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豬場豬瘟發病現狀 豬場豬瘟病毒感染普遍存在,溫和型或慢性豬瘟在很多豬場持續存在;在一些豬場,豬瘟呈周期性發生;在豬場內,其已經成為很多疫病發生的誘因,如附紅細胞體病、副豬嗜血桿菌病、乳豬黃白痢等,在很多疫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常有豬瘟參與。
2豬場發生豬瘟的病因盤點
2.1現行多種免疫程序均有漏洞,不論是一刀切的普防還是隨胎次的程序式免疫,在實際操作中,多不提前做免疫抗體檢測,屬盲目性免疫,給豬群帶來危險實難避免。
2.2衛生、消毒與隔離措施在絕大多數豬場流于形式,缺乏實質性效果,這與管理人員及一把手對此認識不足直接相關。
2.3牛病毒性腹瀉病毒在豬場的客觀存在,來源何方?無據可查,大多數從業者認為來源于豬瘟疫苗。
2.4市場上疫苗質量、效果參差不齊,一些疫苗按說明使用后竟然不能使豬群豬瘟抗體水平有絲毫的上升。而這樣的疫苗竟然就出現在國家重點生產廠家所出的免費供應疫苗中,同時,市場上所見的很多組織苗、脾淋苗也有相同事件發生,且目前市場上常見的幾種組織苗、脾淋苗免疫反應嚴重。
3診斷要點
3.1流行病學調查。這一點常被忽視,通過掌握豬場所在地區周邊疫情,向場長及一線生產人員詢問發病史、傳播情況而得到重要信息。豬瘟的傳播速度較慢,一年四季可見,應激過后多發,仔豬斷乳1周后多發。
3.2臨床癥狀調查,不能僅根據當時豬群情況而定,要根據發病史、發病過程中癥狀變化規律綜合判斷。大多數情況下,剛發病時多表現厭食(漸進性),有的豬可能有腹瀉,繼而表現懶散、喜臥不愛動、很少采食,但可見到偶爾飲水,接下來可見有便秘現象,此時多可見體表某些部位有紫斑或出血點,有的豬走路搖擺,后軀不穩。在整個病程中均可見到眼屎增多、眼下淚斑濃,測量體溫則多數為40.5℃~41℃之間,有其他繼發感染時體溫有變化。
3.3尸檢不可缺少,還有很多病臨床癥狀與豬瘟極其相似,難以區分,尸檢則有區別,溫和型的豬瘟尸檢變化沒什么診斷價值。慢性以上程度的豬瘟,皮下出血經常可見。
3.3.1腎被膜下的出血點表現為有層次感、新舊程度不一、大小不等的小出血點,切面皮質部、髓質部均可見到有出血點,這與偽狂犬病引起的腎的出血性變化明顯有別。
3.3.2淋巴結的出血變化是典型的周邊出血,腫大不明顯,周邊出血帶是暗紅色,這與高致病性藍耳病引起的淋巴結周邊呈醬油色出血帶多少有點區別。鏈球菌與弓形體病引起的淋巴結變化則是明顯的腫脹,切面彌漫性出血,外觀呈紫葡萄狀。附紅體引起的淋巴結變化則為“黃染”,偽狂犬病引起的淋巴結病變最有價值的是有黃白色“壞死灶”,這兩種病常與豬瘟并發。
3.3.3脾臟邊緣的倒三角形梗死灶診斷意義更大,但并不是總能見到,單獨發生豬瘟時脾不腫。鏈球菌病有脾臟出血性壞死變化,同時也有明顯脾腫大變化,而弓形體病則是引起脾的異常腫大,且有“鐮刀形”變化,這兩種病也經常與豬瘟混合發生。
3.3.4慢性型豬瘟或由慢性轉為急性的豬瘟,在回盲交界附近及結腸黏膜上總能見到“島嶼狀潰瘍灶”,呈輪層狀,上面覆蓋有不易刮下的附著物。而副傷寒也有類似變化,但其上面的附著物易于刮下,一些腸道寄生蟲結節外觀也很相似,但這種結節看不到輪層,從漿膜面觀察呈小白點狀。
3.3.5在膀胱黏膜與喉頭黏膜的出血變化,豬瘟與高致病性藍耳病難以區分。
3.3.6心內膜、心外膜、心肌切面的出血變化豬瘟、鏈球菌難以鑒別,但鏈球菌病、豬丹毒、副豬嗜血桿菌病在心腔內常形成血栓,鏈球菌病與豬丹毒還有很大機率可在心內膜尤其是瓣膜附近形成贅生物,可與豬瘟區別。
4防控
4.1防。對豬瘟的預防是一項系統工程,絕不是做好了某一項或某幾項工作就可以辦到的,這里想強調的是:注射了豬瘟苗也不一定100%就能預防豬瘟的發生,很多養豬場對此不解,總是說:“這群豬我打豬瘟苗了,怎么還會得豬瘟呢?”
4.1.1從消毒劑的選擇上說,如果不考慮對環境的污染破壞,那么火堿是最佳選擇,5%的火堿水環境消毒,0.2%火堿水可帶豬消毒,但要注意防護豬的眼睛。缺點是污染嚴重,對金屬設備腐蝕嚴重,養殖場選用時要慎重。另一個選擇是先靈葆雅公司生產的“安滅殺”,戊二醛與委胺鹽類復方制劑,1︰300倍稀釋使用時對豬瘟的控制效果不比火堿差,無污染。
4.1.2不要把紫外線燈的殺菌作用夸張化,對養殖場而言,它的作用很有限,但就是有很多豬場,以為這些紫外線燈照上30分鐘就什么都解決了,那會誤大事的。
4.1.3完善豬場的衛生消毒與隔離制度,不折不扣地執行,同時強化豬場的管理工作,不單是對豬瘟,這對很多疫病的預防都是有很大現實意義的。
4.1.4免疫前一定要做抗體監測,根據抗體水平,掌握免疫時機,做到有的放失,不要認為抗體檢測很神秘、有多麻煩,大規模豬場自己可以建個血清學監測室,做抗體檢測很簡單,但意義重大,這樣可避免免疫的盲目性。
4.1.5除了抗體檢測外,每年至少一次的野毒檢測也不容忽視,盡早淘汰野毒攜帶豬是確保豬群穩定的必要條件之一。
4.1.6關于免疫程序,不要相信某一免疫程序可以解決你豬場問題,不做抗體監測的任何免疫程序都是不保險的。
4.1.7做免疫后7天左右再次檢測抗體,以確認免疫是否成功。
4.1.8免疫前后請不要使用消毒劑,免疫時注射部位的消毒及針頭的消毒不要使用碘酊或其他碘劑。注射部位臟污時可水洗,免疫注射時最好是每頭豬更換一個針頭,別怕麻煩。至少在目前免疫時推薦使用細胞苗,盡可能不用國家免費供應的那種。
4.1.9控制免疫抑制。充分認識脫霉劑使用意義,從現階段看,把脫霉劑做入飼料配方中去更好些。
4.2控。對大多數豬場而言,發病后的控制更有現實意義。原則上講,發生豬瘟后,豬的最終結局是死亡,只是時間問題,但是,如果仔豬群或育肥豬群發病,只是想讓其能夠生長到肥育體重出欄,那么就有辦法了,但種豬場或種豬群發生豬瘟時,應以淘汰為原則,下述這些辦法或許并不適合,選用時要多考慮。
4.2.1豬瘟細胞苗的使用。有兩個方向,一是“緊急免疫的概念”,它是對無癥狀群采取的緊急措施,是“免疫”的概念,但無癥狀不等于未感染,而且更可能是處于潛伏期,這時的免疫要承擔很大的風險。緊急免疫時每50千克體重的豬注射劑量為細胞苗5~10頭份。另一個方向是“治療”,對所有豬采取緊急治療措施,是“治療”的概念,不管豬群有無癥狀,一視同仁,疫苗劑量為常規細胞苗2頭份/千克體重。這里所謂的“疫苗”不是疫苗的概念,是治療豬瘟的一種“藥劑”,多數從業者認為類似“干擾素”的概念,但是使用干擾素時達不到效果,采取這種措施時要承擔另一種風險:當豬群藍耳病嚴重時,會有較高致死率,如果能夠排除藍耳病,則保護率極高,當然,使用“免疫”概念劑量時有同樣風險,也就是說,如果豬群藍耳病嚴重,那么不論注射免疫劑量還是治療劑量的豬瘟苗,都要承擔相同機率的風險。從臨床操作上看,采用不注射疫苗的保守療法對豬瘟這個特定的疫病保護率很低,幾乎沒有多大實質意義。
4.2.2發病時場區要每天清理一次,病死豬尸體、污雜物盡可能焚燒處理,不能焚燒的,配用生石灰或10%火堿水深理處理。
4.2.3很少有單純的豬瘟發生,繼發病或并發病有很多,常見的有附紅細胞體病、沙門氏菌病、副豬嗜血桿菌病、大腸桿菌病等,針對不同情況同時另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