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住白細胞原蟲病又稱雞白冠病,是由蚋或庫蠓在叮咬雞、吸食雞血時所傳播的一種寄生蟲病。本病發生于蚋和庫蠓出現的季節,在華北地區常在秋季發生流行,3-6周齡雛雞發病率和死亡率高,成雞發病后死亡率較低。本病給養雞業造成較大危害,在該病高發季節應予以足夠的重視。
一、流行情況
本病主要是吸血性昆蟲(庫蠓和蚋)叮咬了病雞再叮咬健康雞而進行傳播。因此,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山東省一般在7-9月份多發。本病主要多發于雛雞,3~6周齡的雞發病最為嚴重,死亡率高達50%。青年雞和成年雞感染后發病率和死亡率相對較低。
二、臨床癥狀
小雞感染12-14天后,急性型:臥地不起,咳血,呼吸困難而突然倒地死亡,死前口流鮮血。亞急性型:精神沉郁、食欲減退或不食,羽毛蓬亂;貧血,雞冠和髯蒼白,拉黃綠色稀糞,呼吸困難,常在兩天內死亡。成雞和產蛋雞多為慢性經過,感染發病后精神較差,雞冠蒼白,腹瀉,糞便呈白色和綠色水樣,含多量黏液,體重下降;育成雞發育遲緩,產蛋雞產蛋下降或停止。
三、剖檢變化
尸體剖檢可見雞體消瘦,口腔內存有鮮血,有時氣管、嗉囊、腺胃、肌胃內積有大量的血樣物,雞冠蒼白,血液稀薄等貧血現象。全身皮下出血,胸部肌肉、腿部肌肉、胸腺、胰腺、肝臟以及其他內臟器官的漿膜層、腹部脂肪均有米粒至綠豆粒大小的呈圓形的出血點。腎臟出血并有凝血塊存于腎被膜下,肉仔雞出血現象更為明顯。時間稍長,可見心肌、肝、脾、胸部肌肉和腿部肌肉有米粒大小或綠豆粒大小的呈白色突出于器官組織表面的結節。產蛋雞腹部脂肪出血。
四、診斷
1、根據發病季節、臨床癥狀和剖檢變化,可做出初步診斷。
2、實驗室診斷
取病雞的血液涂片或臟器(肝、脾等器官)進行觸片、用肌肉內的白色結節壓片,而后用瑞氏染色法進行染色,在高倍顯微鏡下觀察可發現白細胞內有配子體或裂殖體即可進行確診。
五、治療
1、本病治療可選用復方泰滅凈(磺胺六甲氧嘧啶)500mg/kg混飼連用5~7天。也可選用磺胺二甲氧嘧啶0.04%和乙胺嘧啶4rog/kg混于飼料連用1周后改用預防量,或0.1%復方新諾明拌料連用3~5天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也可用0.02%復方敵菌凈拌料進行治療。
2、用安乃近,阿斯匹林等解熱鎮痛藥來解熱止痛,增加食欲,在飼料和飲水中加入多維來增強機體的抵抗力。
3、用止血敏、Vn\Vm、鐵制劑等藥來進行止血造血,進行輔助治療。
4、對于肉雞和產蛋雞,為了防止由于飼喂時間短藥物殘留而對人體造成的危害,可采用純中草藥制劑進行預防和治療。如用球特威(山東大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內含桂皮、首烏、仙鶴草、白頭翁、青蒿等),按0.25%進行拌料喂服,對該病防治也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六、討論
1、對于該病應采取預防為主的原則。在發病季節對雞舍內外,經常噴灑0.1%的除蟲菊酯或0.03%蠅毒、磷等藥物,來毒殺媒介昆蟲是預防本病的重要環節;有條件的可安裝紗門紗窗阻止吸血性昆蟲進入雞舍,來叮咬健康雞而傳播本病。
2、發病季節可采用復方泰滅凈、乙胺嘧啶或磺胺類藥物、中草藥等藥物來進行預防性投藥可預防本病的發生。
3、患病雞發燒可用安乃近,阿斯匹林等解熱鎮疼藥來解熱止疼。本病能破壞雞的紅細胞和白細胞,引起雞的廣泛性出血,治療時在殺滅蟲體的同時,可服用止血敏、V10(3—5mg/kg)連用5—7天,來維持雞體內正常的凝血機能,加入VB12、鐵制劑等增加雞體的造血機能,加入Vc、VE以維持雞體內血管上皮細胞的完整性,減少應急,促進傷口的愈合,增加機體的抵抗力。
4、雞傳染性法氏囊病也能引起雞體的廣泛性出血,與本病有相同之處,應進行鑒別診斷。雞傳染性法氏囊病出血主要在胸部和腿部肌肉,呈片狀或條狀出血。法氏囊水腫,有的嚴重出血,發紺,象紫葡萄,剖開法氏囊內有黏液或干酪樣物質。而雞住白細胞原蟲病的出血呈圓點狀,除胸部肌肉和腿部肌肉出血外,內臟器官也廣泛出血并常伴有脂肪點狀出血,而法氏囊無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