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發病原因
1.1.品種因素。國內外研究表明,此病主要發生在高度選育的瘦肉型品種和品系中,如大約克夏、長白、杜洛克和漢普夏等品種。肢蹄纖細的豬最易患此病;生長速度快,瘦肉率高,背膘薄的品種更易得。我國的地方品種及其與外來品種的雜交后代豬則極少發病;國外發現生長緩慢、背膘較厚的品種發病率很低。
1.2.營養因素。飼料中鈣、磷不足或比例不當,易造成蹄底裂;缺硒時可引起足變形,脫毛,關節炎等;慢性氟中毒和缺錳時,能導致肢蹄異常變形,而且缺錳時多呈橫裂;缺鋅則呈蹄底裂或側裂;缺維生素D,影響骨骼的生長發育發生軟骨病,肢蹄不正和關節炎腫脹等,使種豬的肢蹄受力不均,導致裂蹄,特別是集約化密閉飼養,缺乏運動和陽光照射更易發生此病。
1.3.氣候因素。據調查,此病每年秋冬季節氣候寒冷干燥時發病率最高,春夏季節發病率相對較低。
1.4.圈面因素。在裂蹄豬群中,后肢蹄比前肢蹄發生多。這與圈面的光滑度有關。圈面光滑度適中,可見有密密麻麻的小點砂粒;圈面過于光滑,看不見砂粒;圈面過于粗糙,易見較大砂粒。這三種類型欄舍所飼養的母豬,其肢蹄軟弱綜合癥的發生率有顯著差異,前者的發病率較低,后兩種類型的發病率較高。
在圈面結構方面,集約化限位欄飼養的豬肢蹄外傷(38%以上)顯著多于水泥地面散養的豬(7.14%);水泥地面飼養的豬蹄底增生(35.75%)顯著高于漏縫地板飼養的豬(27.91%)。新建水泥圈面,由于未經清洗消毒,而顯堿性或腐蝕性,導致豬的肢蹄受損而裂蹄。
2.1.防治措施
2.1.選育抗肢蹄病的品種。通過肢蹄結實度的選擇,改良肢蹄體結構,并使整個體型發生變化,從而增強抗此病發生的可能。對體型過大.肢蹄過于纖細、單位面積支撐骨負重過大、易引起肢蹄損傷的個體,應堅決淘汰,不留種用。
2.2.改善飼料營養。喂給全價平衡的飼料,確保礦物質、維生素尤其是生物素、亞油酸的供給量。要保證鈣、磷足夠的供給量和恰當的比例,并保證鋅、銅、硒、錳等微量元素的供給量。
添加生物素可提高蹄殼硬度、壓縮性和抗壓強度,改善皮和被毛狀況,并減少蹄殼碎裂和蹄墊損害癥狀。建議在種豬日糧中添加生物素至0.25-0.3ppm。
自然干玉米中亞油酸含量豐富,且未受到破壞。膨化大豆和豆油中均含有大量的亞油酸,對生物素的吸收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在配制易發生裂蹄的種豬飼料時,建議采用自然干玉米(而不選用烘干或儲備糧玉米),添加豆油或一定比例的膨化大豆,以提高種豬對生物素的利用率。
3.3.改善圈面結構質地和管理。水泥地面要保持適宜的光滑度和傾斜度(但必須小于3°),地面無尖銳物、無積水。集約化養豬場地面最好采用環氧樹脂漏縫地板;新建水泥地面的豬欄必須用醋酸溶液多次沖洗,晾干后再進種豬,以免由于堿性腐蝕豬蹄而造成裂蹄。有條件的豬場應保證種豬有一定時間的戶外運動,接受陽光,有利于維生素D的合成。
3.4.防止繼發感染。在運動場進出口處設置腳浴池,池內放入0.1%-0.2%福爾馬林溶液,對發病豬進行預防和治療;已發生或剛發生裂蹄的豬經消毒后,用氧化鋅軟膏對癥治療;因蹄裂、蹄底磨損等繼發感染,肢蹄發生腫脹,可用安迪欣、寧靜、泰諾康或青霉素、魚石脂等藥物進行對癥治療。
3.幾種治療方案
3.1.飼料中添加藥物:2%生物素100-200克/噸,速補康1000克/噸。有條件的豬場可再添加3%的脂肪粉或豆油。
3.2.有繼發感染時:
(1)清洗患部,涂擦碘酒,然后撒布血竭粉,再用烙鐵(燒紅)在藥粉表面輕輕烙之,使之熔化成為一層保護膜,最后包扎。
(2)用10%甲醛溶液多次涂擦患部。
(3)用桐油50克和青霉素80萬單位,混合調敷患部。
(4)用桐油250克、硫磺100克,混合燒開,趁熱擦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