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2002年的時候,受邀請參加一家公司的總經理辦公會。會議一路下來風平浪靜,雖然大多時候只是老板一個人在慷慨陳辭,但對于中國的民營企業而言,這也是見怪不怪的事了。與會者或低頭沉思,或奮筆疾書,或精神抖擻……雖然略顯沉悶,但總在良好業績的襯托下,呈現出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象。在會議即將結束的時候,出現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當時老板發現自己報告中的一個數據有誤,于是點名將負責此事的總裁辦主任叫起來進行批評,可是批評到最后,聲音竟然越來越響亮,同時語言也越來越激烈,乃至不堪入耳。
對我這個聽眾而言,也許一個人被另一個人訓得連孫子都不如,也不過如此了吧。于是不免暗自佩服眼前這個40多歲的總裁辦主任,竟然可以在自己的臉面、自己的尊嚴、自己做人的根本完全被人所剝奪的時候,依然能夠躬身俯首、不發一言;同時環顧其他噤若寒蟬的與會者,不禁有種戚戚然的感覺,難道一個打工者一定要這樣出賣自己,才能混口飯吃嗎?而且在老板嘴下的那個愚蠢、無能,并被剝光了人格的家伙,還能在公司繼續立足嗎?如果不能立足,為什么不選擇反抗,在保護自己尊嚴的同時瀟灑地離開……
會議結束后,我第一時間找到了這位總裁辦主任,令人驚詫的是,他竟然神情自若,就如剛剛沒有發生任何事一樣,反而微笑著和我聊了很多。“老板都是有個性的,既然喜歡罵就讓他罵好了,罵過了他也就忘了”。“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錯事,要摸準老板底線,不用去多想他罵你什么。”、“和老板一起打天下這么多年了,他的脾氣都知道,工作啊,關鍵在一個忍字。”……那一天,我學到了一個詞——“忍”。
2005年,又一次邂逅這個總裁辦的主任,他已經是一家小公司的老板了,2004年初,他選擇了自我創業。唏噓之余,不由再次提起當年的那個會議。他樂了,說:“我記不起你說的是哪個會議了,最開始和李老板一塊打天下的時候,大家都是兄弟,彼此坦誠相待,這種事也很少。后來公司大了,和老板之間也就變得很微妙起來,慢慢的,很多場合他都變得不盡人情、不留情面;那會兒,自己年齡也大了,只想穩定,所以該忍的也就都忍了;而且老板也是重感情的人,只是脾氣不好,過后還能惦記你。再后來,大家都覺得彼此不適合了,他想搞公司變革,我也漸漸地摸不透他的底線了,就主動離開了。”
當時,我真地想問,你現在當老板了,又將會怎樣對待你的員工呢?不過當我看到他和他的助手稱兄道弟的時候,我沒有再問,因為我知道了,老板的心理底線,一定是與所處的環境,所面對的人相關的。
古有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朱元璋的火燒功臣樓……為君者、為老板者,首先是普通的人,在不同的階段,都有自己特定的價值取向,因此其底線也不是一定的;所以為臣者、為打工者,不是要以老板的底線為自己的工作準則,而是從自己的本性、自己的能力出發,創造自己的價值,找到屬于自己的快樂。
忘掉“老板的心理底線”吧,人與人之間的博弈本就是相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