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酵床養豬技術”是近幾年從日本、韓國引入的一種新型養豬技術,由于其在環保零排放、提高生豬機體免疫力、減少生豬疾病發生等方面優勢明顯,被稱為一種環保、安全、有效的生態養豬法。但作為一項新技術,其在實際應用上也遇到一些問題,并非所有用戶都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對發酵床養豬的利與弊存在著一些爭議。
發酵床養豬技術推廣情況
農業部畜牧司副司長程金根認為,我國養豬行業正從過去的散養階段向規模化養殖階段過渡,大規模養殖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十分嚴重。而具有“無臭味、無環境污染”優點的發酵床養豬法正好解決了這一問題。農業部也正在抓緊編寫包括豬舍設計、墊料配制、飼養規程在內的操作規程,在部分省份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向全國推廣此項技術。我省目前有數百家養殖場采用了此項技術,各個城市都有分布,唐山、邢臺科技局更是將該技術列為2009年重點示范、推廣科技項目。
發酵床養豬技術的優點
1.降低養殖成本,提高養豬效益。應用發酵床養豬不需要用水沖洗圈舍,僅需要滿足豬只飲水即可,所以較傳統集約化養豬可節水85%-90%;墊料中的有益微生物可改善豬腸道環境,提高飼料轉化率,節省部分飼料;豬場不需要清糞,飼養人員僅保證及時喂料、翻扒調勻過于集中的糞便、根據墊床干燥程度及時調整濕度即可,所以1個正常勞力批次飼養可達到800頭育肥豬,較集約化豬場節約50%的勞力。
2.減少疫病發生,改善飼養環境。發酵床中的有益菌可快速繁殖建立優勢菌群,能抑制和消滅多種蟲卵與病原菌。同時豬恢復了拱食和沙浴的生物習性,適量的運動使應激減少,采食墊料中發酵出的菌體蛋白,又使抗病能力增強,減少僵豬、賴豬的產生,豬不易或很少生病,特別是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疾病較傳統養殖模式有大幅下降。通過生豬、墊料、微生物所構成的三維系統,消解生豬糞尿、抑制病原菌的繁殖,實現豬舍小環境的生態循環,達到污染零排放和控制疫病的發生和傳播,大大減少抗生素、抗菌性藥物的使用,對目前我國復雜的豬病環境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3.提高豬肉品質。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所食用豬肉的品質要求也越來越高。經北京普尼檢測中心檢驗結果表明,應用發酵床的豬肉肉色紅潤,紋理清晰,屠宰率、瘦肉率均提高2%-5%,提取里脊肉、后腿肉檢驗,氨基酸及其它營養含量分別提高了10%-15%,豬肉品質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現在有些地區發酵床豬肉的收購價格比普通豬肉每斤要高上幾毛錢。
4.環保零排放。發酵床中的糞尿直接被墊料中的有益微生物分解掉,沒有臭味,氨氣含量顯著降低,圈舍不用沖洗,沒有任何污染物排出,墊料使用三年后清出就是很好的有機肥。在養殖環節提前消納了污染物,實現了糞污的零排放,豬圈變得衛生干凈,人、豬工作生活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發酵床存在問題分析
1.夏、冬季節性問題。
問題:夏季發酵床豬舍溫度過高,不利于豬的生長發育。
原因分析及建議:這類問題主要發生在舊豬舍改造的發酵床豬舍中,受到改造的限制,一般窗戶無法加大,良好通風是發酵床養豬技術成功應用的關鍵因素之一,應增加地窗或機械強制通風降溫。
問題:冬季發酵床床體濕度過大。
原因分析及建議:冬季由于通風受限,發酵床蒸發出的水汽無法及時排出室外,長時間累積造成。事實證明,在頂部安裝無動力的用戶,冬季使用效果良好。另外從建筑、管理方面,窗戶可開設成中懸內翻窗,定時換氣的同時也防止了冷風直吹豬只引起應激。
2.消毒、防疫問題。
問題:發酵床豬舍內不敢消毒。
原因分析及建議:許多養豬戶一直不敢使用常規消毒藥對發酵床進行消毒,生怕影響微生物降解能力而造成死床,就此問題大興區動物衛生監督管理局、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專門進行了相關實驗:分別采用二氧化氯、威特消毒王兩種消毒藥對其消毒后,發酵床0厘米,-5厘米,-15厘米上的細菌數量隨著消毒后時間的增加,細菌數量呈現一個先下降后上升過程。下降的過程說明是消毒劑起作用殺滅細菌的過程,上升過程說明,隨著消毒后時間的延長,消毒劑的作用降低,細菌開始復蘇。不同取樣層細菌數量在消毒后48小時分別恢復到了70%以上,普通的消毒對30厘米以下的墊料的細菌數量幾乎沒有影響。從理論上來講,發酵床本身就有生物熱消毒功能(故有“消毒床”一名),中間層50℃左右的溫度可殺滅絕大多數病原菌和蟲卵,通過翻撬定期將表層墊料翻入中間層進行高溫消毒,所以床體表面一般無需再用化學制劑消毒。
問題:發酵床養豬不能正常防疫和使用抗生素藥品。
原因分析及建議:這是一個認識誤區,發酵床只是一種給豬換了一種福利化的生活環境,對養殖方法并沒有做過多改變,正常的免疫程序必不可少,對發酵床也不會有任何影響。在發酵床環境養豬,抗生素類藥物可以逐漸用益生素類替代;飼料中的抗生素累積對墊料的影響可通過在飼料中添加某些有益菌來消除。
3.墊料的成本問題。
問題:河北地區鋸末、稻殼的價格較高,墊料成本很大。
原因分析及建議:根據地域不同,各種墊料價格差距較大。發酵床的墊料并不要求千篇一律,只要掌握好保水性與通透性墊料的配比,不同地區應充分考慮當地的區域資源優勢,如石家莊周圍的鋸末、玉米芯;保定、衡水地區的花生殼;承德地區種蘑菇的菌棒;邢臺、邯鄲地區的棉花秸稈;京津唐地區的稻殼;山區的樹枝粉碎等等。需要特別指明的是,玉米秸稈接觸氧氣易生黃曲霉菌,如要使用,在發酵池80厘米厚的情況下,可墊入發酵床底層不超過30厘米,并在日常管理翻撬時不要翻到50厘米以下,保證秸稈厭氧發酵環境。另外,部分發酵床菌種提供廠家本身有生物有機肥的生產、銷售資質和渠道,可以提供墊料回收業務。
4.日常維護的工作量。
問題:日常翻撬、疏糞等維護工作并不省工。
原因分析及建議:全部使用鋸末作為墊料的用戶,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墊料會出現板結狀況,翻撬起來很費勁,且需要天天翻整,否則糞便無法正常分解。墊料的配比一定要將保水性原料(一般是鋸末)、通透性原料(一般是稻殼或花生殼)的比例掌握好,一般是按重量1:1的配比。全用保水性墊料因細度過小必然會出現板結狀況,全用通透性墊料因碳源不足則會影響使用年限。
5.使用年限。
問題:部分用戶床體一年甚至幾個月便不能正常使用。
原因分析及建議:按理論計算:墊料理想使用天數=[(25-墊料碳氮比)×墊料總量×墊料含氮率]÷[(糞尿碳氮比-25)×(日產糞量×糞含氮率+日產尿量×尿含氮率],在鋸末和稻殼各一半的情況下,理論使用年限為4.06年,考慮一些不可測因素的影響,一般的發酵床使用2-3年是正常的。但使用年限受多種因素影響,一般注意以下幾點可增加墊料使用年限:①墊料一定要完全發酵腐熟后再進豬使用,這也是對墊料的一個消毒過程;②飼料中添加一些微生態添加劑,既通過糞便隨時對床體進行補菌,又對豬只本身的免疫力、飼料轉化率有所提高;③按發酵床要求控制養殖密度,避免床體超負荷工作;④選擇合格的發酵床菌種;⑤當墊料下沉超過10厘米時及時補料。
成功應用發酵床技術三要素
1.合理的豬舍建造(改造)是基礎。合理的建設規劃可有效杜絕空欄、待欄等因設計不當造成的資源浪費,在有限的投入下保證收益最大化;正確的發酵床豬舍建造可以使墊料發酵分解效果更好,使用年限更長,維護起來更方便,達到真正的冬暖夏涼、節本增收的目的。發酵床豬舍建造一定要因地制宜,不可照搬照抄,東北、華北、南方由于氣候環境不同,建設、管理都有很大出入。河北地區的發酵床一般采用地下式,或半地下式,發酵床墊料深度為育成豬60-80厘米,保育豬40-50厘米,母豬80厘米。豬場投資最大的就是基礎建設,應根據豬場的規模、計劃飼養年限、當前原材料價格等方面選擇合適的建筑材料。如資金充裕、有土地所有權、計劃飼養20年以上的,可選建磚瓦結構,目前河北地區每平方米造價在150-200元;租賃土地或是短期飼養的,可選用活動板房(玻璃鋼瓦)結構,每平方米造價在65-80元,可使用8-10年。
2.選擇有國家農業部正式批準文號的優質發酵床菌種是關鍵。發酵床技術的核心是菌種。菌種的配比、單位重量的有效活菌含量、活性以及適應性等方面直接決定了發酵床的使用效果及年限,選擇有國家農業部正式批準文號的優質菌種是成功應用發酵床技術的重要前提。
3.選擇有完善到位的前、后期服務廠家是保障。一套完整的發酵床項目實施流程應當包括前期規劃、建造(改造)指導、引導備料、提供菌種、協助鋪設、日常維護培訓、定期上門維護七部分組成。完善的服務機制、定期的售后維護是發酵床成功、高效、長期使用的一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