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紅細胞體的生活史至今尚不十分清楚,其自然傳播途徑也不十分明確。但大家承認吸血昆蟲 ( 如刺蠅、蚊子、蜱等) 、螨蟲、虱子等是該病的主要傳播媒介,污染的針頭和器械 ( 如打耳號和去勢的工具等) 也可傳播本病, 仔豬可通過患病母豬的子宮感染。因此在防治豬附紅細胞體病時,注意控制自然傳播途徑。首先注意環境衛生,采用定期誘殺昆蟲和驅蟲,控制生物傳播媒介;注射器針頭、打耳器等常用工具在應用前,要采用適當方法進行消毒;此外注意監測母豬是否感染附紅細胞體病原,及時控制和消滅附紅細胞體病原,避免處于隱性感染的母豬將此病原傳給仔豬。
2豬附紅細胞體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其中夏季發病率最高,而7、8月份呈現發病高峰期,呈散發或地方流行。故應根據當地本病的流行特點,制定本場的本病藥物預防計劃,特別是在本病的高發季節。
3豬附紅細胞體病是一種條件性病原微生物,多數學者認為其毒性較低,只有機體抗病力下降時,才可致病。如在長途運輸、飼養管理不良、氣候惡劣、寒冷或其他疾病感染等應激刺激情況下, 可使隱性感染豬發病,甚至大批發生、呈地方流行性。故在天氣變化或仔豬長途運輸等應激刺激時,加強飼養管理,在飲水或飼料中添加抗應激藥物如復方中藥制劑,以增加豬機體抵抗力,減輕環境抵抗力。
4豬附紅細胞體可導致不同日齡的豬發病,但發病率和死亡率有明顯的差別,哺乳仔豬和育肥豬的發病率高于成年種豬,哺乳仔豬的死亡率最高,這是由于處于隱性感染的種豬將豬附紅細胞體病原直接傳給仔豬,因仔豬抗病能力弱,導致仔豬發病和死亡。故一方面加強對處于隱性感染種豬的控制,另一方面在仔豬飲水或飼料中添加具有增強免疫力的復方中藥制劑,以增加豬機體抗病力。
5我國已有26個省市、自治區發生附紅細胞體病,豬附紅細胞體感染率均在90.0%以上。故應定期抽血對附紅細胞體病原進行監測,以對本豬場的豬附紅細胞體感染情況做出準確判定。在選擇豬附紅細胞體病原監測方法時,因好多因素影響細胞形態變化,血液涂片檢查法只能作為初步判斷的方法,確診需要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等先進方法。
6調查表明,盡管豬附紅細胞體對成年豬致病率不高,但往往繼發豬瘟、弓形體病、豬繁殖與呼吸道綜合征等疾病,而形成嚴重的危害。這可能是與Zachary報道附紅細胞體侵入機體引發免疫應答的同時,對機體的免疫功能又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關。故在防治豬附紅細胞體病時,選用的藥物最好具有輔助增強機體免疫力的作用。
7目前,較多藥物被應用于豬附紅細胞體病的治療,但尚未見到有關比較理想的防治藥物。絕大多數抗生素和抗寄生蟲原蟲藥物均無效。有些藥物盡管治療效果較好,但往往具有較高的毒性或影響豬肉的質量及不能徹底消除豬附紅細胞體而出現短時的臨床癥狀好轉后,又重新發病;用于預防長途運輸、飼養管理不良、氣候惡劣、寒冷或其他疾病感染等應激因素繼發附紅細胞體病時,效果不好。
8目前豬只發病大多采用貝尼爾(血蟲凈)治療,按5毫克/千克體重深部肌肉注射,每日1次,連用3天;同時配合退燒藥安乃近,按0.2毫升/千克體重,連用2天。
出現咳嗽的癥狀的豬同時用硫酸卡那霉素飲水,每千克體重10毫克。
同時飼料中適當添加強力霉素、支原凈,拌料混勻,連續飼喂10天,同時在飼料中添加電解質、葡萄糖、維生素B12和維生素C,以控制繼發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