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球蟲病是養禽業中重要的常見的一種疾病,它對養雞生產的危害十分嚴重, 據統計,我國每年用于防治雞球蟲病的藥費達數億元人民幣,占雞病全部防治費用的近三分之一。球蟲病流行的雞群生長嚴重滯后,而且隨之誘發其他疾病,如大腸桿菌病、支原體病等。自上世紀40年代磺胺類藥物用于養雞生產以來,已先后有30多種藥物投入臨床應用,給現代養雞業帶來空前的發展,可以說,沒有抗球蟲藥物的開發應用,就沒有現代集約化養雞業。然而,隨著藥物的廣范應用,球蟲抗藥性問題日趨普遍和嚴重。多藥抗性或交叉抗藥性的產生大大縮短了藥物的商業使用年限。對雞球蟲病及球蟲抗藥性的調查、分析、診斷和研究是養雞發展十分重要的前提,因此,筆者根據在臨床實踐中的學習、摸索、研究和總結,將雞球蟲病及抗球蟲藥的臨床應用報告如下。
1.流行病學
雞感染球蟲的途徑是啄食感染性球蟲卵囊,凡被病雞污染過的飼料、飲水、土壤和用具等,都有卵囊存在, 其他鳥類、家畜和昆蟲以及飼養管理人員,都可以成為球蟲病的機械傳播者。
雞因品種不同,對球蟲的易感性也不一樣, 如蛋雞的發病率明顯低于肉雞,而肉雞中艾維茵、AA肉雞的發病率明顯低于三黃雞和竹絲雞等。另一方面,球蟲是條件致病病原體,與飼養管理關系密切,一旦飼養管理不善,氣溫、濕度適宜卵囊的發育,就會導致球蟲病爆發,并可造成重大損失。
2.臨床癥狀
急性型病例病程約數日至二-三周,病初精神不佳,羽毛聳立頭卷縮,常立一隅,食欲減退,泄殖孔周圍的羽毛被排泄物污染、粘連。以后由于腸粘膜的大量破壞和機體中毒的加劇,病雞出現共濟失調、翅膀輕癱、飲欲增加、食欲廢絕,嗉囔內充滿液體,雞冠和可視粘膜蒼白、貧血,逐漸消瘦,糞至水樣,并帶有少量血液。
慢性型多見于四-六個月齡的雞或成年雞,癥狀與急性型相似,但不明顯,病程稍長,可延續數周至數月。病雞逐漸消瘦,足和翅膀多發生輕癱,產蛋雞產蛋量減少,有間歇性下痢,很少發生死亡。
在柔嫩艾美耳球蟲引起的盲腸球蟲病,開始時糞便為咖啡色,以后變為完全的血便,末期發生痙攣和昏迷,不久死亡,如不及時采取防治措施,死亡率可達30%以上,甚至全群覆沒。
3.病理變化
雞尸消瘦,雞冠和粘膜蒼白或發青,泄殖孔周圍羽毛被液體排泄物污染,往往帶有血液。內臟變化主要發生在腸管,病變的部位和程度與球蟲的種屬有關。
柔嫩艾美耳球蟲主要寄生在盲腸,雙側盲腸顯著腫大,某些病例可為正常的3-5倍,其中充滿凝固的或新鮮的暗紅色血液,盲腸壁變厚,并伴有嚴重的糜爛。
毒害艾美耳球蟲主要寄生在小腸中段,使腸壁擴張增厚,有嚴重的壞死。在裂殖體繁殖的部位,呈明顯的淡白色斑點和粘膜上的許多小出血點相間雜。腸壁深部和腸管中均有凝固的血液,外觀呈淡紅色或褐色。
堆型艾美耳球蟲多在小腸前段上皮表層發育,并且同一發育階段的蟲體常聚集在一起,在被損害的腸段(十二指腸和小腸前段)出現大量淡白色斑點,排列成橫行,外觀呈階梯樣。 巨型艾美耳球蟲多在小腸中段寄生,寄生部位腸管擴張,腸壁增厚,內容物粘稠,呈淡灰色、淡褐色或淡紅色,有時混有很小的血凝塊。
哈氏艾美耳球蟲主要寄生在小腸前段,腸壁上出現大頭針樣大小的紅色圓形出血點,粘膜有嚴重的卡他性炎和出血。
4.診斷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臨床癥狀、糞便檢查和病理學變化等多方面的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做出正確的診斷。鑒定球蟲的種屬,可將病雞的糞便或病變部位的粘膜刮取物少許,放在載玻片上,與甘油飽和鹽水(等量混合液)1-2滴調和均勻,加蓋玻片,置顯微鏡下觀察,可根據卵囊特征做出初步鑒定。
5.治療
常用的抗球蟲藥物很多,在使用抗球蟲藥物時,必須考慮如何最有效地控制球蟲病,把球蟲病造成的損失降至最低;如何才能推遲球蟲對所用抗球蟲藥物產生耐藥性,以盡量延長藥物的使用年限。為達到前一目的,不僅要靠高效的抗球蟲藥物,而且要使雞對球蟲逐漸產生一定的保護性免疫力,所以需要合理地使用抗球蟲藥物。為推遲球蟲產生耐藥性,較好的辦法是定期變換或聯合應用作用機理不同的藥物,避免過度使用任何一種特定的抗球蟲藥物。抗球蟲藥物的選擇、給藥程序的類型和幾種程序之間的輪換方式取決于許多因素,如各種不同抗球蟲藥物的特性、使用歷史、過去的使用效果;球蟲病的流行病學、耐藥蟲株存在情況及其對某種藥物出現耐藥性的時間等。
臨床上合理應用抗球蟲藥物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5.1 重視藥物的預防作用:當前使用的抗球蟲藥物,多數是抑殺球蟲發育過程中的早期階段即無性生殖階段,一般從雛雞感染球蟲開始大約進行4天的無性生殖,故必須在感染前4天用藥方能奏效。待出現血便等癥狀時,球蟲發育基本完成了無性生殖,而開始進入有性生殖階段,這時用藥為時已晚。如果雞群已經發生了球蟲病,此時用藥只能保護未出現癥狀或未感染的雞,而對出現嚴重癥狀的病雞,用藥很難收到效果。
5.2 合理選用不同作用峰期的藥物:作用峰期是指對藥物最敏感的球蟲生活史階段,或藥物主要作用于球蟲發育的某生活周期,即為其作用峰期。抗球蟲藥絕大多數作用于球蟲的無性周期,但其作用峰期并不相同。掌握藥物作用峰期,對合理選擇和使用藥物具有指導意義。一般說來,作用峰期在感染后第1-2天的藥物,其抗球蟲作用較弱,多用作預防和早期治療用。而作用峰期在感染后第3-4天的藥物,其抗球蟲作用較強,多作為治療藥應用。由于球蟲的致病階段是在發育史的裂殖生殖和配子生殖階段,尤其是第二代裂殖生殖階段,因此應選擇作用峰期與球蟲致病階段相一致的抗球蟲藥物作為治療性藥物。屬于這種類型的抗球蟲藥有尼卡巴嗪、托曲珠利、磺胺氯吡嗪鈉、磺胺喹惡啉、磺胺二甲氧嘧啶、二硝托胺等。
由于抗球蟲藥物抑制球蟲發育階段的不同,會直接影響雞對球蟲產生免疫力,作用于第一代裂殖體的藥物,影響雞產生免疫力,故多用于肉雞,而蛋雞和肉用種雞,多用作用于第二代裂殖體的藥物,不影響雞產生免疫力。
5.3 減少球蟲產生耐藥性:應采用輪換用藥、穿梭用藥或聯合用藥方法。輪換用藥是季節性地或定期地合理變換用藥,即每隔3個月或半年或在一個肉雞飼養期結束后,改換一種抗球蟲藥,但是不能換屬于同一化學結構類型的抗球蟲藥物,也不要換作用峰期相同的藥物;穿梭用藥是在同一個飼養周期內,換用兩種或三種不同性質的抗球蟲藥物,即開始時使用一種藥物,中間使用另一種藥物,目的是避免耐藥蟲株的產生。在穿梭或輪換用藥時,一般先使用作用于第一代裂殖體的藥物(如鹽毒素、馬杜霉素等),再換作用于第二代裂殖體的藥物,這樣不僅減少或避免耐藥性的產生,而且可提高藥物的防治效果。
聯合用藥是在同一個飼養周期內合用兩種或兩種以上抗球蟲藥物,通過藥物間的協同作用,既可延緩耐藥蟲株的產生,又可增強藥效和降低使用量。
5.4 選擇適當的給藥方法:由于感染球蟲的雞通常食欲減退,甚至廢絕,但是飲欲正常,甚至增加,因此通過飲水給藥可使患雞獲得足夠的藥物劑量,并且混飲給藥比混料更方便,治療性用藥宜提倡混飲給藥。另外,選擇藥物時還要考慮耐藥性問題,有條件者應在平時進行耐藥性測定,篩選出幾種對當地球蟲蟲株敏感的抗球蟲藥,以備發生球蟲病時使用。
5.5 劑量要合理,療程應充足:應該了解飼料中已添加的抗球蟲藥物添加劑品種,以避免治療性用藥時重復使用同一品種藥物,造成藥物中毒。有些抗球蟲藥的推薦治療量與中毒劑量非常接近,如馬杜拉毒素的預防量為5mg/kg,中毒劑量為9mg/kg,重復用藥會造成藥物中毒。
5.6 注意配置禁忌:有些抗球蟲藥與其他藥物有配伍禁忌,如莫能霉素、鹽霉素禁止與泰妙菌素、竹桃霉素合用,否則會造成雞只生長發育受阻,甚至中毒死亡。
6.綜合防治措施
6.1 加強飼養管理:保持雞舍清潔、衛生、干燥,供應雛雞以富含維生素的飼料,以增強機體的抵抗力。麩皮中含有促進球蟲發育的物質,在球蟲病暴發時,要限制日糧中的麩皮用量;碳酸鈣也有促進球蟲發育的作用,應當少用。日糧內應加入富含維生素的青綠飼料。
6.2 選擇有效的消毒方法:一般消毒藥很難殺死球蟲卵囊,對空雞舍最好選用火焰消毒法,可以徹底消滅球蟲卵囊。對發病的雞群,投藥期間要每日清糞,投藥結束后最好徹底清理糞便及墊料或墊上厚厚的一層鋪墊物,使雞群與糞便徹底隔離。
6.3 免疫預防:即使用抗球蟲疫苗。目前,該疫苗的使用雖不普遍,但實踐證明其效果良好, 根據臨床應用,國內研制成功晚熟系球蟲苗Einerivac , 以及早、中、晚熟系聯合球蟲苗Einerivac.Plus,在1—3日齡采用拌料或混飲接種,具有良好的效果。
6.4 為保障動物性食品消費者健康,應嚴格遵守有關規定:嚴格按照我國《動物性食品中獸藥最高殘留限量》的規定,認真監控抗球蟲藥物殘留;遵守《中國獸藥典》關于抗球蟲藥物休藥期的規定以及其他有關注意事項。
1.流行病學
雞感染球蟲的途徑是啄食感染性球蟲卵囊,凡被病雞污染過的飼料、飲水、土壤和用具等,都有卵囊存在, 其他鳥類、家畜和昆蟲以及飼養管理人員,都可以成為球蟲病的機械傳播者。
雞因品種不同,對球蟲的易感性也不一樣, 如蛋雞的發病率明顯低于肉雞,而肉雞中艾維茵、AA肉雞的發病率明顯低于三黃雞和竹絲雞等。另一方面,球蟲是條件致病病原體,與飼養管理關系密切,一旦飼養管理不善,氣溫、濕度適宜卵囊的發育,就會導致球蟲病爆發,并可造成重大損失。
2.臨床癥狀
急性型病例病程約數日至二-三周,病初精神不佳,羽毛聳立頭卷縮,常立一隅,食欲減退,泄殖孔周圍的羽毛被排泄物污染、粘連。以后由于腸粘膜的大量破壞和機體中毒的加劇,病雞出現共濟失調、翅膀輕癱、飲欲增加、食欲廢絕,嗉囔內充滿液體,雞冠和可視粘膜蒼白、貧血,逐漸消瘦,糞至水樣,并帶有少量血液。
慢性型多見于四-六個月齡的雞或成年雞,癥狀與急性型相似,但不明顯,病程稍長,可延續數周至數月。病雞逐漸消瘦,足和翅膀多發生輕癱,產蛋雞產蛋量減少,有間歇性下痢,很少發生死亡。
在柔嫩艾美耳球蟲引起的盲腸球蟲病,開始時糞便為咖啡色,以后變為完全的血便,末期發生痙攣和昏迷,不久死亡,如不及時采取防治措施,死亡率可達30%以上,甚至全群覆沒。
3.病理變化
雞尸消瘦,雞冠和粘膜蒼白或發青,泄殖孔周圍羽毛被液體排泄物污染,往往帶有血液。內臟變化主要發生在腸管,病變的部位和程度與球蟲的種屬有關。
柔嫩艾美耳球蟲主要寄生在盲腸,雙側盲腸顯著腫大,某些病例可為正常的3-5倍,其中充滿凝固的或新鮮的暗紅色血液,盲腸壁變厚,并伴有嚴重的糜爛。
毒害艾美耳球蟲主要寄生在小腸中段,使腸壁擴張增厚,有嚴重的壞死。在裂殖體繁殖的部位,呈明顯的淡白色斑點和粘膜上的許多小出血點相間雜。腸壁深部和腸管中均有凝固的血液,外觀呈淡紅色或褐色。
堆型艾美耳球蟲多在小腸前段上皮表層發育,并且同一發育階段的蟲體常聚集在一起,在被損害的腸段(十二指腸和小腸前段)出現大量淡白色斑點,排列成橫行,外觀呈階梯樣。 巨型艾美耳球蟲多在小腸中段寄生,寄生部位腸管擴張,腸壁增厚,內容物粘稠,呈淡灰色、淡褐色或淡紅色,有時混有很小的血凝塊。
哈氏艾美耳球蟲主要寄生在小腸前段,腸壁上出現大頭針樣大小的紅色圓形出血點,粘膜有嚴重的卡他性炎和出血。
4.診斷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臨床癥狀、糞便檢查和病理學變化等多方面的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做出正確的診斷。鑒定球蟲的種屬,可將病雞的糞便或病變部位的粘膜刮取物少許,放在載玻片上,與甘油飽和鹽水(等量混合液)1-2滴調和均勻,加蓋玻片,置顯微鏡下觀察,可根據卵囊特征做出初步鑒定。
5.治療
常用的抗球蟲藥物很多,在使用抗球蟲藥物時,必須考慮如何最有效地控制球蟲病,把球蟲病造成的損失降至最低;如何才能推遲球蟲對所用抗球蟲藥物產生耐藥性,以盡量延長藥物的使用年限。為達到前一目的,不僅要靠高效的抗球蟲藥物,而且要使雞對球蟲逐漸產生一定的保護性免疫力,所以需要合理地使用抗球蟲藥物。為推遲球蟲產生耐藥性,較好的辦法是定期變換或聯合應用作用機理不同的藥物,避免過度使用任何一種特定的抗球蟲藥物。抗球蟲藥物的選擇、給藥程序的類型和幾種程序之間的輪換方式取決于許多因素,如各種不同抗球蟲藥物的特性、使用歷史、過去的使用效果;球蟲病的流行病學、耐藥蟲株存在情況及其對某種藥物出現耐藥性的時間等。
臨床上合理應用抗球蟲藥物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5.1 重視藥物的預防作用:當前使用的抗球蟲藥物,多數是抑殺球蟲發育過程中的早期階段即無性生殖階段,一般從雛雞感染球蟲開始大約進行4天的無性生殖,故必須在感染前4天用藥方能奏效。待出現血便等癥狀時,球蟲發育基本完成了無性生殖,而開始進入有性生殖階段,這時用藥為時已晚。如果雞群已經發生了球蟲病,此時用藥只能保護未出現癥狀或未感染的雞,而對出現嚴重癥狀的病雞,用藥很難收到效果。
5.2 合理選用不同作用峰期的藥物:作用峰期是指對藥物最敏感的球蟲生活史階段,或藥物主要作用于球蟲發育的某生活周期,即為其作用峰期。抗球蟲藥絕大多數作用于球蟲的無性周期,但其作用峰期并不相同。掌握藥物作用峰期,對合理選擇和使用藥物具有指導意義。一般說來,作用峰期在感染后第1-2天的藥物,其抗球蟲作用較弱,多用作預防和早期治療用。而作用峰期在感染后第3-4天的藥物,其抗球蟲作用較強,多作為治療藥應用。由于球蟲的致病階段是在發育史的裂殖生殖和配子生殖階段,尤其是第二代裂殖生殖階段,因此應選擇作用峰期與球蟲致病階段相一致的抗球蟲藥物作為治療性藥物。屬于這種類型的抗球蟲藥有尼卡巴嗪、托曲珠利、磺胺氯吡嗪鈉、磺胺喹惡啉、磺胺二甲氧嘧啶、二硝托胺等。
由于抗球蟲藥物抑制球蟲發育階段的不同,會直接影響雞對球蟲產生免疫力,作用于第一代裂殖體的藥物,影響雞產生免疫力,故多用于肉雞,而蛋雞和肉用種雞,多用作用于第二代裂殖體的藥物,不影響雞產生免疫力。
5.3 減少球蟲產生耐藥性:應采用輪換用藥、穿梭用藥或聯合用藥方法。輪換用藥是季節性地或定期地合理變換用藥,即每隔3個月或半年或在一個肉雞飼養期結束后,改換一種抗球蟲藥,但是不能換屬于同一化學結構類型的抗球蟲藥物,也不要換作用峰期相同的藥物;穿梭用藥是在同一個飼養周期內,換用兩種或三種不同性質的抗球蟲藥物,即開始時使用一種藥物,中間使用另一種藥物,目的是避免耐藥蟲株的產生。在穿梭或輪換用藥時,一般先使用作用于第一代裂殖體的藥物(如鹽毒素、馬杜霉素等),再換作用于第二代裂殖體的藥物,這樣不僅減少或避免耐藥性的產生,而且可提高藥物的防治效果。
聯合用藥是在同一個飼養周期內合用兩種或兩種以上抗球蟲藥物,通過藥物間的協同作用,既可延緩耐藥蟲株的產生,又可增強藥效和降低使用量。
5.4 選擇適當的給藥方法:由于感染球蟲的雞通常食欲減退,甚至廢絕,但是飲欲正常,甚至增加,因此通過飲水給藥可使患雞獲得足夠的藥物劑量,并且混飲給藥比混料更方便,治療性用藥宜提倡混飲給藥。另外,選擇藥物時還要考慮耐藥性問題,有條件者應在平時進行耐藥性測定,篩選出幾種對當地球蟲蟲株敏感的抗球蟲藥,以備發生球蟲病時使用。
5.5 劑量要合理,療程應充足:應該了解飼料中已添加的抗球蟲藥物添加劑品種,以避免治療性用藥時重復使用同一品種藥物,造成藥物中毒。有些抗球蟲藥的推薦治療量與中毒劑量非常接近,如馬杜拉毒素的預防量為5mg/kg,中毒劑量為9mg/kg,重復用藥會造成藥物中毒。
5.6 注意配置禁忌:有些抗球蟲藥與其他藥物有配伍禁忌,如莫能霉素、鹽霉素禁止與泰妙菌素、竹桃霉素合用,否則會造成雞只生長發育受阻,甚至中毒死亡。
6.綜合防治措施
6.1 加強飼養管理:保持雞舍清潔、衛生、干燥,供應雛雞以富含維生素的飼料,以增強機體的抵抗力。麩皮中含有促進球蟲發育的物質,在球蟲病暴發時,要限制日糧中的麩皮用量;碳酸鈣也有促進球蟲發育的作用,應當少用。日糧內應加入富含維生素的青綠飼料。
6.2 選擇有效的消毒方法:一般消毒藥很難殺死球蟲卵囊,對空雞舍最好選用火焰消毒法,可以徹底消滅球蟲卵囊。對發病的雞群,投藥期間要每日清糞,投藥結束后最好徹底清理糞便及墊料或墊上厚厚的一層鋪墊物,使雞群與糞便徹底隔離。
6.3 免疫預防:即使用抗球蟲疫苗。目前,該疫苗的使用雖不普遍,但實踐證明其效果良好, 根據臨床應用,國內研制成功晚熟系球蟲苗Einerivac , 以及早、中、晚熟系聯合球蟲苗Einerivac.Plus,在1—3日齡采用拌料或混飲接種,具有良好的效果。
6.4 為保障動物性食品消費者健康,應嚴格遵守有關規定:嚴格按照我國《動物性食品中獸藥最高殘留限量》的規定,認真監控抗球蟲藥物殘留;遵守《中國獸藥典》關于抗球蟲藥物休藥期的規定以及其他有關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