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郎馬頭羊,滋陰又補陽。大的能推磨,小的一百多,老人吃了不起夜,男人吃了睡不著,婦女吃了奶水多,小孩吃了樂呵呵……”2010年鄖西縣六郎鄉經濟工作會上,作為全鄉畜牧產業明星,六郎關村謝從富老人的發言引得臺上臺下一陣歡笑。鄉黨委書記、鄉長王遠相告訴筆者,“來十堰,一定要吃鄖西馬頭羊;鄖西馬頭羊,產地在六郎。”
近日,筆者慕名來到鄖西縣六郎鄉,從最北邊的大石堰村,到最南端的的兵營鋪村,不斷映入眼簾的是青山綠水,一群群馬頭羊似團團白云般在山間飄浮,一兩聲吆喝,一陣陣“咩咩”的叫聲,讓人感覺身在畫中,如癡如醉。
“一只只馬頭羊,是我們農民致富的新希望”
今年70多歲的謝從富老人對養羊有自己的感受。4個兒子3個是聾啞人,老伴體弱多病,過去,他家是全鄉出名的貧難家庭。幾年前,因為不忍心丟掉地里的藤條秸桿,他分喂了親戚家的兩只羊,讓他沒想到的是,到年底竟賣了八百多元錢,對于這個貧困的家庭來講無疑是一筆不小的收入。老謝看到了希望,從此便與山羊結緣。從那時起,他每年少則喂養三四只,多則十幾只,家庭的經濟收入開始穩步增長;到2007年,老謝家已養羊146只,出售90只,獲利4.5萬元;2008年達到170只,出欄100余只,收入近7萬元;2009年,老謝繼續發展山羊養殖,建立標準示范小區,規模又進一步擴大。連續兩年他都被評為全鄉產業明星,“馬頭羊不僅救了我全家,更是我們農民發家致富的又一希望……”
畜禽服務中心主任向祥根提供了這樣一組數字:目前,六郎鄉馬頭山羊飼養量已達40000余只,全鄉人平養羊5只以上,50只以上的養羊戶有300余戶,100只以上的大戶71戶,200只以上的大戶25戶,以兵營鋪、將軍坪村為核心的馬頭山羊專業村已經形成,鄖西縣乃至全市“馬頭山羊第一鄉”稱號名符其實。數據表明,自2007年至今,該鄉馬頭山羊飼養量從萬余只猛增到40000多只,產業收入從最初的數百萬元壯大到如今的3000余萬元,每年畜牧產業收入約占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的1/6,農民人均純收入每年因此增長上百元。
“哪個農民不想致富?以前是想致富,找不到門路。現在好了,六郎山場面積廣大,水草資源豐美,氣候溫和適宜,發展馬頭羊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農民們不用出門,坐在家里靠養羊就能發家致富。馬頭山羊,確實是農民致富新的希望!”對此該鄉分管畜牧產業的賈庚友深有感觸。
“馬頭山羊產業的快速發展,來自各方面的好政策”
該鄉兵營鋪村現在成了鄖西縣有名的馬頭山羊專業村。據村黨支部書記吳豐江介紹,這里山場面積廣大,村民素有養羊的傳統,作為全省馬頭山羊種羊發源地,已被寫入《湖北省家禽家畜品種志》(馬頭羊篇),每年來這里收購馬頭羊的客戶非常多,大的客戶還就地建起了標準羊欄。“今年全村的養殖戶還將增加二十多戶。”吳豐江樂呵呵地說。他告訴筆者,現在發展馬頭山羊,年底自己賣錢不說,縣、鄉各級都還有補助資金,所以農民們的積極性十分高。“這都是因為黨的政策好。”
據悉,六郎鄉為發展壯大馬頭山羊產業,采取了“五輪驅動”措施。一是政策推動,實行資金扶持加獎勵的政策,對積極建羊欄、種牧草、購買純種公羊的農戶,信用社、財政所給予一定資金和貼息幫扶。每年,除執行縣定獎勵標準外,該鄉對養羊50只以上的農戶獎勵現金500元,人平養羊達到5只以上的村獎勵1萬元,種植牧草的草種全部免費提供。二是示范帶動,培植養羊大戶,通過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帶動全鄉馬頭山羊產業發展。六郎關村謝從富就是最好的例子,看到他獲得了可觀收入,群眾紛紛效仿。大戶、示范的帶動起到了“萬樹開花”的效果。三是服務聯動,強化專項技術服務和防疫保障,從羊欄設計、種羊引進、科學喂養等技術到春秋防疫,組建服務隊伍,分片負責,包聯到人。成立了鄖西縣六郎馬頭山羊專業合作社,隨時提供良種、設備、銷售等信息服務。四是包聯促動,鄉干部包聯到村,村干部包聯到戶,實行“兩包兩幫”,即:對象包聯、資金包貸;幫農戶選址,幫農戶規劃。每名干部做到聯系一個養羊大戶,扶持一個新養羊戶,幫建一個養羊小區,完善一份養殖檔案。農技特派員解金林每年大部分時間都活躍在農戶的家里,無論路有多遠,他都親自上門給農戶指導。五是科技助動,創新養殖技術,由傳統性粗放式轉向科學式養殖,以適應市場要求,打造純自然的綠色品牌,具體做到“四改變、三推行”。一改無計劃的自然交配為選種選配,二改養雜交羊為本地純種馬頭山羊,三改單一拴(放)養為科學圈養,四改一年一次出欄為一年兩次,保持飼養密度。推行每季防疫措施、推行公羊早期閹割以利生長措施、推行秸桿飼料“三貯”(青貯、干貯、微貯)“一化”(氨化)技術處理措施,白天放養,晚間補食。經過養殖技術創新,該鄉馬頭山羊長得快、肉質嫩、口感好、補性大,享譽鄂西北市場,產品遠銷西安、武漢等大城市。
一路走來,筆者真切地感受到,六郎群眾對馬頭山羊的喜愛發自內心,它不僅逐漸成為響譽秦楚山鄉的一張名片,更承載著偏遠落后地區農民發家致富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