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用“乳康2號”治療臨床型乳房炎奶牛37頭。結果表明,治愈28頭,有效6頭,無效3頭,總有效率為91.89%,平均治療時間4.7d。對采集的37頭奶牛治療前的42個乳區奶樣,進行細菌學檢查,有33個乳區檢出與乳房炎有關的病原菌,占78.57%。檢出病原菌5種,主要為無乳鏈球菌、停乳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乳房鏈球菌和大腸埃希菌。停藥后采集33個乳區奶樣,結果有14個乳區細菌轉陰,細菌轉陰率為42.42%。在轉陰的病原菌中,大腸埃希菌轉陰率最高(100%),其次是混合感染(60.00%)和乳房鏈球菌(50.00%)。
關鍵詞:乳康2號;乳房炎;病原菌;奶牛
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養殖業最主要的疾病之一,它不僅影響奶牛產奶量,而且影響乳的品質,給奶牛養殖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1-2]。大量研究結果表明,奶牛患隱性乳房炎后每天產奶量可減少10%~15%。多年來,抗生素在防治奶牛乳房炎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3-4],然而,由于大量反復使用抗生素,造成乳房炎病原菌耐藥性增加,抗生素大量殘留,威脅到人類的健康[5-9]。隨著人們對綠色無抗奶需求的增加及國家對乳制品質量更嚴格的要求,臨床治療乳房炎常用的抗生素由于存在藥物殘留將逐漸被限用或禁用。中藥是純天然物質,含有多種生物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消炎、不易產生細菌耐藥性、低毒、無殘留或低殘留等特點,因此,應用中藥治療奶牛乳房炎已日益成為國內外研究的焦點。十五期間我們承擔了國家奶業專項子課題,經過多年的研究,研制成功了具有良好的治療奶牛乳房炎的純中藥口服制劑——乳康2號。為了進一步探討其治療臨床型乳房炎前后對乳汁中細菌變化的影響,進行了試驗。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用藥物
乳康2號為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藥廠生產,批準文號甘獸藥字(2003)Z,批號20050401。本品主要由蒲公英、金銀花等中藥組成,具有抗菌,消炎,清熱解毒,活血化淤,消腫散結的作用。
1.2 培養基
70 mL/L羊血瓊脂平皿、普通牛肉湯由蘭州榮昌生化試劑廠購入;各種生化鑒定培養基,由課題組制作。
1.3 奶樣采集
1.3.1 奶樣來源 奶樣采自甘肅荷斯坦良種奶牛繁殖中心和蘭州市伏龍坪奶牛場患臨床型乳房炎的奶牛37頭,42個乳區治療前后的奶樣共計75份。
1.3.2 采樣方法 先用溫水清洗后用750 mL/L酒精棉球檫拭乳頭及術者手指,擠出前兩把奶廢棄,然后用滅菌試管接取奶樣5mL左右,用膠塞封口,注明牛號,采樣的乳室及日期,立即送檢。
1.4 細菌分離
奶樣搖勻后,挑取3~5鉑耳圈涂布于血瓊脂平皿,同時接種肉湯1管(用作增菌培養),均置37 ℃溫箱中培養20 h~24h后取出,挑選可疑菌落純化,移入肉湯管和血斜面上。在血平皿上未長菌的奶樣,用其增菌培養肉湯再接種一次,培養48h后,檢查菌落以免漏檢。培養48 h后仍不長菌,且乳汁外觀正常,即可認定無菌。
挑選純化的菌落在肉湯、斜面上生長后,取肉湯培養物涂片,革蘭氏染色,鏡檢,根據細菌形態、特征,初步確定細菌種類,然后進行生化鑒定,確定病原菌。
1.5 治療方法
乳康2號,口服煎劑,每天一次,每次1 000 mL,連用3 d為一療程,個別病例加灌1 d~2 d或一療程。
1.6 療效判定
1.6.1 痊愈 用藥1個~2個療程后,乳房紅、腫、熱和痛消失,乳汁外觀正常,產奶量、精神、食欲等恢復正常,病原菌轉陰或未轉陰。
1.6.2 有效 用藥1個~2個療程后,乳房紅、腫、熱和痛癥狀減輕,乳汁絮狀物基本消失或明顯減少,產奶量回升,病原菌全部轉陰或部分轉陰。
1.6.3 無效 用藥2個療程,臨床癥狀未減輕,或在治療過程中病情加重而改用其他治療方法者。
2 結果
2.1 治療效果
用乳康2號合劑口服治療37頭患臨床型乳房炎的奶牛,治愈28頭,占75.68%;有效6頭,占16.22%,無效3頭,占8.11%;總有效率為91.89%,平均治療時間4.7d(表1)。
表1 乳康2號治療臨床型乳房炎結果
Table 1 The efficacy of the“Rukang 2”in clinical mastitis
乳房炎類型 Types of mastitis | 病例數 Number of cases | 痊愈 Cure | 有效 Efficacy | 無效 Inefficacy | 總有效率/% Total effective rate |
急性 Acute | 33 | 27 | 4 | 2 | 93.94 |
慢性 Chronic | 4 | 1 | 2 | 1 | 75.00 |
合計 Total | 372 | 8 | 7 | 2 | 91.89 |
2.2 乳康2號合劑治療前后乳汁中病原菌檢出情況
治療前采集42個乳區的臨床型乳房炎奶樣,進行細菌學檢測,結果有33個乳區檢出與乳房炎有關的病原菌,占78.57%。檢出病原菌5種,主要為無乳鏈球菌39.39%,停乳鏈球菌21.21%,金黃色葡萄球菌16.13%,乳房鏈球菌6.06%、大腸埃希菌3.03%,混合感染15.15%。停藥后采集33個乳區奶樣,進行細菌學檢測,結果有14個乳區細菌轉陰,轉陰率為42.42%。在轉陰的病原菌中,大腸埃希菌轉陰率最高(100%),其次是混合感染(60.00%)和乳房鏈球菌(50.00%)(表2)。
表2 乳康2號治療臨床型乳房炎前后乳汁中細菌變化情況
Table 2 The changes of bacterial quantities in clinical mastitismilk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y“Rukang 2”
分組 Groups | 病原菌種類/株 Varietas of pathogenic strain | ||||||
無乳鏈球菌 S.agalactiae | 停乳鏈球菌 S.dysgalactiae | 金黃色葡萄球菌 Staph.aureus | 乳房鏈球菌 S.uberis | 大腸埃希菌 E.coli | 混合感染 Combined infection | 乳區合計 Total of quarters | |
治療前 Before treatmen | 13 | 7 | 5 | 2 | 1 | 5 | 33 |
停藥后 After drug withdraw | 9 | 4 | 3 | 1 | 0 | 2 | 19 |
病原菌轉陰率/% Percentage of negative | 30.77 | 42.85 | 40.00 | 50.00 | 100 | 60.00 | 42.42 |
3 討論
隨著人們對綠色無抗奶需求的增加,中藥制劑治療乳房炎越來越受到養殖戶的歡迎[10-11]。中國中獸醫學稱臨床乳房炎為“乳癰”,是因痰、濕、氣、血郁結不散而起。主要征候為乳房出現紅腫熱痛,乳汁稀薄,發黃有絮塊,甚至出現泌乳停止及精神沉郁、食欲減少或廢絕、體溫升高等全身癥狀。治療主要以清熱解毒、抗菌消炎、通經活血、消腫止痛、活絡通乳為原則。在這一理論指導下,我們從中草藥中篩選了蒲公英、金銀花等中藥,根據不同的組方原則及體外抑菌試驗,研制出了治療奶牛乳房炎的純中藥制劑“乳康2號”。臨床治療試驗結果表明,乳康2號合劑對奶牛臨床型乳房炎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尤其是對慢性乳房炎及乳房出現腫脹的病例有非常好的清熱消腫和活血化淤功效。本次試驗治療37頭患臨床型乳房炎的奶牛,治愈28頭,占81.82%;有效6頭,占16.22%,無效2頭,占5.41%;總有效率為94.59%,平均治療時間4.7d。對治療前后乳汁中細菌進行分離鑒定,結果表明,乳康2號合劑對病原菌總的轉陰率為42.42%,這一結果與劉純傳等[12]報道的用復方蒲公英煎劑治療臨床型乳房炎,其病原菌轉陰率為40%的結果相一致。此外,試驗中還發現,雖然有部分病牛治療后細菌未轉陰,但細菌數量明顯比治療前減少。本次試驗表明,乳康2號合劑對大腸埃希菌感染病例的轉陰率最好(100%),其次是混合感染(60.00%)和乳房鏈球菌感染(50.00%)。乳康2號合劑的研制成功,對于更好的治療乳房炎,尤其是慢性難治性乳房炎,減少藥物殘留和抗藥性,為人們提供更多的綠色牛奶具有重要的意義。
有關藥物治療乳房炎前后細菌變化情況的研究,國內外少有報道。對于臨床型乳房炎的療效判定,一般多以臨床癥狀的有無為判定依據,認為乳房紅腫熱痛消失,乳汁肉眼觀察正常,乳汁細胞數正常,奶產量恢復或基本恢復,即為痊愈。然而,我們根據臨床乳房炎發病的特點,發現許多臨床型乳房炎治愈后復發的原因主要與乳汁中細菌未完全轉陰有關,因此,對臨床型乳房炎判定療效時,除觀察臨床癥狀外,還應結合細菌學檢驗可能更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