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瘟是由豬瘟病毒引起的一種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國際獸疫局(OIE)將其列為A類16種法定傳染病之一,我國亦將其列為一類動物傳染病。在豬瘟流行地區,仔豬的超前免疫是有效控制豬瘟的一種措施。
理論依據
仔豬的免疫器官發育較早。分娩后,其胸腺、骨髓、脾和淋巴結均已發育比較完善,特別是胸腺,此時占體重的比例最大,若機體受到異源性抗原的刺激即可產生特異性免疫應答。仔豬在吃到初乳3小時后可以檢測到母源抗體,而在6-12小時之間達到高峰。在哺乳前接種的豬瘟弱毒疫苗避開了母源抗體的干擾和中和,能使仔豬較早地產生特異性抗體而發揮主動性免疫。另外豬的胎盤屬于上皮絨毛膜型,免疫球蛋白(母源抗體)大多不能經其胎盤進入胎兒體內,所以新生仔豬沒有母源抗體,不會干擾免疫應答。
操作規范
超前免疫必須在仔豬未吃初乳前進行。仔豬出生后耳后肌肉注射1頭份的豬瘟脾淋苗(疫苗的病毒含量會有所不同),然后放入保溫箱中,45-90分鐘后放出吃初乳。為保證免疫的效果,產仔前后要有專人負責,可采用注射激素的方法使其同期分娩,而且最好能在上午分娩。分娩出的仔豬在擦拭完口鼻及體表粘液后,立即注射豬瘟疫苗,并同時編號記錄注射時間;種用豬只還應同時記錄出生重。對陸續出生仔豬均依出生次序注射疫苗、編號并記錄時間,然后將仔豬放入32-35℃的保溫箱中。經過45-90分鐘后,將仔豬逐頭從保溫箱中取出,放至母豬旁,讓其吸吮初乳。吃初乳的時間一定要控制好,如仔豬在注射疫苗之前吃到初乳將嚴重影響免疫的質量,太遲則會降低仔豬對其它疾病的抵抗力。
注意事項
1、推薦使用豬瘟脾淋苗,并且疫苗在有效期內使用,疫苗稀釋后應貯放在帶有冰的泡沫箱中。稀釋后超過2小時的疫苗應廢棄,每注射一頭仔豬更換一個針頭。
2、免疫前必須保證仔豬沒有吃到初乳,故做“超免”需專人負責。對已到預產期的母豬羊水未破時每隔30分鐘巡查一次,對羊水流出的母豬要隨時注意接產并注射疫苗。
3、加強免疫。經過超前免疫的商品仔豬,很難保護整個育肥階段,必須在斷奶后再進行豬瘟的強化免疫。可于斷奶后一擊,每頭仔豬注射豬瘟疫苗2頭份。對超前免疫過的種用仔豬,種公豬在使用前進行4頭份豬瘟疫苗注射,再使用每年春秋二季常規免疫。種母豬在每次配種前使用4頭份疫苗注射。在有條件的豬場,可在超前免疫后30、45或60天后采血,檢測豬瘟抗體水平。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免疫程序。
4、超前免疫后的個別仔豬吃到初乳后可能出現過敏反應,這時應注意保溫,并可采取注射脫敏藥物的措施。癥狀較輕的仔豬用鹽酸苯海拉明、維生素C耳后肌肉注射;重癥仔豬可用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耳后肌肉注射。
5、超前免疫適宜在發生過豬瘟的豬場或疫區內的豬只采用,母源抗體水平高的豬場不宜采用超前免疫。
6、超前免疫的疫苗不能使用二聯苗或多聯苗。
7、注意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影響。免疫抑制性疾病也會對豬瘟的“超免”產生較大的影響,其中尤以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偽狂犬病、圓環病毒病最為嚴重。同時也應注意飼料中霉菌毒素引起的免疫抑制。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提供全價飼料,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體系,減少各種應激,可增強豬的非特異性免疫力,有助于“超免”的成功。
8、檢測并淘汰豬瘟強毒感染的母豬。豬瘟強毒可通過胎盤感染胚胎或胎兒。它不僅使仔豬在胚胎期或出生前就感染豬瘟病毒而致超免失敗,同時又是使豬群發生非典型性豬瘟的根源。
總之,對發生過豬瘟的豬場或受豬瘟威脅的豬場采取超前免疫,是控制豬瘟的有效手段。在一些免疫監測工作較好、母豬抗體水平高的非豬瘟流行區,不推薦進行仔豬的超前免疫。
理論依據
仔豬的免疫器官發育較早。分娩后,其胸腺、骨髓、脾和淋巴結均已發育比較完善,特別是胸腺,此時占體重的比例最大,若機體受到異源性抗原的刺激即可產生特異性免疫應答。仔豬在吃到初乳3小時后可以檢測到母源抗體,而在6-12小時之間達到高峰。在哺乳前接種的豬瘟弱毒疫苗避開了母源抗體的干擾和中和,能使仔豬較早地產生特異性抗體而發揮主動性免疫。另外豬的胎盤屬于上皮絨毛膜型,免疫球蛋白(母源抗體)大多不能經其胎盤進入胎兒體內,所以新生仔豬沒有母源抗體,不會干擾免疫應答。
操作規范
超前免疫必須在仔豬未吃初乳前進行。仔豬出生后耳后肌肉注射1頭份的豬瘟脾淋苗(疫苗的病毒含量會有所不同),然后放入保溫箱中,45-90分鐘后放出吃初乳。為保證免疫的效果,產仔前后要有專人負責,可采用注射激素的方法使其同期分娩,而且最好能在上午分娩。分娩出的仔豬在擦拭完口鼻及體表粘液后,立即注射豬瘟疫苗,并同時編號記錄注射時間;種用豬只還應同時記錄出生重。對陸續出生仔豬均依出生次序注射疫苗、編號并記錄時間,然后將仔豬放入32-35℃的保溫箱中。經過45-90分鐘后,將仔豬逐頭從保溫箱中取出,放至母豬旁,讓其吸吮初乳。吃初乳的時間一定要控制好,如仔豬在注射疫苗之前吃到初乳將嚴重影響免疫的質量,太遲則會降低仔豬對其它疾病的抵抗力。
注意事項
1、推薦使用豬瘟脾淋苗,并且疫苗在有效期內使用,疫苗稀釋后應貯放在帶有冰的泡沫箱中。稀釋后超過2小時的疫苗應廢棄,每注射一頭仔豬更換一個針頭。
2、免疫前必須保證仔豬沒有吃到初乳,故做“超免”需專人負責。對已到預產期的母豬羊水未破時每隔30分鐘巡查一次,對羊水流出的母豬要隨時注意接產并注射疫苗。
3、加強免疫。經過超前免疫的商品仔豬,很難保護整個育肥階段,必須在斷奶后再進行豬瘟的強化免疫。可于斷奶后一擊,每頭仔豬注射豬瘟疫苗2頭份。對超前免疫過的種用仔豬,種公豬在使用前進行4頭份豬瘟疫苗注射,再使用每年春秋二季常規免疫。種母豬在每次配種前使用4頭份疫苗注射。在有條件的豬場,可在超前免疫后30、45或60天后采血,檢測豬瘟抗體水平。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免疫程序。
4、超前免疫后的個別仔豬吃到初乳后可能出現過敏反應,這時應注意保溫,并可采取注射脫敏藥物的措施。癥狀較輕的仔豬用鹽酸苯海拉明、維生素C耳后肌肉注射;重癥仔豬可用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耳后肌肉注射。
5、超前免疫適宜在發生過豬瘟的豬場或疫區內的豬只采用,母源抗體水平高的豬場不宜采用超前免疫。
6、超前免疫的疫苗不能使用二聯苗或多聯苗。
7、注意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影響。免疫抑制性疾病也會對豬瘟的“超免”產生較大的影響,其中尤以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偽狂犬病、圓環病毒病最為嚴重。同時也應注意飼料中霉菌毒素引起的免疫抑制。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提供全價飼料,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體系,減少各種應激,可增強豬的非特異性免疫力,有助于“超免”的成功。
8、檢測并淘汰豬瘟強毒感染的母豬。豬瘟強毒可通過胎盤感染胚胎或胎兒。它不僅使仔豬在胚胎期或出生前就感染豬瘟病毒而致超免失敗,同時又是使豬群發生非典型性豬瘟的根源。
總之,對發生過豬瘟的豬場或受豬瘟威脅的豬場采取超前免疫,是控制豬瘟的有效手段。在一些免疫監測工作較好、母豬抗體水平高的非豬瘟流行區,不推薦進行仔豬的超前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