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弓形體病又叫弓形蟲病,是由弓形體引起的生豬血液寄生蟲病,也是一種世界性分布的人畜共患寄生蟲病。本病可在人、畜、禽和多種野生動物中廣泛傳播,常引起整個豬群發病,其死亡率高達60%~80%。
由于本病在臨床上以稽留高熱和體表廣泛性出血(瘀血)為主要特征,與豬瘟有著極為相似之處,而常常混淆,造成誤診誤治,延誤最佳治療時機,導致疫病的傳播流行,給豬場蒙受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如廣東中山市某個體養豬場,發生本病后,因誤診誤治,導致全場暴發流行,該場當時存欄生長育肥豬603頭,發病330頭,發病率達55%,因誤診為豬瘟,令其撲殺,經筆者診斷,及時糾正和救治,才免受嚴重損失。后來筆者又在廣東肇慶市、茂名市和梅州市的一些大型養豬企業發現類似的誤診個案,體會較為深刻。去年發生的高致病性藍耳病,不少豬場就是弓形體病的混合感染。目前正值本病的高發季節,現就筆者體會,談談本病與豬瘟的臨床鑒別及防治,以供參考。
1 流行特征
弓形體又叫弓形蟲、弓漿蟲或毒漿蟲,屬于一種單細胞原蟲,是引發本病的病原體。病原體寄生在終末宿主貓科動物體內生長繁殖,形成卵囊并隨宿主糞便排出體外,發育成熟而具有感染力。具有感染力的卵囊污染食物和水源,被中間宿主(人和豬等多種動物)食入或飲入后,經淋巴和血液進入組織器官,并侵入有核細胞內,造成組織器官的嚴重損害和機體免疫力下降,而出現致病作用。貓科動物為終末宿主,是傳播本病的傳染源。在家畜中,豬受到的危害最大,有時可引起暴發性流行和大批死亡。據相關統計資料表明,一般豬場豬群感染率在20%以上,有的高達60%,死亡率達60%~80%。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每年4~10月份多發,任何年齡的豬都可感染,而以10~50千克的中小豬發病較嚴重。筆者所見,生產母豬(包括后備母豬)常有發病,但配種公豬則少發生,至少沒有臨床表現,這可能與抵抗力有關。高床飼養的豬群少見發病,而平養的豬群則屢見不鮮,這可能與豬只接觸糞便的程度有關。
2 臨床癥狀
多呈急性經過,在平養的豬群中,起初一兩頭發病,若不及時隔離和采取預防措施,常于1~2天內相繼出現新的病例,并危及全群。患豬突然減食或廢食,稽留高熱,體溫常達41.5℃~42℃或更高,并稽留不退,一般持續5~10天或更長(過去曾將本病稱之為“無名高熱”)。咳嗽,有明顯的呼吸癥狀,常呈腹式呼吸或犬坐式呼吸。流清鼻涕,有眼眵、便秘,拉粒狀干硬糞團,表面附有白色假膜,后期拉醬油(煤焦)樣半流體黏稠稀便。尿呈特征性鮮艷橘黃色。精神委頓、高度沉郁、衰竭疲憊,常呈昏迷狀躺臥。鼻、耳、四肢及股內外側、胸腹部、臀背部等處皮膚出現紫紅色出血點或由出血點融合而成的瘀血斑塊,甚至有的布及全身而遍體紫紅。妊娠母豬出現流產,早產或產出死胎和畸形胎。有的出現腦膜炎、陣發性癲癇發作,有的后肢麻痹站立不起或失明。在病初期,及時、正確治療(有效藥物的使用和足夠的療程),一般都可治愈。但治療延誤,病程延長,特別是出現腦膜炎癥狀或后肢麻痹之后,則多數預后不良,或成為帶毒者。由于皮膚的廣泛性出血,治愈后的豬常因皮膚干性壞死而出現耳殼、體表等病變部位皮膚結痂脫落。
3 病理變化
體表瘀血發紺或有壞死結痂斑塊。胸、腹腔積液,色淺黃,肺、脾、肝等實質器官具有特征性病變:肺膨大(水腫),被膜緊張有光澤,表面可見大小不等灰白色壞死病灶,小葉間質明顯增寬,并充滿膠凍樣物質;脾腫大,表面有灰白色壞死點,脾髓如泥;肝腫脹渾濁,表面和切面可見多量粟粒大小的灰白色壞死病灶。全身淋巴結顯著腫大,特別是頜下、肺門、肝門等處淋巴結腫大2~3倍。腸道明顯充血,腸黏膜可見多量壞死病灶,腸系膜淋巴呈繩索樣腫大。淋巴結切面有灰白色壞死點。
4 本病與豬瘟在臨床上的鑒別
本病臨床表現,有些與豬瘟頗為相似,從而常導致誤診。其實,本病與豬瘟在臨床的表現雖然相似,但卻不盡相同,只要仔細觀察,是不難分辯的。據筆者的長期臨床觀察和體會,可以通過如下方法予以鑒別。
4.1本病常呈暴發流行和急性經過
由于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獸醫知識的不斷普及以及獸醫科技進步,幾乎所有養豬業主和管理人員,對豬瘟疫病都已有所認識,從而已將豬瘟的防制納入豬場疫病控制的工作日程上來,按照免疫程序接種疫苗和做好諸多方面的防控措施,因此在豬場暴發豬瘟疫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退一萬步來說,即使由于免疫疏漏造成豬瘟疫病的發生,也多呈散發或亞臨床經過。在現實中,典型的豬瘟臨床癥狀實在難以看到;而弓形體病則不同,本病尚不為大多數人(包括一些年青獸醫技術人員)所了解,對本病的防控,在一般中小豬場還未引起足夠的重視或不以為然,沒有采取任何防控措施,而一般豬場都有本病原存在,發生機率較高,一旦發生,又因為對本病認識不足,作出誤診誤治的現象相當普遍,不少豬場的獸醫人員往往將這種“無名高熱”當作細菌性引起的“敗血癥”來治療,大量使用抗生素或當作豬瘟處理,結果是藥不對癥,無的放矢。這實際上人為地造成了本病在豬場中的流行。所以本病一旦在豬場發生,往往傳播迅猛,病情急劇。
4.2 體表出血(瘀血)斑點不同
本病與豬瘟都有體表皮膚廣泛性出血(瘀血)癥狀,但兩者都有截然不同之處。
出現的時間不同:本病患豬發高燒后1~2天(或同時)就會在體表相應部位皮膚上出現出血點或瘀血斑;而豬瘟體表出血一般很少在早期發生,至少也在發病后期或慢性過程才會出現。
出血部位不同:豬瘟體表皮膚出血,僅發生于耳尖、四肢內側、腹下等皮薄處;而本病出血點或瘀血斑塊,則到處可見,特別是在胸背部、薦臀部等皮膚厚實的部位出現,這是豬瘟患豬所少見的。
出血程度不同:豬瘟出血是局限性、散在性出血點(如火雞蛋或麻雀蛋樣),即使融合也不會形成大斑塊,程度較輕微;而本病患豬的出血則呈廣泛性、彌漫性的瘀血斑塊,甚至有的瘀血斑塊互相融合布及全身。筆者曾遇到過多例本病患豬于發病后2~3天內全身呈紫紅一片的(整頭豬從頭至尾周身紫紅)。
出血斑點顏色不同:豬瘟體表出血斑點呈紫黑色或藍黑色,顏色較深;本病患豬體表瘀血斑塊多呈紫紅色,顏色相對較淺。
4.3 排泄物不同
豬瘟便秘階段排出的粒狀干硬糞團呈灰黑或灰褐色,后期拉稀呈黃褐色水樣腹瀉,尿液淺黃色;而本病患豬排的粒狀干硬糞團呈暗紅色,后期拉稀呈醬油(煤焦油)樣半流體黏稠糞便。尿液呈鮮橘黃色。
4.4 神態不同
豬瘟雖有精神委頓,但起臥不定,常起身走動(即使極度衰竭時仍起身蹣跚行走),并常于飲水器旁或排糞尿處拱飲臟水,喂料時敲打飼槽或呼喚,常反應敏感,很快起身,跑到飼槽邊呈饑餓狀拱料覓食,但又很快離開回到睡臥處躺下;而本病患豬則呈昏迷狀態,沉睡不起,不聽叫喚不覓食。不飲臟水。
4.5 體溫不同
豬瘟雖體溫升高,但高熱稽留時間相對較短,常于高熱后不久就下降到40.5℃,而持續低燒不退;本病患豬高熱稽留時間較長,41.5℃以上高熱稽留7~10天或更長時間。
4.6 病理變化不同
典型臨床癥狀的豬瘟雖已不多見,但解剖病變仍具有特征性,即以全身性出血為主,如皮下組織和實質器官表面的針頭狀散在性出血以及全身淋巴結腫大出血、切面紅白相間(大理石樣)等;而弓形體病內臟器官則以出現大量壞死病灶為特點。雖全身淋巴結腫大,但卻沒有周邊出血和切面紅(黑)白相間的病理變化。
4.7 發病季節不同
兩者雖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豬瘟多發生于寒冷季節(深秋、冬季和初春);弓形體病病原體(卵囊)需要一定的溫度和濕度才能發育成熟而具感染力,所以多在高溫高濕月份(4~10月份)出現。
4.8 藥物治療診斷
豬瘟用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治療無效;本病對磺胺類藥物敏感,早期治療常有較好療效。
5 防治措施
5.1預防
本病一旦在豬場發生,病原很難消除,本病的發生將會在場內經久不息,必須采取綜合措施,全面防范,否則后患無窮。
貓是弓形體的終末宿主,是傳播本病的罪魁禍首,豬場內應禁止養貓和防止野貓進入(毒餌誘殺和人工捕殺);定期滅鼠,加強飼料及原料的保管貯存,避免貓鼠進入飼料倉庫,禁止使用被貓鼠糞尿污染的飼料喂豬;定期全場消毒,清除糞污,減少環境中的病原數量和傳播機會;定期添加磺胺類藥物,新出現病例的豬場或曾發生過本病的豬場,添加藥物混飼進行群體預防尤為必要。應于發現確診病例之后或于每年4月氣溫回升之時,實行全場加藥,實施群體預防。在添加磺胺類藥物時,應按常規比例添加磺胺增效劑。為減少磺胺類藥物對豬體腎臟的毒害及副作用,還應同時添加小蘇打。實踐證明,按75千克飼料添加河南黑馬動物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精品散(主要成分:間甲氧嘧啶鈉)全群投喂,連用3~5天對預防本病的發生與傳播,具有確切效果。
5.2 治療
本病原對磺胺類藥物敏感,早期和足夠療程治療,療效相當確切,應于發現病例后盡快作出確診并立即用藥,以阻止病原體在病豬體內的繁殖和減少對機體的危害。常用的藥物是磺胺六甲(磺胺間甲氧嘧啶)、磺胺五甲(磺對甲氧嘧啶)和增效磺胺嘧啶鈉注射液,可按75毫升/千克肌注(首劑加倍),每天2次,連用2天后,再以同樣劑量每天用藥一次,繼續連用3~5天,一般都會康復。按0.2毫升/千克體重肌注河南黑馬動物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嗜血凈,一天一次,連用2次,療效確切。
注:在對本病實施治療過程中,有些獸醫人員打了一兩天針之后,未見病豬有明顯康復就停藥或改用其他抗生素,以至造成治療失敗。因此,對本病作出確診后,除盡早用藥之外,還必須堅持用藥,療程一般7天,至少不得低于5天。否則將會前功盡棄,這是必須注意的,也是對本病治療必須遵循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