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流行特點
以30~60千克的仔豬和架子豬的感染較多,成年多呈隱性感染或僅見輕微的臨床癥狀。
傳播途徑:呼吸道和消化道,另外可通過創傷而侵害皮膚引起皮膚的炎癥和壞死。
發病規律:四季均可發生,但早春和深秋天氣變化較大時多發。
2 臨床癥狀
近幾年來,國內外豬場多發生一種以全身性反應為特征的疾病:病豬呈多發性漿膜炎,即以多發性關節炎、胸膜炎、心包炎、腹膜炎、腦膜炎和伴發肺炎為特征。
2.1母豬一般不表現臨床癥狀,感染發病可引起流產,后備母豬可表現跛行、僵直、關節和肌腱處輕微腫脹。
2.2哺乳仔豬的癥狀可分為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兩種,一般以慢性感染為主。急性感染表現為精神沉郁、體溫升高、食欲減退、呼吸困難、皮膚發紅或蒼白,耳梢發紫,眼瞼皮下水腫,行走緩慢或不愿站立。吃奶正常的仔豬可能突然死亡,也可引起個別仔豬發熱、食欲降低和關節炎以及跛行。慢性病例表現皮膚蒼白和生長不良,也可發生突然死亡。
2.3急性病豬體溫升高,可達41℃左右,精神沉郁,身體顫抖,呼吸困難,全身瘀血,皮膚發紺,常于發病后2~3天死亡,有的病豬出現嚴重跛行癥狀,耐過的可發生慢性關節炎,部分豬由于發生腦膜炎而表現肌肉震顫、麻痹和驚厥,有些因腹膜粘連而引起腸梗阻。
2.4 斷奶仔豬表現為迅速沉郁或突然死亡、體溫升高、食欲廢絕、發熱、不愿站立、痙攣、抽搐、伴發腦膜腦炎。特征性表現為生長不良、衰弱、被毛粗亂。
2.5 生長豬表現為發熱、輕微的腦膜腦炎、關節炎、跛行、肺炎、心包炎、腹膜炎、咳嗽。
3 病理變化
病死豬體表常伴有大面積瘀血和瘀斑,四肢末端、耳朵和胸背部的皮膚呈藍紫色,患豬的特征性病變為全身性漿膜炎,此外胸腔積液增多,心包液增多,關節液增多。剖檢可見漿液性或纖維素性胸膜炎、腹膜炎、心包炎、關節炎(尤其是跗關節和腕關節),有的還可見腦膜炎。在這些損傷部位可見數量不等的漿液性或纖維素性炎性滲出物,以致在胸腔、腹腔、關節腔等部位有不等量的黃色或淡紅色液體,有的呈膠胨狀。
4 診斷
疾病診斷通常建立在畜群病史調查、臨床癥狀和尸體剖檢的基礎上,細菌的分離培養對確診是必要的,但往往不能成功,這是因為副豬嗜血桿菌十分嬌嫩,相對于標本中同時可能出現的其他細菌,難以滿足其生長需要。
5 預防和免疫
疫苗的使用是預防副豬嗜血桿菌病造成損失的最為有效的方法之一,疫苗在國外應用極為廣泛。在我國,華中農業大學動物病毒室已成功研制出副豬嗜血桿菌油乳劑滅活苗。但資料表明,副豬嗜血桿菌具有明顯的地方性特征,疫苗免疫在不同的血清型之間所引起的交叉保護率很低。 因此,在一個給定的地區,清楚地知道最流行的血清型對于有效控制該病至關重要。 現已證明,有毒力的菌株可能不受相同血清型的無毒菌株激發保護而致病,甚至同源菌株的激發對其也無濟于事,這表明保護性抗原與毒性因子或特異性抗原并不一致。
雖然交叉保護是對商用滅活苗的基本要求,但是由于菌株致病力的差異以及當前對保護性抗原和毒性因子缺乏深刻的認識,還不可能有一種滅活苗同時對副豬嗜血桿菌的所有致病菌株產生交叉保護力。
6 治療
一旦臨床癥狀已經出現,應立即采用疫苗口服之外的方式,如應用大劑量的抗生素進行治療,并且應當對整個豬群進行藥物預防,而不僅僅只是對那些表現出癥狀的豬用藥。可以選用青霉素治療,大多數副豬嗜血桿菌對氟甲風霉素,氨芐西林、氟喹諾酮類、頭孢菌素、四環素、慶大霉素和增效磺胺類藥物敏感,但大多數菌株對紅霉素、氨基糖甙類、壯觀霉素和林可霉素有抵抗力。
6.1 敏感藥物
進口氟甲砜霉素(氟苯尼考):目前是控制本病的最有效藥物;
頭孢菌素類:如頭孢噻呋鈉,對副豬嗜血桿菌和胸膜肺炎病原效果良好;
酒石酸吉他霉素:喘舒康;
林可霉素+壯觀霉素的復方制劑:喘立安 、利高霉素;
氟喹諾酮類:新蒽諾沙星;
敏感藥物排序:進口氟甲砜霉素7.39,頭孢噻呋鈉4.29,國產氟甲砜霉素3.48,蒽諾沙星3.46,阿莫西林+β-內酰胺酶抑制劑3.21,頭孢唑林2.62,阿奇霉素2.42,阿莫西林1.93,即進口氟苯尼考>頭孢噻呋鈉>國產氟苯尼考>青霉素>蒽諾沙星。
通過藥敏實驗證明進口氟苯尼考的療效明顯優于國產氟苯尼考;進口氟苯尼考的價格是國產價格的3~4倍,但療效確實。
進口氟苯尼考(喘呼寧)成分:進口氟苯尼考+高效穿透劑+緩釋劑+促吸收劑+免疫因子。
6.2 具體防治方案
6.2.1 采集病豬的肺,淋巴結和脾臟自制疫苗。仔豬3日齡1毫升,35日齡2毫升;母豬配種前15天3毫升,均以深部肌肉注射。
6.2.2 嚴重患豬:注射喘呼寧針劑和頭孢噻呋鈉,交替深部肌肉注射,并配以維生素C和魚腥草及地塞米松分別肌注。具體方法是:
上午:左側:喘呼寧1毫升/10千克體重;右側:維生素C 10毫升/50千克、黃芪多糖10毫升/50千克、地塞米松5毫升/25千克體重。
下午:左側:頭孢噻呋鈉1克/100千克;右側:維生素C 10毫升/50千克、黃芪多糖 10毫升/50千克、地塞米松5毫升/25千克。每日肌注,連用3天。
6.2.3 群體藥物預防:全群預防為主,呼喘康或喘呼寧連續拌料7~15天即可,若發病則按沖擊量用藥。
6.2.4 在用藥物預防的同時,應對豬場內外進行消毒,發現可疑病豬應當進行隔離飼養,維持一個足夠的適應期,因為潛伏有HP.S的豬有可能引起全群發病,應及時給予治療,以減少對該病的傳播。
6.2.5 加強飼養管理,給予全價飼料保證營養,增加機體抗病能力。
以30~60千克的仔豬和架子豬的感染較多,成年多呈隱性感染或僅見輕微的臨床癥狀。
傳播途徑:呼吸道和消化道,另外可通過創傷而侵害皮膚引起皮膚的炎癥和壞死。
發病規律:四季均可發生,但早春和深秋天氣變化較大時多發。
2 臨床癥狀
近幾年來,國內外豬場多發生一種以全身性反應為特征的疾病:病豬呈多發性漿膜炎,即以多發性關節炎、胸膜炎、心包炎、腹膜炎、腦膜炎和伴發肺炎為特征。
2.1母豬一般不表現臨床癥狀,感染發病可引起流產,后備母豬可表現跛行、僵直、關節和肌腱處輕微腫脹。
2.2哺乳仔豬的癥狀可分為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兩種,一般以慢性感染為主。急性感染表現為精神沉郁、體溫升高、食欲減退、呼吸困難、皮膚發紅或蒼白,耳梢發紫,眼瞼皮下水腫,行走緩慢或不愿站立。吃奶正常的仔豬可能突然死亡,也可引起個別仔豬發熱、食欲降低和關節炎以及跛行。慢性病例表現皮膚蒼白和生長不良,也可發生突然死亡。
2.3急性病豬體溫升高,可達41℃左右,精神沉郁,身體顫抖,呼吸困難,全身瘀血,皮膚發紺,常于發病后2~3天死亡,有的病豬出現嚴重跛行癥狀,耐過的可發生慢性關節炎,部分豬由于發生腦膜炎而表現肌肉震顫、麻痹和驚厥,有些因腹膜粘連而引起腸梗阻。
2.4 斷奶仔豬表現為迅速沉郁或突然死亡、體溫升高、食欲廢絕、發熱、不愿站立、痙攣、抽搐、伴發腦膜腦炎。特征性表現為生長不良、衰弱、被毛粗亂。
2.5 生長豬表現為發熱、輕微的腦膜腦炎、關節炎、跛行、肺炎、心包炎、腹膜炎、咳嗽。
3 病理變化
病死豬體表常伴有大面積瘀血和瘀斑,四肢末端、耳朵和胸背部的皮膚呈藍紫色,患豬的特征性病變為全身性漿膜炎,此外胸腔積液增多,心包液增多,關節液增多。剖檢可見漿液性或纖維素性胸膜炎、腹膜炎、心包炎、關節炎(尤其是跗關節和腕關節),有的還可見腦膜炎。在這些損傷部位可見數量不等的漿液性或纖維素性炎性滲出物,以致在胸腔、腹腔、關節腔等部位有不等量的黃色或淡紅色液體,有的呈膠胨狀。
4 診斷
疾病診斷通常建立在畜群病史調查、臨床癥狀和尸體剖檢的基礎上,細菌的分離培養對確診是必要的,但往往不能成功,這是因為副豬嗜血桿菌十分嬌嫩,相對于標本中同時可能出現的其他細菌,難以滿足其生長需要。
5 預防和免疫
疫苗的使用是預防副豬嗜血桿菌病造成損失的最為有效的方法之一,疫苗在國外應用極為廣泛。在我國,華中農業大學動物病毒室已成功研制出副豬嗜血桿菌油乳劑滅活苗。但資料表明,副豬嗜血桿菌具有明顯的地方性特征,疫苗免疫在不同的血清型之間所引起的交叉保護率很低。 因此,在一個給定的地區,清楚地知道最流行的血清型對于有效控制該病至關重要。 現已證明,有毒力的菌株可能不受相同血清型的無毒菌株激發保護而致病,甚至同源菌株的激發對其也無濟于事,這表明保護性抗原與毒性因子或特異性抗原并不一致。
雖然交叉保護是對商用滅活苗的基本要求,但是由于菌株致病力的差異以及當前對保護性抗原和毒性因子缺乏深刻的認識,還不可能有一種滅活苗同時對副豬嗜血桿菌的所有致病菌株產生交叉保護力。
6 治療
一旦臨床癥狀已經出現,應立即采用疫苗口服之外的方式,如應用大劑量的抗生素進行治療,并且應當對整個豬群進行藥物預防,而不僅僅只是對那些表現出癥狀的豬用藥。可以選用青霉素治療,大多數副豬嗜血桿菌對氟甲風霉素,氨芐西林、氟喹諾酮類、頭孢菌素、四環素、慶大霉素和增效磺胺類藥物敏感,但大多數菌株對紅霉素、氨基糖甙類、壯觀霉素和林可霉素有抵抗力。
6.1 敏感藥物
進口氟甲砜霉素(氟苯尼考):目前是控制本病的最有效藥物;
頭孢菌素類:如頭孢噻呋鈉,對副豬嗜血桿菌和胸膜肺炎病原效果良好;
酒石酸吉他霉素:喘舒康;
林可霉素+壯觀霉素的復方制劑:喘立安 、利高霉素;
氟喹諾酮類:新蒽諾沙星;
敏感藥物排序:進口氟甲砜霉素7.39,頭孢噻呋鈉4.29,國產氟甲砜霉素3.48,蒽諾沙星3.46,阿莫西林+β-內酰胺酶抑制劑3.21,頭孢唑林2.62,阿奇霉素2.42,阿莫西林1.93,即進口氟苯尼考>頭孢噻呋鈉>國產氟苯尼考>青霉素>蒽諾沙星。
通過藥敏實驗證明進口氟苯尼考的療效明顯優于國產氟苯尼考;進口氟苯尼考的價格是國產價格的3~4倍,但療效確實。
進口氟苯尼考(喘呼寧)成分:進口氟苯尼考+高效穿透劑+緩釋劑+促吸收劑+免疫因子。
6.2 具體防治方案
6.2.1 采集病豬的肺,淋巴結和脾臟自制疫苗。仔豬3日齡1毫升,35日齡2毫升;母豬配種前15天3毫升,均以深部肌肉注射。
6.2.2 嚴重患豬:注射喘呼寧針劑和頭孢噻呋鈉,交替深部肌肉注射,并配以維生素C和魚腥草及地塞米松分別肌注。具體方法是:
上午:左側:喘呼寧1毫升/10千克體重;右側:維生素C 10毫升/50千克、黃芪多糖10毫升/50千克、地塞米松5毫升/25千克體重。
下午:左側:頭孢噻呋鈉1克/100千克;右側:維生素C 10毫升/50千克、黃芪多糖 10毫升/50千克、地塞米松5毫升/25千克。每日肌注,連用3天。
6.2.3 群體藥物預防:全群預防為主,呼喘康或喘呼寧連續拌料7~15天即可,若發病則按沖擊量用藥。
6.2.4 在用藥物預防的同時,應對豬場內外進行消毒,發現可疑病豬應當進行隔離飼養,維持一個足夠的適應期,因為潛伏有HP.S的豬有可能引起全群發病,應及時給予治療,以減少對該病的傳播。
6.2.5 加強飼養管理,給予全價飼料保證營養,增加機體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