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中國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過去的計劃經濟走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從封閉市場走向開放市場,經過努力,我們已經可以不依靠外部力量來養活占世界1/5的人口,并成為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
在高新技術等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科技項目上,中國也取得了驚人的成績,但在可喜形勢的背后,我們也應該看到自己的不足。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公布的《2004—2005年全球競爭力報告》(這份報告主要根據宏觀經濟管理、技術革新和公共機構質量這三項標準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競爭力),芬蘭名列第一,美國第二,在亞洲國家和地區中,新加坡排名第七,日本第九,中國香港地區第二十一,韓國第二十九,中國內地的競爭力卻由2004年的第四十四名落到2005年的第四十六名。
另外,世界著名的華文周刊——《亞洲周刊》公布了2004年度的亞洲1000強名單。在這亞洲1000強中,日本企業獨占鰲頭,有678家,韓國有67家,新加坡有44家,而中國內地只有39家,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我國總體的競爭力水平還不夠強,與發達國家或地區相比還比較落后,仍需奮發圖強。
從整體上講,中國是一個非常值得開發的市場。所以,改革開放以來,許多跨國公司紛紛把目光投向中國,它們認為中國比其他國家擁有更多的發展機會。如果說世界上還有一塊尚未開發完畢的風水寶地,那非中國莫屬。中國加入WTO之后,全球化的競爭更加激烈,跨國公司為了在中國尋求新的平衡市場,盡可能開發每一處資源,盡可能占有每一個市場份額,盡可能打垮每一位競爭對手。
跨國公司擁有上百年的市場經驗,比中國企業有更多的超前意識和競爭實力。現實是殘酷的,中國的本土企業已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操練、去備戰,只能匆促上陣,奔上市場經濟的主戰場,在實戰中“摸著石頭過河”。大浪淘沙,不能適應全球化競爭的企業,只能面對被淘汰的悲慘命運。
這個“不平等”的競爭,曾經使中國失去的東西太多了,預料中不該失去的也失去了。我國可樂市場上曾經出現“水淹七軍”的慘痛局面,香煙、醫藥、膠卷、快餐、洗發水等產品也在市場競爭中潰不成軍,兼并的兼并,淘汰的淘汰,中國市場仿佛成了世界各大品牌縱橫馳騁的樂園。
品牌贏銷中國PREFACE前言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其核心就是工業品牌之間的競爭。中華民族要實現振興,就一定要有自己的知名品牌。它不僅是民族素質、國家(地區)經濟、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實力的重要體現,也是外交實力的重要象征。日本前首相中曾根曾說:“在國際交往中,索尼是我的左臉,松下是我的右臉。”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方講話時也指出:“我們應該有自己的拳頭產品,創造出中國的名牌,否則就要受人欺負。”對此,溫家寶總理也做了進一步強調:“一個國家擁有品牌的多少,關系到國家的競爭力強弱。因此培養品牌也是政府的事情、國家的事情。”
說到品牌,我們又應當怎樣理解品牌呢?大多數人將品牌僅僅理解為一個名稱、符號、象征、設計或者其組合,用來識別一個或一群出售者的產品或勞務,使之與其他競爭者相區別。實際上,品牌的含義非常深刻,它必須在知性和感性兩方面建立與人們之間的關系,還必須在人們面前貫徹始終如一的主張。
在實戰過程中,我們發現,要設計一個品牌的名稱、標志、包裝等都非常簡單,但要在消費者心中建立起情感紐帶卻非常不容易。一個強大的品牌能夠跨越地域,讓人感知,產生偏好。它是由知名度、美譽度、忠誠度和信賴度共同組成的,缺少任何一環都不能算是完整的品牌。中國曾經有許多靠策劃點子一下子獲得轟動的產品,但這些產品往往只有良好的知名度,卻缺少被人認可的美譽度和長期追隨的忠誠度。所以來得快,去得也快,像三株、秦池、愛多等,都不能算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品牌。
到目前為止,中國真正意義上的品牌并不多,且和國際洋品牌比起來,仍然有巨大的差距。在2004年美國《商業周刊》評選出的最具影響力的前100強的實力品牌中,我們居然找不到一個中國品牌。國際五大品牌價值機構經過半年的調查研究,評出世界最有影響力的100個品牌,中國也僅有海爾一家入圍。緊接著,國內也有機構評出在中國最有價值的品牌,而其前十名中,國外品牌就占了七個。
可見,中國的品牌還是很薄弱的。外國人對中國產品的描述,一般只會用“中國制造”來形容,雖然“中國制造”與“中國創造”只有一字之差,意義卻完全不同。在2005年北京《財富》全球論壇上,中國商務部部長薄熙來曾經指出,中國靠制造一件出口的襯衫只能有30—40美分的利潤,賣出8億件這樣的襯衫才能進口一架空客380。不僅襯衫行業如此,鞋、手表等行業也是如此。我國青島雙星鞋與美國耐克鞋的制造成本只差3—5美分,然而二者的市場價格相差了整整五倍;廣東生產的鐘表已經占到世界總量的一半,但總產值卻只有106億美元,平均每只鐘表的價格還不到一美元,這與瑞士表每只賣到224美元相比,相差了幾百倍!
對此,《歐洲時報》曾經刊登文章說:“‘做世界加工廠’是西方人送給中國人的一頂高帽子,剛戴時很舒服,時間久了就有害了。”如果我們不把“中國制造”變成“中國創造”,一直創不出自己的品牌的話,我們便難以提升民族產業的競爭力。美國定位大師阿爾•里斯也強調說:“中國經濟的增長備受矚目,但是假如戰略方面沒有從商品調整到品牌,這一顯著的經濟增長也難以維持。未來屬于品牌,尤其屬于全球性的品牌。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的競爭是建立在品牌之上,而非建立在商品之上的,這一點毫無例外。”
回顧本土企業,由于不注重品牌發展,花自飄零水自流,持續發展舉步維艱。原材料一上漲,企業便沒有了利潤空間;利潤空間小,就沒有足夠的資金,請不起高素質的人才搞產品研發;想要薄利多銷,還會經常碰到反傾銷控訴……此時,企業應該迅速扭轉自己陳舊的觀念,大力實施品牌戰略。
21世紀是屬于品牌的世紀,如果說在20世紀80年代的政經時代,靠的是關系,是膽子;進入90年代的產經時代,靠的是產量、質量、管理、能源等硬“杠子”;而到了21世紀,我們邁入了財經時代——也是微利時代,要靠品牌來經營。沒有先進的品牌意識,便難以進行長遠的戰略發展。
可喜的是,我國也有一批先進的品牌正在源源不斷地興起:在手機領域,波導、TCL和康佳等打破了洋品牌不可動搖的神話;在飲料領域,非常可樂以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向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發起了強勁的挑戰;在日化領域,納愛斯洗衣粉的銷量是所有跨國企業的同類產品在華銷量的四倍;在洗發水市場,舒蕾挑戰寶潔和聯合利華也獲得了成功;在乳品行業,蒙牛、伊利、三元、光明占據了大好江山,不容外來乳業插足;在PC行業,聯想并購了IBM的PC行業,也早已做到全國第一。
在邁向國際化的道路上,格蘭仕占據了全球60%以上的微波爐市場份額;海爾的小容量冰箱在美國占據了很大的市場;TCL集團并購了施耐德和湯姆遜,組建了全球規模最大的彩電企業;青島啤酒被國際啤酒行業認為會在2010年成為跨國公司,獲得“全球啤酒十強”的稱號;華為、珠江鋼琴、溫州打火機和萬象集團等也在國際化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同時,我們從以前被日本論斷為“中國沒有企業家”,到如今有了張瑞敏、柳傳志等登上了哈佛商學院講壇的優秀企業家;從跨國公司質疑本土企業的生存能力,到許多本土企業紛紛打入國際市場。這一切的一切都令人難以置信。
展望中國的品牌未來,通用電氣公司的總裁杰克•韋爾奇說:“那些坐在會議室里輕松劃分市場份額的人不要忘記,這塊蛋糕將來有一半是要留給中國的。在今天的中國,可能有一些聞所未聞的公司,會在未來的十年以巨無霸的身份出現在我們面前。”
這些光輝的業績和戰勝困難的決心,使我們仿佛看到了中國品牌的曙光。此時,我們呼吁廣大的企業家、品牌營銷人士和愛國朋友們為了中國品牌的未來,共同努力,共同創新,把中國品牌推出國門,推向世界!
在高新技術等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科技項目上,中國也取得了驚人的成績,但在可喜形勢的背后,我們也應該看到自己的不足。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公布的《2004—2005年全球競爭力報告》(這份報告主要根據宏觀經濟管理、技術革新和公共機構質量這三項標準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競爭力),芬蘭名列第一,美國第二,在亞洲國家和地區中,新加坡排名第七,日本第九,中國香港地區第二十一,韓國第二十九,中國內地的競爭力卻由2004年的第四十四名落到2005年的第四十六名。
另外,世界著名的華文周刊——《亞洲周刊》公布了2004年度的亞洲1000強名單。在這亞洲1000強中,日本企業獨占鰲頭,有678家,韓國有67家,新加坡有44家,而中國內地只有39家,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我國總體的競爭力水平還不夠強,與發達國家或地區相比還比較落后,仍需奮發圖強。
從整體上講,中國是一個非常值得開發的市場。所以,改革開放以來,許多跨國公司紛紛把目光投向中國,它們認為中國比其他國家擁有更多的發展機會。如果說世界上還有一塊尚未開發完畢的風水寶地,那非中國莫屬。中國加入WTO之后,全球化的競爭更加激烈,跨國公司為了在中國尋求新的平衡市場,盡可能開發每一處資源,盡可能占有每一個市場份額,盡可能打垮每一位競爭對手。
跨國公司擁有上百年的市場經驗,比中國企業有更多的超前意識和競爭實力。現實是殘酷的,中國的本土企業已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操練、去備戰,只能匆促上陣,奔上市場經濟的主戰場,在實戰中“摸著石頭過河”。大浪淘沙,不能適應全球化競爭的企業,只能面對被淘汰的悲慘命運。
這個“不平等”的競爭,曾經使中國失去的東西太多了,預料中不該失去的也失去了。我國可樂市場上曾經出現“水淹七軍”的慘痛局面,香煙、醫藥、膠卷、快餐、洗發水等產品也在市場競爭中潰不成軍,兼并的兼并,淘汰的淘汰,中國市場仿佛成了世界各大品牌縱橫馳騁的樂園。
品牌贏銷中國PREFACE前言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其核心就是工業品牌之間的競爭。中華民族要實現振興,就一定要有自己的知名品牌。它不僅是民族素質、國家(地區)經濟、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實力的重要體現,也是外交實力的重要象征。日本前首相中曾根曾說:“在國際交往中,索尼是我的左臉,松下是我的右臉。”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方講話時也指出:“我們應該有自己的拳頭產品,創造出中國的名牌,否則就要受人欺負。”對此,溫家寶總理也做了進一步強調:“一個國家擁有品牌的多少,關系到國家的競爭力強弱。因此培養品牌也是政府的事情、國家的事情。”
說到品牌,我們又應當怎樣理解品牌呢?大多數人將品牌僅僅理解為一個名稱、符號、象征、設計或者其組合,用來識別一個或一群出售者的產品或勞務,使之與其他競爭者相區別。實際上,品牌的含義非常深刻,它必須在知性和感性兩方面建立與人們之間的關系,還必須在人們面前貫徹始終如一的主張。
在實戰過程中,我們發現,要設計一個品牌的名稱、標志、包裝等都非常簡單,但要在消費者心中建立起情感紐帶卻非常不容易。一個強大的品牌能夠跨越地域,讓人感知,產生偏好。它是由知名度、美譽度、忠誠度和信賴度共同組成的,缺少任何一環都不能算是完整的品牌。中國曾經有許多靠策劃點子一下子獲得轟動的產品,但這些產品往往只有良好的知名度,卻缺少被人認可的美譽度和長期追隨的忠誠度。所以來得快,去得也快,像三株、秦池、愛多等,都不能算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品牌。
到目前為止,中國真正意義上的品牌并不多,且和國際洋品牌比起來,仍然有巨大的差距。在2004年美國《商業周刊》評選出的最具影響力的前100強的實力品牌中,我們居然找不到一個中國品牌。國際五大品牌價值機構經過半年的調查研究,評出世界最有影響力的100個品牌,中國也僅有海爾一家入圍。緊接著,國內也有機構評出在中國最有價值的品牌,而其前十名中,國外品牌就占了七個。
可見,中國的品牌還是很薄弱的。外國人對中國產品的描述,一般只會用“中國制造”來形容,雖然“中國制造”與“中國創造”只有一字之差,意義卻完全不同。在2005年北京《財富》全球論壇上,中國商務部部長薄熙來曾經指出,中國靠制造一件出口的襯衫只能有30—40美分的利潤,賣出8億件這樣的襯衫才能進口一架空客380。不僅襯衫行業如此,鞋、手表等行業也是如此。我國青島雙星鞋與美國耐克鞋的制造成本只差3—5美分,然而二者的市場價格相差了整整五倍;廣東生產的鐘表已經占到世界總量的一半,但總產值卻只有106億美元,平均每只鐘表的價格還不到一美元,這與瑞士表每只賣到224美元相比,相差了幾百倍!
對此,《歐洲時報》曾經刊登文章說:“‘做世界加工廠’是西方人送給中國人的一頂高帽子,剛戴時很舒服,時間久了就有害了。”如果我們不把“中國制造”變成“中國創造”,一直創不出自己的品牌的話,我們便難以提升民族產業的競爭力。美國定位大師阿爾•里斯也強調說:“中國經濟的增長備受矚目,但是假如戰略方面沒有從商品調整到品牌,這一顯著的經濟增長也難以維持。未來屬于品牌,尤其屬于全球性的品牌。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的競爭是建立在品牌之上,而非建立在商品之上的,這一點毫無例外。”
回顧本土企業,由于不注重品牌發展,花自飄零水自流,持續發展舉步維艱。原材料一上漲,企業便沒有了利潤空間;利潤空間小,就沒有足夠的資金,請不起高素質的人才搞產品研發;想要薄利多銷,還會經常碰到反傾銷控訴……此時,企業應該迅速扭轉自己陳舊的觀念,大力實施品牌戰略。
21世紀是屬于品牌的世紀,如果說在20世紀80年代的政經時代,靠的是關系,是膽子;進入90年代的產經時代,靠的是產量、質量、管理、能源等硬“杠子”;而到了21世紀,我們邁入了財經時代——也是微利時代,要靠品牌來經營。沒有先進的品牌意識,便難以進行長遠的戰略發展。
可喜的是,我國也有一批先進的品牌正在源源不斷地興起:在手機領域,波導、TCL和康佳等打破了洋品牌不可動搖的神話;在飲料領域,非常可樂以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向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發起了強勁的挑戰;在日化領域,納愛斯洗衣粉的銷量是所有跨國企業的同類產品在華銷量的四倍;在洗發水市場,舒蕾挑戰寶潔和聯合利華也獲得了成功;在乳品行業,蒙牛、伊利、三元、光明占據了大好江山,不容外來乳業插足;在PC行業,聯想并購了IBM的PC行業,也早已做到全國第一。
在邁向國際化的道路上,格蘭仕占據了全球60%以上的微波爐市場份額;海爾的小容量冰箱在美國占據了很大的市場;TCL集團并購了施耐德和湯姆遜,組建了全球規模最大的彩電企業;青島啤酒被國際啤酒行業認為會在2010年成為跨國公司,獲得“全球啤酒十強”的稱號;華為、珠江鋼琴、溫州打火機和萬象集團等也在國際化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同時,我們從以前被日本論斷為“中國沒有企業家”,到如今有了張瑞敏、柳傳志等登上了哈佛商學院講壇的優秀企業家;從跨國公司質疑本土企業的生存能力,到許多本土企業紛紛打入國際市場。這一切的一切都令人難以置信。
展望中國的品牌未來,通用電氣公司的總裁杰克•韋爾奇說:“那些坐在會議室里輕松劃分市場份額的人不要忘記,這塊蛋糕將來有一半是要留給中國的。在今天的中國,可能有一些聞所未聞的公司,會在未來的十年以巨無霸的身份出現在我們面前。”
這些光輝的業績和戰勝困難的決心,使我們仿佛看到了中國品牌的曙光。此時,我們呼吁廣大的企業家、品牌營銷人士和愛國朋友們為了中國品牌的未來,共同努力,共同創新,把中國品牌推出國門,推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