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瘟是豬瘟濾過性病毒引起的豬的一種高度傳染性的疾病,臨床可分為急性型、亞急性型、慢性型、非典型性和不明顯型豬瘟。其特征為急性經過、高熱稽留,死亡率很高和小血管壁變引起出血、梗塞和壞死等變化,被國際獸醫局列為A類傳染病,對養豬業的危害極大,是影響養豬業的頭號傳染病。近年來,各地經常有豬瘟流行,尤其以非典型性豬瘟(又稱溫和性豬瘟)流行更為廣泛,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養豬者對豬瘟的認識及防治工作存在不少疏漏之處,下文就簡單介紹一下豬瘟的診斷及其防治措施。
1 豬瘟的診斷
1.1 豬瘟的流行特點
豬瘟不受豬的年齡、體重、性別、品種的限制,不受季節、溫度的影響,在一年中的任何季節都可以發病。
在工作中發現,最近兩年,我地區零星發現典型性豬瘟和溫和性豬瘟。
由于豬瘟經常和一些豬的細菌病、原蟲病一起并發,給診斷和治療帶來困難,使損失加大。
1.2 豬瘟的主要癥狀
豬瘟的癥狀已經由過去的典型的癥狀變為現在的非典型性癥狀,但是高溫稽留熱、內臟器官出血、壞死的現象依然存在。豬瘟的主要癥狀:潛伏期7~10天,短的2 天,長的達21天。
最急性:表現為突然發病,體溫升高至41~42℃皮膚和結膜發紺、出血,出現精神沉郁,厭食,經一至數天發生死亡。
急性型:①突然發生,食欲減少或絕食。不表現饑餓狀態,徐徐走近食槽。常擠臥一角或鉆入草堆。怕冷狀,表現敏感,發尖銳叫聲,發抖,行動緩慢,搖擺不穩。②體溫升高至41℃以上,稽留不退。③兩眼無神,開張不全,有多量粘液或膿性分泌物。④皮膚常有充血、針狀出血。⑤排便初期干結,呈小球狀,后期腹瀉。病程長的,便秘和腹瀉相互交替,糞便常帶有粘液和血液。
亞急性型:亞急性型病豬同樣可出現上述癥狀,不同之處是發病至死亡時間延長,其間可出現糞便干稀交替,眼睛周圍見粘性或膿性分泌物,皮膚和粘膜以出血為主,多于發病后14~20天后死亡。癥狀似急性型,但較和緩,有時會好轉。病程約三、四周。
慢性型:慢性型豬瘟主要表現為消瘦,貧血,全身衰弱,常伏臥,行走時緩慢無力,時有輕熱,食欲不振,便秘和腹瀉交替,有的皮膚可見紫斑和壞死痂,病程可達一個月以上,有的能夠自然康復。
溫和型:非典型和不明顯豬瘟可歸納至溫和型(又稱遲發型)豬瘟范圍內,這也是目前流行的主要豬瘟癥狀。可以是先天性感染豬瘟病毒,出生后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呈無病狀態,數月后患豬才表現出輕度的厭食,精神沉郁,結膜炎、皮炎,下痢和局部運動失調、后肢麻痹等。若出生后接種豬瘟病毒弱毒株,也可造成持續性的隱性感染。
病豬的病程超過一月或者更長,精神不振,厭食;體溫時高時低;皮膚的發紫、發紺現象加劇,尤其以耳部、腹股溝處最為嚴重。病豬會出現便秘與腹瀉交替的現象,四肢無力,后肢麻痹現象常見;一部分病豬耐過后,成為僵豬,長期帶毒排毒,成為豬場自家感染的主要傳染源。目前,我地區遲發性豬瘟的發生呈上升的趨勢,此類病豬以胚胎期的感染為多,病豬出生后在一段時間內不會表現出明顯的癥狀,只會有輕微的精神不振、厭食和反復的無名高熱,有的病豬會有跛行、先天性的皮炎、結膜炎以及傷口破潰不易愈合等現象。發病后,使用抗生素治療只能緩解癥狀,停藥后出現反彈。
母豬感染豬瘟病毒,在妊娠后期可出現流產、死胎、木乃伊胎和畸形胎。
1.3 豬瘟的病理變化
豬瘟剖檢的癥狀主要還是以器官的出血性梗死壞死為主,典型的回盲口扣狀潰瘍病變已不多見。
豬瘟的病理變化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認證:全身淋巴結腫脹、水腫和出血,呈現紅白或紅黑相間的大理石樣變化;腎組織被膜下(皮質表面)呈點狀出血;膀胱粘膜、喉、會厭軟骨、腸系膜、腸漿膜和皮膚呈點或斑狀出血;脾見出血性梗死;回盲瓣處淋巴組織扣狀腫,若有繼發感染,可見扣狀潰瘍;死胎仔豬出現明顯的皮下水腫、腹水和胸腔積液。
患豬瘟病豬死亡后剖檢的病理變化主要表現為急性敗血性病變,全身的淋巴結、腎臟、脾臟、膀胱、腸道粘膜以及會厭軟骨等器官出血。淋巴結可見腫大出血,呈暗紅色,中心呈灰白色,切面呈紅白相間的結構;腎腫大,呈土黃色,皮質部有針尖大小的紅色出血點(似麻雀蛋樣),密度大小不一,髓質少見出血。脾少見腫大,呈暗紅色,脾臟的邊緣有紫紅色、大小不一的結節狀病灶,病灶出現梗死、壞死現象。會厭軟骨、膀胱有針尖狀的、紫紅色的出血點。腸道出現點狀的出血,胃底出現出血性的潰瘍病變,極個別的病豬出現回盲口扣狀潰瘍病變。此病變和脾臟的梗死壞死是豬瘟最具診斷意義。病豬的剖檢還可見胸腔、肺臟的病變明顯。可見纖維素性肺炎或者壞死性化膿性肺炎,胸腔出現纖維素性積液以及大量胸腔積水。溫和性豬瘟僅見關節腫大,剖檢可見扁桃體腫大、充血、化膿而其它的病理變化不明顯。
1.4 豬瘟的診斷
根據此病的流行特點,臨床的癥狀,剖檢后的病理變化,做出初步的診斷,配合獸醫實驗室的檢驗,即可確診本病。
2 豬瘟的防治
豬瘟的防治:關鍵是通過疫苗預防接種豬瘟,免化弱毒苗。
2.1 豬瘟的免疫程序
仔豬出生后20日齡首免,60日齡后2免。
新生的仔豬出生后3小時內進行豬瘟疫苗的注射,劑量為1~1.5頭份,注疫苗后1小時再給仔豬喂奶。有注疫苗后過敏的仔豬,應用腎上腺素解敏。然后在45日齡進行一次5頭份/頭的豬瘟疫苗注射。
種用公母豬,每半年一次的豬瘟疫苗的注射,每次加倍量注射,多以斷奶時接種或春秋兩季接種。劑量為4~6頭份/頭。也可以在母豬配種前,注射豬瘟疫苗。
肉豬:出生后35天斷奶時為首次接種,待體重40kg左右轉欄時第二次接種。或一購買豬苗回來時立刻2倍量免疫接種。
2.2 豬瘟的治療
2.2.1 進行豬瘟疫苗的主動免疫
確診為豬瘟后,應該迅速的進行全群豬的緊急豬瘟疫苗免疫。免疫的劑量在每頭10頭份。在使用疫苗的同時,應該使用豬用的基因工程白細胞干擾素進行注射。實踐證明,豬用的基因工程干擾素與豬瘟疫苗同時使用,可以加快病豬豬瘟特異抗體的產生過程,并且可以非特異全面提高體液抗體的水平。
2.2.2 使用抗生素、退熱藥進行豬瘟并發和繼發疾病的對癥治療
因為在豬瘟發生后,往往并發其它的豬的細菌病、原蟲病,所以在緊急免疫的同時,應該同時使用抗生素進行豬瘟的并發癥的對癥治療。
2.2.3 使用豬用的免疫球蛋白進行治療
豬用的免疫球蛋白作為一種被動抗體的補充用于豬瘟病豬的治療,同時也以用來控制和治療其它的豬的病毒性傳染病。
2.2.4 使用中草藥制劑、維生素制劑進行輔助治療
在治療的過程中,正確使用增進免疫的中草藥制劑、維生素制劑進行治療,可以增強病豬的體質,促進病豬病情的康復。
綜上所述,豬瘟是一種嚴重影響養殖生產的豬病。目前本病還沒有十分有效的藥物來治療,應該以豬瘟疫苗的免疫接種為主,配合其它的一些綜合措施,如保證日糧營養,加強消毒等等,才能取得綜合防治的效果,把豬瘟病控制好。萬一發生疫情后要實行緊急措施,對可疑病豬要立即隔離或撲殺,其他有感染可能的豬只要就地隔離觀察,病豬接觸的所有物品要充分消毒,撲殺的豬只應焚燒深埋,疫區封鎖,受威脅區進行緊急預防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