強26~50倍。不良反應較少,肝腎功能不全、有潰瘍病史者慎用;妊娠忌用。
3、萘普生(消痛靈,甲氧萘丙酸)Naproxen,Naprosyne:消炎作用為保泰松的11倍,鎮痛作用為阿斯匹林的7倍,解熱作用為阿斯匹林的22倍。長期服用耐受性好。用于各型風濕病、類風濕性關節炎、骨關節炎、脊椎炎、肌腱炎、急性痛風、各種疼痛發熱等。尤其適用于不能耐受阿斯匹林、消炎痛者。可加強雙香豆素的抗凝血作用。
4、其它:芐達明(炎痛靜,消炎靈)Benzydamine,Benzyin、氯滅酸(抗炎靈,抗風濕靈)Chlofenamic Acid、甲氯滅酸(抗炎酸)Meclofenamic Acid、甲滅酸(撲濕痛)Mefenamic,Ponstan、氟滅酸Flufenamec Acid、布洛芬(異丁苯丙酸)Brufen,Ibuprofen、酮基布洛芬(優洛芬)Ketoprofen、芬布芬(聯苯丁酮酸)Fenbufen等。
二、抗痛風藥
(一)促進尿酸排泄藥:
1、丙磺舒(羧苯磺胺)Probenecid,Benemid:主要抑制腎小管對尿酸鹽的重吸收,從而促進尿酸鹽的排泄。對急性痛風無效,能抑制青霉素在腎小管的排泄。用藥初期,尿中尿酸濃度較大,應加服碳酸氫鈉及多飲水。
2、苯磺唑酮Sulfinpyrazone,Anturan,Anturidin:作用與丙磺舒相似但作用強,無消炎及鎮痛作用。用于慢性痛風及痛風性關節炎。
(二)抑制尿酸生成藥:
別嘌呤醇(別嘌醇)Allopurinol,Zyloric:結構與次黃嘌呤相似,能競爭性抑制黃嘌呤氧化酶的活性,而抑制尿酸的生成。一般用于嚴重痛風性關節炎或有尿酸鹽酸結石患者,尤其適用于痛風腎病患者。還可減輕化療、放療者因腫瘤細胞破壞引起的高尿酸血癥。
(三)促進尿酸代謝藥:
尿酸酶(尿酸氧化酶)Uricase,Urate Oxidase:能使尿酸迅速氧化變成尿囊酸,不再被腎小管吸收而排泄。對結節性痛風、尿結石及腎病功能衰竭所致高尿酸血癥有良效。因本品為異性蛋白的制劑(系自黑曲霉、黃曲霉等發酵液抽提而得),可引起全身性蕁麻疹樣發癢等過敏反應。肌注局部發紅。
(四)抑制粒細胞浸潤藥
秋水仙堿Colchicine:抑制急性痛風發作的粒細胞浸潤,從而減少粒細胞對尿酸鹽結晶的吞噬作用。用于急性痛風,數小時即可使癥狀消失。本品屬抗癌藥,毒性較大,若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時,應立即停藥。
三、抗偏頭痛藥
偏頭痛與腦動脈擴張和搏動幅度加大有關。先有動脈痙攣而致腦缺血,產生閃光、暗點、復視、眩暈、局部感覺異常或無力等先兆癥狀,繼而頸外動脈異常擴張,產生搏動性頭痛,多位于一側,常伴有結膜充血、惡性循環心嘔吐、心悸、畏光、煩燥等。
1、酒石酸麥角胺Ergotamini Tartras:可收縮腦動脈,是治療偏頭痛最有效的藥物。但須在癥狀一出現時及時應用,無預防和根治作用。與咖啡因合用有協同作用。
2、甲基麥角酸丁醇酰胺(二甲麥角新堿)Methysergide:有較強的抗5-HT作用和較弱的血管收縮作用。用于預防療效較好,服藥后1至2天起作用,如突然停藥,常引起反跳性頭痛。不用于治療偏頭痛急性發作。本品常有惡心、眩暈、周圍血管痙攣等,尚可引起幻覺、精神病大發作。長期應用可有嚴重的腹膜后纖維化、肺、胸膜或心內膜纖維化。治療宜從小劑量開始,治療3個月后宜停藥1個月。
病毒、細菌、損傷、抗原抗體反應等病理過程可激活粒細胞系統釋放內源性致熱原(簡稱內熱原),內熱原進入腦內作用于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使產熱增加,散熱減少,而引起發熱。PGE(前列腺素E)是一種最強的致熱物質。
組織發炎或受損,會釋放緩激肽、組織胺、5-HT、PG、K+等致痛、致炎物質。PG本身的致痛作用不強,但能增加痛覺感受器對致痛物質的敏感性,加重疼痛;PGE2致炎作用比組織胺強10倍,又可增加各種致炎物質對血管通透性的影響。緩激肽是最強的致痛、致炎物質。
當血中尿酸濃度達到飽和時會沉積于關節腔、腎臟等組織,形成“痛風性關節炎”和“痛風性腎結石”。
血小板在某些誘發因素下,其膜磷脂在磷脂酶、PG合成酶、TXA2合成酶等作用下,經一系列反應,會產生對血小板聚集有強大促進作用的血栓烷A2(Thromboxane A2,TXA2)。
(一)水楊酸類:
1、乙酰水楊酸(阿斯匹林)Acetylsalicylic Acid,Aspirin:目前認為抑制體內PG的生物合成是此類藥解熱、鎮痛、消炎作用的基礎。它可抑制PG合成酶,減少PG合成。表現為血管擴張、出汗增多、散熱增加;而對產熱過程無影響,結果是使體溫降至正常。這種作用稱為解熱或退熱作用,與氯丙嗪的降溫作用(抑制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使產熱減少、散熱增加,使體溫降到正常以下)是有區別的。還能抑制緩激肽的合成,促進其分解。它也可促進尿酸的排泄作用。通過對PG合成酶的抑制,具有強大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用途]:一般用于解熱、鎮痛(頭痛、神經痛、月經痛、牙痛等中度疼痛)、風濕病、膽道蛔蟲癥、栓塞性血管疾病、預防心肌梗死、腦血栓等。
[主要不良反應]:易造成胃炎、胃潰瘍、胃出血等,可能與其酸性和抑制PG的作用有關;“水楊酸反應”:大劑量可引起惡心、嘔吐、頭痛、耳鳴、聽力減退、甚至精神失常等。有些國家禁用于兒童;也可能影響男性生育。
2、抗炎松(乙酰水楊酸妊娠烯醇酮)Antiflamison,Preanolon:在體內可能是分解成水楊酸和可的松類,從而發揮作用。無明顯副作用。
3、水楊酸鈉(柳酸鈉)Sodium Salicylate:解熱鎮痛作用較阿斯匹林弱,但消炎抗風濕作用較強,對急性風濕病較好,對慢性風濕病較差。抗凝血作用較弱。
4、其它:水楊酸鎂Magnesium Salicylate、雙水楊酸酯(水楊酰水楊酸)Sasapyrine,Salicyl Salicylate(胃中不分解,對胃無刺激)、二氟苯水楊酸Diflunisal,Dolabid。
(二)乙酰苯胺類:
1、非那西汀Phenacetin:一般用于解熱鎮痛。小劑量較安全,大劑量或長期使用時,可產生高鐵血紅蛋白癥(紫紺)、溶血及肝腎損害等,故僅用在復方制劑中。
2、對乙酰氨基酚(撲熱息痛)Paracetamol,Acetaminophen:為非那西汀在體內的有效代謝物,不良反應較輕,發紺毒性反應較少,可單獨應用。
3、撲炎痛Benorylate:為撲熱息痛與阿斯匹林的酯化物。用于急慢性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頭痛、神經痛及術后疼痛等。不良反應較輕,嬰兒、肝腎功能不良者不宜用。阿斯匹林過敏者忌用。
4、氨基比林(匹拉米洞)Aminopyrine,Pyramidon:本品具有較強的解熱、鎮痛、消炎、抗風濕作用。但可引起粒細胞缺乏癥及生成亞硝胺致癌物,故僅小劑量用于某些復方制劑中。
5、其它:安乃近(諾瓦經)Analgin,Novalgin(為氨基比林與亞硫酸鈉結合物,可增加水溶性。作用不良反應等均同氨基比林,但作用快,尤以解熱作用強)、保泰松(布他酮,布他唑立丁)Phenylbutazone,Butazolidin、羥基保泰松(坦特利爾)Oxyphenbutazone,Tandearil(為保泰松體內有效代謝物)等。
(三)消炎抗風濕藥:
1、吲哚美辛(消炎痛)Indomethacin,Antifan:本類藥亦稱為非甾體消炎藥(NSAIDs),消炎、解熱作用較阿斯匹林強,對炎性疼痛作用顯著,對非炎性疼痛無效。對急性痛風也有效。不良反應較多,如胃出血等胃腸道反應等。一般不作首選。
2、雙氯滅酸(二氯苯胺苯乙酸鈉)Diclofenac Sodium:為滅酸類強效消炎鎮痛藥,作用較消炎痛強2~2.5倍,比阿斯匹林強26~50倍。不良反應較少,肝腎功能不全、有潰瘍病史者慎用;妊娠忌用。
3、萘普生(消痛靈,甲氧萘丙酸)Naproxen,Naprosyne:消炎作用為保泰松的11倍,鎮痛作用為阿斯匹林的7倍,解熱作用為阿斯匹林的22倍。長期服用耐受性好。用于各型風濕病、類風濕性關節炎、骨關節炎、脊椎炎、肌腱炎、急性痛風、各種疼痛發熱等。尤其適用于不能耐受阿斯匹林、消炎痛者。可加強雙香豆素的抗凝血作用。
4、其它:芐達明(炎痛靜,消炎靈)Benzydamine,Benzyin、氯滅酸(抗炎靈,抗風濕靈)Chlofenamic Acid、甲氯滅酸(抗炎酸)Meclofenamic Acid、甲滅酸(撲濕痛)Mefenamic,Ponstan、氟滅酸Flufenamec Acid、布洛芬(異丁苯丙酸)Brufen,Ibuprofen、酮基布洛芬(優洛芬)Ketoprofen、芬布芬(聯苯丁酮酸)Fenbufen等。
二、抗痛風藥
(一)促進尿酸排泄藥:
1、丙磺舒(羧苯磺胺)Probenecid,Benemid:主要抑制腎小管對尿酸鹽的重吸收,從而促進尿酸鹽的排泄。對急性痛風無效,能抑制青霉素在腎小管的排泄。用藥初期,尿中尿酸濃度較大,應加服碳酸氫鈉及多飲水。
2、苯磺唑酮Sulfinpyrazone,Anturan,Anturidin:作用與丙磺舒相似但作用強,無消炎及鎮痛作用。用于慢性痛風及痛風性關節炎。
(二)抑制尿酸生成藥:
別嘌呤醇(別嘌醇)Allopurinol,Zyloric:結構與次黃嘌呤相似,能競爭性抑制黃嘌呤氧化酶的活性,而抑制尿酸的生成。一般用于嚴重痛風性關節炎或有尿酸鹽酸結石患者,尤其適用于痛風腎病患者。還可減輕化療、放療者因腫瘤細胞破壞引起的高尿酸血癥。
(三)促進尿酸代謝藥:
尿酸酶(尿酸氧化酶)Uricase,Urate Oxidase:能使尿酸迅速氧化變成尿囊酸,不再被腎小管吸收而排泄。對結節性痛風、尿結石及腎病功能衰竭所致高尿酸血癥有良效。因本品為異性蛋白的制劑(系自黑曲霉、黃曲霉等發酵液抽提而得),可引起全身性蕁麻疹樣發癢等過敏反應。肌注局部發紅。
(四)抑制粒細胞浸潤藥
秋水仙堿Colchicine:抑制急性痛風發作的粒細胞浸潤,從而減少粒細胞對尿酸鹽結晶的吞噬作用。用于急性痛風,數小時即可使癥狀消失。本品屬抗癌藥,毒性較大,若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時,應立即停藥。
三、抗偏頭痛藥
偏頭痛與腦動脈擴張和搏動幅度加大有關。先有動脈痙攣而致腦缺血,產生閃光、暗點、復視、眩暈、局部感覺異常或無力等先兆癥狀,繼而頸外動脈異常擴張,產生搏動性頭痛,多位于一側,常伴有結膜充血、惡性循環心嘔吐、心悸、畏光、煩燥等。
1、酒石酸麥角胺Ergotamini Tartras:可收縮腦動脈,是治療偏頭痛最有效的藥物。但須在癥狀一出現時及時應用,無預防和根治作用。與咖啡因合用有協同作用。
2、甲基麥角酸丁醇酰胺(二甲麥角新堿)Methysergide:有較強的抗5-HT作用和較弱的血管收縮作用。用于預防療效較好,服藥后1至2天起作用,如突然停藥,常引起反跳性頭痛。不用于治療偏頭痛急性發作。本品常有惡心、眩暈、周圍血管痙攣等,尚可引起幻覺、精神病大發作。長期應用可有嚴重的腹膜后纖維化、肺、胸膜或心內膜纖維化。治療宜從小劑量開始,治療3個月后宜停藥1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