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隱孢子蟲病是危害鴨類的一種寄生蟲病,能引起鴨及其他禽類劇烈的呼吸道癥狀,并發生死亡。對鴨等禽類產生危害的是貝氏隱孢子蟲。
1.病原
貝氏隱孢子蟲屬具球蟲目、隱孢科。蟲體大小為6.3毫米×5.1毫米,主要寄生于鴨的腔上囊、泄殖腔和呼吸道。隱孢子蟲的卵囊呈圓形或橢圓形,卵囊壁光滑,囊壁上有裂縫,無微孔、極粒和孢子囊。每個卵囊含有4個裸露的香蕉形的子孢子和1個殘體,殘體由1個折光體和一些顆粒組成。
2.流行病學
貝氏隱孢子蟲流行最為廣泛,在世界各地均有發生。國內許多省市也有鴨及其他家禽發生感染的報道,據有關資料介紹,廣州和佛山地區鴨的平均感染率為20%。經調查表明,飼養管理不善、環境衛生差的養鴨場,隱孢子蟲的感染率明顯增高。鴨隱孢子蟲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感染,但以溫暖多雨的季節感染率最高。貝氏隱孢子蟲的傳染源是病禽和帶蟲禽類排出的卵囊,而這種卵囊對外界環境抵抗力很強,在潮濕的環境下能存活數月,因此鴨等家禽很容易引起感染。貝氏隱孢子蟲可經呼吸道和消化道引起感染,從鴨體內分離的貝氏隱孢子蟲蟲株感染雞、鴨、鵝、鵪鶉均能引起這些家禽嚴重發病,致使受感染的家禽出現劇烈的呼吸道癥狀并發生死亡。隱孢子蟲的發育過程與球蟲相似,全部生活史需經裂殖生殖、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三個發育階段。
3.癥狀
本病的潛伏期為3~5天。發生感染的病鴨出現咳嗽、打噴嚏、呼吸困難并有呼吸啰音、飲、食欲減退或廢絕、體重減輕和發生死亡。
4.病理
剖檢可見病鴨喉頭和氣管黏膜水腫,有大量漿液性滲出物,肺充血、發炎,氣囊渾濁。腔上囊和泄殖腔黏膜腫脹,呈灰白色。病理組織學檢查,可見上皮細胞腫脹,微絨毛脫落,萎縮變性和炎性滲出。
5.防治
目前尚無有效的藥物防治本病,主要靠加強飼養管理,注意環境衛生,提高鴨機體的免疫力,以控制本病的發生。
1.病原
貝氏隱孢子蟲屬具球蟲目、隱孢科。蟲體大小為6.3毫米×5.1毫米,主要寄生于鴨的腔上囊、泄殖腔和呼吸道。隱孢子蟲的卵囊呈圓形或橢圓形,卵囊壁光滑,囊壁上有裂縫,無微孔、極粒和孢子囊。每個卵囊含有4個裸露的香蕉形的子孢子和1個殘體,殘體由1個折光體和一些顆粒組成。
2.流行病學
貝氏隱孢子蟲流行最為廣泛,在世界各地均有發生。國內許多省市也有鴨及其他家禽發生感染的報道,據有關資料介紹,廣州和佛山地區鴨的平均感染率為20%。經調查表明,飼養管理不善、環境衛生差的養鴨場,隱孢子蟲的感染率明顯增高。鴨隱孢子蟲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感染,但以溫暖多雨的季節感染率最高。貝氏隱孢子蟲的傳染源是病禽和帶蟲禽類排出的卵囊,而這種卵囊對外界環境抵抗力很強,在潮濕的環境下能存活數月,因此鴨等家禽很容易引起感染。貝氏隱孢子蟲可經呼吸道和消化道引起感染,從鴨體內分離的貝氏隱孢子蟲蟲株感染雞、鴨、鵝、鵪鶉均能引起這些家禽嚴重發病,致使受感染的家禽出現劇烈的呼吸道癥狀并發生死亡。隱孢子蟲的發育過程與球蟲相似,全部生活史需經裂殖生殖、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三個發育階段。
3.癥狀
本病的潛伏期為3~5天。發生感染的病鴨出現咳嗽、打噴嚏、呼吸困難并有呼吸啰音、飲、食欲減退或廢絕、體重減輕和發生死亡。
4.病理
剖檢可見病鴨喉頭和氣管黏膜水腫,有大量漿液性滲出物,肺充血、發炎,氣囊渾濁。腔上囊和泄殖腔黏膜腫脹,呈灰白色。病理組織學檢查,可見上皮細胞腫脹,微絨毛脫落,萎縮變性和炎性滲出。
5.防治
目前尚無有效的藥物防治本病,主要靠加強飼養管理,注意環境衛生,提高鴨機體的免疫力,以控制本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