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在眾多混合感染的疾病中,附紅細胞體病始終成為揮之不去的陰影,該病病原經過幾次分類后,從原來的原蟲屬,到立克次氏體又到現在的支原體屬,其治療用藥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
筆者所在地最早接觸附紅細胞體病的時候,一般都稱該病為“血蟲病”,治療大多用血蟲凈(貝尼爾)、新砷凡納明,后來也用過磺胺類藥物,但有專家指出,應用磺胺類藥物時,“磺胺類藥物能增強附紅細胞體和紅細胞的親和力,使紅細胞的破壞更加嚴重”。近幾年來,筆者應用四環素類藥物治療附紅細胞體病,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
四環素類藥物是從放線菌金色鏈叢菌的培養液中分離出來的抗菌物質,對革蘭氏陽性菌、陰性菌、立克次氏體、濾過性病毒、螺旋體屬乃至原蟲類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是一種廣譜抗生素,其作用機制是與核蛋白體的30S亞單位結合,而阻止氨酰基tRNA同核蛋白體結合。
在使用四環素類治療附紅細胞體病的過程中,筆者發現應用四環素中的多西環素,效果最好。鹽酸多西環素為廣譜半合成四環素類抗生素,抗菌譜與四環素相似,抗菌作用較之強10倍,該藥吸收好、分布廣、排泄慢,用起來效果明顯優于其它藥物。
國外資料顯示,由于附紅細胞體的生物學特征與其它常規細菌不同,最初它被劃分為微孢子蟲家族中的一員,后來劃為立克次氏體。然而,因為它不是細胞內的專性寄生蟲、個體小、無細胞壁,所以對四環素敏感。后來經過測序發現,該病原菌與立克次氏體的基因序列相似程度很低,反而與支原體序列更加接近。近年西方國家普遍使用豬嗜血支原體這個名稱,因為多西環素類藥物對立克次氏體和支原體均有較好的療效,可能也因此四環素類藥物在治療豬附紅細胞體病時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