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7日,我去周口一個豬場,110頭母豬(包括后備母豬已配的15頭),存欄800多頭。通過和老板的溝通,得知他現階段采用的是分批管理,在現有條件下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我拿這個案例和各位一起分享,期望對養豬工作者有些幫助。
這兩年采用分批管理,每年均能出售1600多頭育肥豬,在他那一片是屬于養豬賺錢的戶。他的經驗如下:
一、每年8、9、10月份,三個月不再進行配種工作,大概有50多頭母豬(占全場母豬數的50%左右)。這些豬群在三個月時間休整,體質得到很好的恢復。整體抵抗力較強;
二、11份開始配種,次年2月下旬產仔開始;
三、春節集中產仔,天氣轉暖,仔豬成活率高;
四、節省電費,取暖(煤)費;
五、12月份后沒有哺乳仔豬,育肥豬成活率高;
六、飼料利用率高,每年冬季長肉成本較高;
七、躲過了每年8、9、10月份配種,這個季節受胎率很低,返情率高(配種受胎率75%都算是很好了);
八、躲過了冬季病毒病的高發期。這幾年經驗告訴我們,冬季仔豬成活率太低,藍耳病、口蹄疫、流行性腹瀉、副豬嗜血桿菌等病較流行。
適合半開放式或取暖成本高的豬舍(豬場),每年在冬季飼養仔豬成活率較低的豬場。
這種方式弊端:
一、母豬年產窩數兩窩(母豬每窩可帶8個以上,成活率極高);
二、需要較多產床,實踐中老板講要40個;
三、本交要求公豬多(人工授精可以解決)。
老板說這兩年受疾病的影響,很多豬場每年一頭母豬只能出售十二三頭育肥豬,而它采用這種方式養殖后,成活率高了,人也輕松了,這兩年平均一頭母豬能出售16頭,效益不錯。但是,冬季不產仔,這種方式也需要一些技術,比如8、9、10月份需要絕對控制給予母豬配種,還要控制好空懷母豬的飼料飼喂量,保證很好的膘情,為配種做好準備。
自己淺顯的認知,需要更多的養豬工作者的支持和幫助,希望不吝賜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