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養細喂
因選用的飼料、肥料不同,飼養方法不一。主要有:
1.有機肥料和豆漿混合飼養法。豆漿即黃豆用水浸泡后加水磨成的漿。黃豆浸泡的標準以兩片子葉中間微凹為佳,這樣出漿率高。一般水溫 25℃左右浸泡5—7小時即可磨漿。每次用1.5kg黃豆可磨成漿50kg,濾出豆渣后,立即潑灑,不可久放,以免沉淀。豆漿潑入池中,一部分被魚苗攝食,而大部分則起到肥水作用。魚苗下塘5天內,攝食能力弱。為延長豆漿顆粒在水中的逗留時間,提高豆漿利用 率,潑漿應量少次多。每天需潑3—4次,每畝共需干黃豆3—4kg,漿要潑得“細如霧,勻如雨,全池潑到”。5天后,每天的黃豆數量可增加至5kg,上午8—9點,下午1—2點各潑一次,由此同時,根據水質及時追肥。肥水下塘5—7天后,一般每畝施腐熟糞肥100—150kg;鰱鳙魚池待下塘后10—15天,再施肥一次。魚苗下塘10天后(全長 15mm左右),池水大型浮游動物剩余量不多,不能滿足魚苗生長需要。此時除了潑漿外(青、草魚苗已大多在池邊淺水處活動,故池邊應多潑一些),需增投豆渣、豆餅糊或磨細的酒糟等。可將飼料堆放在離水面30厘米的淺灘處(俗稱篤灘)。供魚苗攝食。否則易得“跑馬病”。每養一萬尾夏花魚種一般需黃豆5— 8kg。
2.無機肥料飼養法。單用無機肥料飼養魚苗,由于浮游動物繁殖量較少,效果不很理想。最好無機肥料和有機肥料配合使用。目前的經驗是:施肥量按照每立方米1g氮和1g磷(P2O5)來計算,具體用量根據池塘水深、肥料含氮或磷的百分數換算;施用的原則是勤施、少施,一般每天一次,根據水質和天氣情況靈活掌握。
分期注水
魚苗初下塘時,因魚體較小,池水不宜太深,50厘米左右即可。水淺則池水溫度提高較快,有利于有機肥的分解和天然餌料的繁殖,也有利于魚苗成長。同時水較淺則池水體積較小,豆漿和其它肥料的投放量可相應減少,節約了肥料和飼料用量。魚苗經若干天飼養后,應根據魚苗的生長和水質情況,適當加注新水,提高池塘水位,以增加水中含氧量,改善水質和增加魚苗的活動空間,促使浮游生物繁殖和魚苗生長。注水的多少和次數,應根據具體情況來掌握。一般魚苗下塘后6—7天進行第一次注水,以后每隔4—5天注水一次,每次注水20厘米至30厘米,最后加至最高水位。魚苗飼養期間分期注水是提高魚苗成長率和成活率的重要措施。
加強日常管理
魚苗管理人員要建立嚴格的崗位責任制。每天巡塘3次,做到“三查”和“三勤”。即早上魚苗是否浮頭,勤撈蛙卵;午后查魚苗活動情況,勤除池埂雜草;傍晚查魚苗池水質,勤作記錄,安排明天投飼、施肥、加水等工作。此外應隨時注意消滅有害昆蟲,經常檢查有無魚病,及時防治。
拉網鍛煉
魚苗經15—20天飼養,長到3厘米左右,體重增加了幾十倍乃至一百多倍,它就要求有更大的活動范圍,同時魚苗的水質和營養條件已不能滿足魚種生長的要求。因此必須分塘稀養。此時正值夏季,故稱夏花魚種。
夏花魚種在出塘前需進行2—3次拉網鍛煉。使魚苗在密集過程中,增加魚體對缺氧的適應能力。使魚體“老練”結實,經得起出塘分養,在運輸過程中可避免產生大量粘液和糞便污染水質,提高運輸成活率。此外拉網還可以除去敵害生物。
拉網鍛煉須選擇晴天進行,在上午魚不浮頭時拉網。拉網趕魚的速度宜慢不宜快。否則容易傷魚。在收攏網片時,不能使魚種搭網。魚進箱后,應立即洗箱一次,洗去塞住箱眼的粘液和污物。使箱內外水體充分得到交換,防止魚在箱內因缺氧而發生死亡。
因選用的飼料、肥料不同,飼養方法不一。主要有:
1.有機肥料和豆漿混合飼養法。豆漿即黃豆用水浸泡后加水磨成的漿。黃豆浸泡的標準以兩片子葉中間微凹為佳,這樣出漿率高。一般水溫 25℃左右浸泡5—7小時即可磨漿。每次用1.5kg黃豆可磨成漿50kg,濾出豆渣后,立即潑灑,不可久放,以免沉淀。豆漿潑入池中,一部分被魚苗攝食,而大部分則起到肥水作用。魚苗下塘5天內,攝食能力弱。為延長豆漿顆粒在水中的逗留時間,提高豆漿利用 率,潑漿應量少次多。每天需潑3—4次,每畝共需干黃豆3—4kg,漿要潑得“細如霧,勻如雨,全池潑到”。5天后,每天的黃豆數量可增加至5kg,上午8—9點,下午1—2點各潑一次,由此同時,根據水質及時追肥。肥水下塘5—7天后,一般每畝施腐熟糞肥100—150kg;鰱鳙魚池待下塘后10—15天,再施肥一次。魚苗下塘10天后(全長 15mm左右),池水大型浮游動物剩余量不多,不能滿足魚苗生長需要。此時除了潑漿外(青、草魚苗已大多在池邊淺水處活動,故池邊應多潑一些),需增投豆渣、豆餅糊或磨細的酒糟等。可將飼料堆放在離水面30厘米的淺灘處(俗稱篤灘)。供魚苗攝食。否則易得“跑馬病”。每養一萬尾夏花魚種一般需黃豆5— 8kg。
2.無機肥料飼養法。單用無機肥料飼養魚苗,由于浮游動物繁殖量較少,效果不很理想。最好無機肥料和有機肥料配合使用。目前的經驗是:施肥量按照每立方米1g氮和1g磷(P2O5)來計算,具體用量根據池塘水深、肥料含氮或磷的百分數換算;施用的原則是勤施、少施,一般每天一次,根據水質和天氣情況靈活掌握。
分期注水
魚苗初下塘時,因魚體較小,池水不宜太深,50厘米左右即可。水淺則池水溫度提高較快,有利于有機肥的分解和天然餌料的繁殖,也有利于魚苗成長。同時水較淺則池水體積較小,豆漿和其它肥料的投放量可相應減少,節約了肥料和飼料用量。魚苗經若干天飼養后,應根據魚苗的生長和水質情況,適當加注新水,提高池塘水位,以增加水中含氧量,改善水質和增加魚苗的活動空間,促使浮游生物繁殖和魚苗生長。注水的多少和次數,應根據具體情況來掌握。一般魚苗下塘后6—7天進行第一次注水,以后每隔4—5天注水一次,每次注水20厘米至30厘米,最后加至最高水位。魚苗飼養期間分期注水是提高魚苗成長率和成活率的重要措施。
加強日常管理
魚苗管理人員要建立嚴格的崗位責任制。每天巡塘3次,做到“三查”和“三勤”。即早上魚苗是否浮頭,勤撈蛙卵;午后查魚苗活動情況,勤除池埂雜草;傍晚查魚苗池水質,勤作記錄,安排明天投飼、施肥、加水等工作。此外應隨時注意消滅有害昆蟲,經常檢查有無魚病,及時防治。
拉網鍛煉
魚苗經15—20天飼養,長到3厘米左右,體重增加了幾十倍乃至一百多倍,它就要求有更大的活動范圍,同時魚苗的水質和營養條件已不能滿足魚種生長的要求。因此必須分塘稀養。此時正值夏季,故稱夏花魚種。
夏花魚種在出塘前需進行2—3次拉網鍛煉。使魚苗在密集過程中,增加魚體對缺氧的適應能力。使魚體“老練”結實,經得起出塘分養,在運輸過程中可避免產生大量粘液和糞便污染水質,提高運輸成活率。此外拉網還可以除去敵害生物。
拉網鍛煉須選擇晴天進行,在上午魚不浮頭時拉網。拉網趕魚的速度宜慢不宜快。否則容易傷魚。在收攏網片時,不能使魚種搭網。魚進箱后,應立即洗箱一次,洗去塞住箱眼的粘液和污物。使箱內外水體充分得到交換,防止魚在箱內因缺氧而發生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