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激反應引起胃腸潰瘍在獸醫臨床上近幾年來呈高發勢態,豬牛發病較常見,但是貉發病報道較少,現將一起貉發病情況及診治過程報告如下:
1發病情況
遵化市湯泉鄉元果莊村耿某飼養烏蘇里種貉34只,曾對全群種貉進行附紅細胞體病預防注射,每只種貉肌肉注射2毫升血蟲滅(主要成分:磺胺間甲氧嘧啶鈉),同時由飼喂冬毛生長期料改喂準備配種期料。當晚即發現剩食,次日14只種貉先后發病,病貉嘔吐鮮血或咖啡色血液,排干硬黑色糞便。病死4只。新選留種貉發病9只,死亡3只,從發病及死亡情況分析來看,新選留種貉的發病率及死亡率明顯高于兩年以上種貉。
2臨床癥狀
全群種貉突然厭食,病貉表現腹痛、磨牙、不安。病貉嘔吐鮮血或咖啡色血液,體表皮膚及可視黏膜蒼白,排黑色干燥或彈丸狀糞便,體溫正常或稍低。隨著病程的發展,病貉精神沉郁,喜臥,不轉籠。其中4只病貉食欲廢絕,體溫升高,呼吸加快,腹痛劇烈,腹部觸診板硬,腹腔穿刺流出黃褐色或米黃色酸臭分泌物。
3病理變化
先后剖檢4只病貉,尸僵明顯,皮膚呈蒼白色,血液稀薄。4只病貉均在胃幽門與十二指腸連結處的前壁發現穿孔,其中1例穿孔呈圓形如豌豆大小,界限明顯,邊緣整齊,穿孔處與周圍器官或組織無黏連,只見小網膜有少量黃色污染,腹腔內無胃腸內容物。與肝臟、網膜、胰臟等發生嚴重貫穿性黏連的有3只,從穿孔處沿胃大彎剪至賁門,胃內容物呈咖啡色或煤焦油狀的有3只;胃內容物呈黃褐色黏稠狀的有1只。用清水沖凈胃內容物,有3只病貉在胃幽門處黏膜發現一至三個大小不等、散在、深淺不一的糜爛斑點,另外1只病貉在十二指腸有直徑0.5~1厘米的三個淺在潰瘍。大腸內有黑色干燥糞球。肝臟腫大變性,具有彌漫性腹膜炎及敗血癥等病理變化的病貉有3只。
4治療
4.1鎮靜止痛抗應激反應
減少對病貉的刺激,避免各種應激反應的發生。為減輕疼痛、防止潰瘍繼續發展造成穿孔,使用2.5%鹽酸氯丙嗪溶液按1~2毫克/千克體重肌注,或喂服苯海拉明或撲爾敏等抗組織胺類藥物。
4.2中和胃酸、消炎止血,防止并發癥的發生
4.2.1應用抗酸劑 喂服氧化鎂可釋放出Mg2+,刺激胃腸蠕動,對伴發便秘的病貉具有輕瀉作用。每只病貉按1~2克/次,3次/天喂食。
4.2.2應用H2受體阻滯劑 西咪替丁和法莫替丁對應激反應引起的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增加都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并有良好的止血作用,可作為治療本病的首選藥物。西咪替丁每只病貉喂食0.4克/次、2次/天或法莫替丁喂食150毫克/次,2次/天。
4.2.3質子泵抑制劑 奧美拉唑對應激反應引起的胃酸分泌有明顯抑制作用,對H2受體阻滯劑不能抑制的胃酸分泌也有強而持久的抑制作用,對H2受體阻滯劑治療無效的病貉效果較好,每只病貉喂食20毫克/次,1次/天。
4.2.4中藥治療 胃康靈膠囊(哈爾濱華麗制藥生產),屬純中藥制劑,具有柔肝和胃、散瘀止血、緩急止痛、去腐生新的功效,喂服2粒/次,3次/天。
4.3對癥治療
對出血嚴重的病貉,首先采取止血措施,病貉肌注VK110~20毫克/次,1~2次/天;為防止繼發感染,抑制幽門螺桿菌的繁殖,再口服慶大霉素、氨芐青霉素、甲硝唑等抗幽門螺桿菌類藥物;食欲廢絕的病貉進行輸液療法,對穿孔并發彌漫性腹膜炎癥狀的病貉手術治療意義不大,應及時淘汰。
綜合治療后,僅表現厭食癥狀的病貉用藥后3~5天恢復正常食欲;嘔血、拉黑便的病貉用藥后5~7天停止嘔血,食欲恢復正常,用藥14天左右病貉食欲及糞便恢復正常,為防止復發繼續投藥2~4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