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地選擇
1、養雞場應遠離住宅區、主干道,選取環境僻靜、安寧的山地,坡度不宜太大,最好是丘陵山地,土質以沙壤為佳,有清潔的水源,無污染,無獸害。
2、找地勢高燥,背風向陽的平地,搭建坐北向南雞舍。雞舍搭建不能過于簡陋,冬天應可御寒,能保溫,夏天能通風散熱、擋風、不漏雨、不積水,既能保證雞生長發育、棲息所需的空間,又便于飼養員的操作。
3、備全飲水器、料槽、保溫等設施和用具。
二、規模適度
養殖戶應根據場地、人力和經濟狀況等條件考慮適度的飼養規模。放養規模一般以每群1500-2000只為宜,過大不易管理、不易放養,過小成本高、收益低。
三、雞苗選購
健康雞苗是培養健壯無病雞群的基礎,應從健康無病,尤其是無傳染性疾病的種雞場中購進雞苗,切忌去那些不合乎孵化衛生管理要求的孵化場購進雞苗,或貪圖便宜購買不明來源的雞苗。選擇強壯活躍,叫聲清脆,腹部收縮良好,臍環閉合無血跡,絨毛整潔光亮,足有力,頭大,喙短而粗,眼有神,雙翼緊貼身軀的雞苗。選擇適合當地飼養習慣和市場消毒需求的品種。
四、飼養管理
1、育雛:育雛是養雞生產中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養雞專業戶是否有較好的經濟效益,主要取決于育雛期的飼養管理,因為雛雞抗逆性差,死亡率高,在管理上要求高。
①做好進雛前的準備工作。進雛前一周,要把育雛舍徹底打掃,鋪好墊料,經嚴格的噴霧和福爾馬林熏蒸消毒后,方可進雛。
②注意開食和飲水。雛雞在長途運輸后,極易脫水,進舍后應先飲水,水中加適量電解多維和紅糖,以補充電解質和增強體質,兩天后添喂抗菌藥物,如在料中加入0.03%的痢特靈,或0.01%的氟哌酸,0.02%的敵菌凈,以防白痢桿菌病、球蟲病等。
③注意育雛溫度。育雛前3天為35℃,第4-7天為33℃,從第2周起每周降溫2-3℃。溫度過高時易引起雛雞上呼吸道疾病,飲水多,消化不良,啄癖等;過低則造成雛雞生長受阻,白痢桿菌病爆發,雛雞扎堆壓死。此外,要防賊風。
④要有燈光照明,利于晚間采食,防鼠害。
⑤隨雛雞長大,可在舍外用網圈圍,擴大雛雞活動范圍,為放養打好基礎。育雛期間,盡可能讓雞多采食,爭取育雛最大體重。
2、放養管理:
①初訓的2-3天,因脫溫、放養等影響,可在飼料或飲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維生素C或復合維生素等,以防應激。
②棚舍附近需放置若干飲水器,作為補充飲水。因雞接觸土壤,水易污染,應勤換水。
③堅持放養定人、喂料定時定點的日常管理。
④勤觀察,注意雞糞是否正常,及時發現行動落伍、獨處一隅、精神委靡的病弱雞,并隔離觀察和治療。
⑤刮風下雨天氣停止放養,防止淋濕羽毛而受寒發病。
3、飼料:采用全價配合飼料飼養。
五、衛生防疫
山地養雞因接觸外界與土壤,雞接觸病原菌多,對雞的弊病防治增加難度,必須認真按養雞要求嚴格做好衛生消毒和防疫工作,不得有絲毫松懈。
1、搞好環境衛生:
①每天清除舍風外糞便。
②對雞糞、污物、病死雞等進行無害化處理。
③定期用2%-3%燒堿或20%石灰乳對雞舍及場地周圍進行徹底消毒(也可撒石灰粉)。除用消毒藥外,還應用藥滅蚊、滅蠅、滅鼠等。有些專業戶衛生知識差,對疾病的發生認識不夠,甚至少數養雞戶的雞群發病后,死雞尸體隨處亂丟,過分依賴疫苗接種,認為接種疫苗就萬無一失,而完全忽視搞好環境衛生的工作,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2、做好疫苗接種和疾病控制。
①要按養雞的正常免疫程序接種疫苗。
②要特別注意防治球蟲病及消化道寄生蟲病,經常檢查,一旦發現,及時驅除,也可在飼料或飲水中添加抗球蟲藥物如氯苯胍、抗球王等,預防和減少球蟲病發生。
③嚴禁閑雜人員往來。
六、 全進全出
一批雞全部出欄后,對場地和用具進行徹底消毒,能否“全進全出”是山地養雞成敗的關鍵。有條件的,每飼養兩批雞要變換場地,并對舊場地進行消毒,新舊場地距離不能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