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著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的原則,給予病豬迅速、積極、適當的治療。
(一)要早發現,剛一發現癥狀,馬上治療,如果拖的時間過長再治療就晚了。
(二)要先將病豬及時隔離到專用的病豬隔離舍進行治療,以杜絕傳染。隔離舍要有優質飼料、良好的保溫、飲水、通風條件,按照“三分治療,七分護理”的要求,搞好護養。可在飲水中加入藥物。
(三)采取病因療法與對癥療法相結合的治療原則,通過藥敏試驗,有針對性選擇廣譜抗菌藥物, 通過注射途徑給予治療。比較有效和常用的抗菌消炎藥物有:氟苯尼考、頭孢噻呋、林可霉素、長效土霉素、強力霉素、阿莫西林、青霉素G鈉、泰妙菌素、泰樂菌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慶大霉素、氟喹諾酮類、復方磺胺嘧啶鈉、復方磺胺間甲氧嘧啶等可供選擇。
(四)在掌握好配伍禁忌的前提下,可聯合用藥,藥量適當加大,療程要足夠,至少3—5天,防止癥狀減輕停藥過早引起復發。
(五)抗菌消炎藥可結合一些抗病毒及增強機體免疫力的藥物,如黃芪多糖、魚腥草、復方苦參、雙黃連等。
(六)同時要給予對癥治療。解熱鎮痛可選擇安乃近、氨基比林等。強心補液、糾正酸中毒可選擇安鈉咖、樟腦磺酸鈉、5%糖鹽水、10%葡萄糖及碳酸氫鈉注射液,止咳平喘可選擇氨茶堿、麻黃素、阿托品等。
(七)必要時可再配合地塞米松、維生素C、維生素B、肌苷、三磷酸腺苷(ATP)、輔酶A等注射液,以增強機體抗毒素、抗休克。
(八)對一些久治不愈的病豬,失去治療價值的病豬,病危的病豬以及“僵豬”要當機立斷,予以淘汰,否則既浪費錢財,又將成為重要的傳染源,得不償失。
綜合防制
(—)堅持“自繁自養”原則,防止購入隱性感染豬。確需引進種豬時,應遠離生產區至少隔離飼養3—4周,證明無病方可混群。同時,讓后備母豬與6—10周齡的仔豬或其糞便接觸,使其獲得抗體,以保護哺乳仔豬。
(二)規模化豬場應徹底實行“全進全出”,至少要做到產房和保育舍的“全進全出”。
(三)建立健全生物安全體系,采取生物安全措施。嚴格控制豬場的物流和人員,定期大掃除,將蛛網及灰塵掃除;定期嚴格的按程序消毒,做到規范化,及時清糞尿,搞好污水處理,保證飼料和飲水衛生;及時隔離和淘汰病豬;捕殺和控制老鼠、飛鳥、蚊蠅等;一方面防止外面的疫病傳入,另一方面將豬場內的病原微生物的污染程序降到最低,防止繼發感染。因為一般的消毒劑對圓環病毒無效,所以應選擇含戊二醛的消毒劑。帶豬消毒不要使用刺激性過強的消毒劑,可選用50%百毒殺1:1000倍帶豬消毒,每平方米50-80ml為宜。消毒劑要交替使用,并要注意配伍禁忌。
(四)加強飼養管理,加強營養,不忽視每一生產環節,減少應激,提高免疫力。提供各階段豬群的高品質的飼料,保證豬群的營養水平,保證充足飲水,以提高豬群對其它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從而降低繼發感染,盡量減少斷奶應激,可趕母留仔在原圈待一段時間再并圈;每欄仔豬最好不超過20頭,調整飼養密度,比只用藥物預防更有效;剛斷奶到第四天的仔豬每天要喂四次;仔豬要提早于4-7日齡去勢;不得將不同日齡的豬混養,盡量減少轉群次數,可建轉豬通道而不要用車推;盡量減少各種應激因素。要根據季節氣候變化,做好小氣候環境控制。分娩舍和保育舍要求豬舍內小環境保溫,大環境良好的通風;要防止霉菌毒素污染飼料;在小麥價格便宜時,可用小麥代替一部分玉米以稀釋毒素,效果很好;可在飼料中加0.2%的生物活性肽,以克服斷奶應激,提高免疫力。
(五)適當使用藥物控制豬群細菌性繼發感染,特別是首先要控制好支原體肺炎-喘氣病。因為繼發感染的細菌種類較多,復方聯合用藥效果明顯好于單一用藥。因此建議在母豬產前產后、保育階段及轉群時連續使用10—14天,或采用用藥7天,停藥5天,再用藥7天的“脈沖式”用藥方法,以預防繼發感染。現將最常用的比較有效的幾種藥物組合介紹如下,供參考使用,每噸飼料添加藥物如下:
1.80%泰妙菌素(支原凈)125g+15%金霉素2000g(或強力霉素150g)+70%阿莫西林350g。
2.5%愛樂新1000g+強力霉素150g(或15%金霉素2000g)+氟苯尼考60g。
3.替米考星200g或10%阿奇霉素500g或10%阿奇霉素500g+10%氟苯尼考800g。
4.林可霉素150g+15%金霉素2000g。
5.泰樂菌素300g+磺胺二甲嘧啶200g+磺胺增效劑40g。
6.泰樂菌素300g+15%金霉素2000g(或強力霉素150g)。
7.北里霉素150g+15%金霉素2000g(或強力霉素150g)。
(六)做好豬瘟、豬偽狂犬病和豬喘氣病的免疫注射。發病嚴重場,可試用自家組織滅活苗;也可采用血清療法,采用本場淘汰母豬或育肥豬血分離血清,于斷奶后腹腔注射5毫升。也可用血清對發病豬進行治療。
(一)要早發現,剛一發現癥狀,馬上治療,如果拖的時間過長再治療就晚了。
(二)要先將病豬及時隔離到專用的病豬隔離舍進行治療,以杜絕傳染。隔離舍要有優質飼料、良好的保溫、飲水、通風條件,按照“三分治療,七分護理”的要求,搞好護養。可在飲水中加入藥物。
(三)采取病因療法與對癥療法相結合的治療原則,通過藥敏試驗,有針對性選擇廣譜抗菌藥物, 通過注射途徑給予治療。比較有效和常用的抗菌消炎藥物有:氟苯尼考、頭孢噻呋、林可霉素、長效土霉素、強力霉素、阿莫西林、青霉素G鈉、泰妙菌素、泰樂菌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慶大霉素、氟喹諾酮類、復方磺胺嘧啶鈉、復方磺胺間甲氧嘧啶等可供選擇。
(四)在掌握好配伍禁忌的前提下,可聯合用藥,藥量適當加大,療程要足夠,至少3—5天,防止癥狀減輕停藥過早引起復發。
(五)抗菌消炎藥可結合一些抗病毒及增強機體免疫力的藥物,如黃芪多糖、魚腥草、復方苦參、雙黃連等。
(六)同時要給予對癥治療。解熱鎮痛可選擇安乃近、氨基比林等。強心補液、糾正酸中毒可選擇安鈉咖、樟腦磺酸鈉、5%糖鹽水、10%葡萄糖及碳酸氫鈉注射液,止咳平喘可選擇氨茶堿、麻黃素、阿托品等。
(七)必要時可再配合地塞米松、維生素C、維生素B、肌苷、三磷酸腺苷(ATP)、輔酶A等注射液,以增強機體抗毒素、抗休克。
(八)對一些久治不愈的病豬,失去治療價值的病豬,病危的病豬以及“僵豬”要當機立斷,予以淘汰,否則既浪費錢財,又將成為重要的傳染源,得不償失。
綜合防制
(—)堅持“自繁自養”原則,防止購入隱性感染豬。確需引進種豬時,應遠離生產區至少隔離飼養3—4周,證明無病方可混群。同時,讓后備母豬與6—10周齡的仔豬或其糞便接觸,使其獲得抗體,以保護哺乳仔豬。
(二)規模化豬場應徹底實行“全進全出”,至少要做到產房和保育舍的“全進全出”。
(三)建立健全生物安全體系,采取生物安全措施。嚴格控制豬場的物流和人員,定期大掃除,將蛛網及灰塵掃除;定期嚴格的按程序消毒,做到規范化,及時清糞尿,搞好污水處理,保證飼料和飲水衛生;及時隔離和淘汰病豬;捕殺和控制老鼠、飛鳥、蚊蠅等;一方面防止外面的疫病傳入,另一方面將豬場內的病原微生物的污染程序降到最低,防止繼發感染。因為一般的消毒劑對圓環病毒無效,所以應選擇含戊二醛的消毒劑。帶豬消毒不要使用刺激性過強的消毒劑,可選用50%百毒殺1:1000倍帶豬消毒,每平方米50-80ml為宜。消毒劑要交替使用,并要注意配伍禁忌。
(四)加強飼養管理,加強營養,不忽視每一生產環節,減少應激,提高免疫力。提供各階段豬群的高品質的飼料,保證豬群的營養水平,保證充足飲水,以提高豬群對其它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從而降低繼發感染,盡量減少斷奶應激,可趕母留仔在原圈待一段時間再并圈;每欄仔豬最好不超過20頭,調整飼養密度,比只用藥物預防更有效;剛斷奶到第四天的仔豬每天要喂四次;仔豬要提早于4-7日齡去勢;不得將不同日齡的豬混養,盡量減少轉群次數,可建轉豬通道而不要用車推;盡量減少各種應激因素。要根據季節氣候變化,做好小氣候環境控制。分娩舍和保育舍要求豬舍內小環境保溫,大環境良好的通風;要防止霉菌毒素污染飼料;在小麥價格便宜時,可用小麥代替一部分玉米以稀釋毒素,效果很好;可在飼料中加0.2%的生物活性肽,以克服斷奶應激,提高免疫力。
(五)適當使用藥物控制豬群細菌性繼發感染,特別是首先要控制好支原體肺炎-喘氣病。因為繼發感染的細菌種類較多,復方聯合用藥效果明顯好于單一用藥。因此建議在母豬產前產后、保育階段及轉群時連續使用10—14天,或采用用藥7天,停藥5天,再用藥7天的“脈沖式”用藥方法,以預防繼發感染。現將最常用的比較有效的幾種藥物組合介紹如下,供參考使用,每噸飼料添加藥物如下:
1.80%泰妙菌素(支原凈)125g+15%金霉素2000g(或強力霉素150g)+70%阿莫西林350g。
2.5%愛樂新1000g+強力霉素150g(或15%金霉素2000g)+氟苯尼考60g。
3.替米考星200g或10%阿奇霉素500g或10%阿奇霉素500g+10%氟苯尼考800g。
4.林可霉素150g+15%金霉素2000g。
5.泰樂菌素300g+磺胺二甲嘧啶200g+磺胺增效劑40g。
6.泰樂菌素300g+15%金霉素2000g(或強力霉素150g)。
7.北里霉素150g+15%金霉素2000g(或強力霉素150g)。
(六)做好豬瘟、豬偽狂犬病和豬喘氣病的免疫注射。發病嚴重場,可試用自家組織滅活苗;也可采用血清療法,采用本場淘汰母豬或育肥豬血分離血清,于斷奶后腹腔注射5毫升。也可用血清對發病豬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