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飼喂方法
母豬配種后,72小時內實行較低水平飼喂有利于受精卵著床,從而提高產仔數。高水平飼喂會增加肝臟血液流動,加速孕酮的代謝過程,致使血漿中孕酮水平降低,造成胚胎著床不穩,胚胎成活率降低。所以,配種后28天內,特別是72小時內,飼喂量應控制在2千克以內,通常飼喂1.6~1.9千克就可以了。值得注意的是,對特別瘦弱的母豬,飼喂2.5~3千克配合飼料產仔數會更理想。
配種28~75天內,視母豬體況每天飼喂1.8~2.5千克配合料。我們總希望懷孕母豬獲得中等或略微偏上的體況,因為中等體況的母豬生產性能總是十分優秀。當環境溫度低于15℃時,母豬需要更多的能量用以防寒,這時,應增加至少0.3千克以上的飼料。研究發現,懷孕75~95天之間,乳腺組織增加約3倍,這是乳腺發育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高水平飼喂,會使過多的能量以脂肪形式沉積在乳腺周圍,導致乳房組織增多,乳腺實質減少,最終會使哺乳時產奶量相對減少。因此,在這段時間,推薦飼喂1.8~2.5千克飼料。
配種后95~114天,是整個妊娠胎兒發育最快的時期,幾乎胎兒1/3的增重發生在這段時間。因此,母豬在這段時期需要更多養分,給母豬提供更多的營養至少有兩個好處:一是提高出生仔豬體重;二是減少由于母豬營養不足而動用體組織來滿足胎兒需要,從而提高母豬體質。推薦飼喂2.5~3.5千克飼料。一般情況下,不主張飼喂量超過3.5千克,因為這段時期過度喂養會使母豬血液里脂肪酸濃度偏高,從而抑制采食中樞,最終很有可能造成產后厭食。這也是筆者不主張在這段時期使用哺乳料的原因之一,另外,妊娠母豬的同化作用能力非常強,可以很好地利用能量、粗蛋白偏低的飼料,這是不主張懷孕期使用哺乳料的原因之二。但是目前仍有一些生產者喜歡在懷孕后期應用哺乳母豬料。
對頭胎母豬,妊娠后期同樣每天投喂2.5~3千克飼料在理論上是必要的。但生產中我們經常見到頭胎母豬因難產而被迫淘汰或死亡。頭胎母豬骨盆相對較狹,胎兒太大(如超過2千克)會非常容易造成難產。頭胎母豬無論是難產死亡還是被迫淘汰,損失都很大。所以,對于頭胎母豬,不主張后期攻胎,而全期每天飼喂1.8~2.5千克料即可。
每天在固定時間投料,這點很重要。因為不定時的飼喂會打亂母豬采食反射,造成消化力下降,胃潰瘍機會增多。
2日糧配比
日糧中各種營養成分應充足,以滿足胎兒、子宮、乳腺發育以及母體增重和彌補經產母豬在上一個泌乳期的損耗。推薦日糧水平為:消化能3100千卡/千克,粗蛋白13.5%~14.5%,賴氨酸0.6%,鈣0.75%,有效磷0.35%。
因為懷孕母豬對粗纖維利用率較高,所以在妊娠期應用部分粗纖維往往可以降低飼料成本。麩皮由于兼有緩瀉作用可以改善懷孕母豬大便狀況,常被應用于懷孕母豬料中,通常用量為14%~22%。但應注意的是麩皮所含霉菌素也總是比較嚴重的。多項研究表明,對懷孕母豬全期添加0.2%亞油酸可明顯提高產仔數。這可能跟亞油酸能很好提高機體免疫力和促進蛋白質沉積密切相關。
在生產中,母豬背骨和臀部骨骼清晰可見,顯示母豬過瘦,這時在多給予飼料的同時,還應關注其健康狀態,比如寄生蟲、消化道疾病及其他。如果母豬臀部非常圓滑,沒有明顯的凹凸部位,顯示母豬過肥,這時應予以限料;臀部骨架隱約可見,手壓稍用力即可摸到背骨時,顯示母豬體況良好。生產中,提倡對母豬實行精細的單獨飼養,應每天更改母豬的飼喂量,使母豬處于適中或稍肥的體況,從而使母豬發揮最佳生產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