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豬綜合保健養殖是指通過減少或消除各種致病因素,保持和提高母豬機體本身的特異性和非特異性抗病能力達到防病、治病和增加效益的養豬新方法。做好母豬的綜合保健工作,是保證豬群安全生產的基礎性工作。扶正祛邪,是母豬保健養殖的基本原則。扶正就是采取各種技術措施,保持和增強動物機體本身的抗病能力。祛邪就是采取各種技術措施,減少或消除各種致病因素。下面簡要介紹母豬綜合保健養殖技術,供養豬業戶參考。 1 綜合保健措施
1.1 搞好環境消毒
消毒是凈化養殖環境,預防控制疫病的常用措施,包括生產前的消毒、生產過程中的消毒和生產后的消毒。凡進入豬場的人員,一律先經過豬場大門口進行腳踏池(墊)、消毒液洗手、紫外線照射5min后方可入內。對每批母豬轉走后要對產房進行徹底的消毒,空欄5~7d后再轉入下一批母豬。全場大消毒每周進行1次,遇到疫情時適當增加消毒次數。母豬生產期間應堅持每周帶豬消毒2次。帶豬噴霧消毒要選用刺激性小的藥物(如百毒殺、碘制劑),并輪換交替使用消毒藥,提高消毒效果。消毒時間應選擇在傍晚,光線較暗時,噴霧時噴頭向上,霧粒在80~120μm之間,過大下落太快起不到消毒作用,過小容易吸入肺部,引起呼吸困難甚至死亡。噴霧量按15mL/立方米,在發生呼吸道病或免疫前后3d暫停消毒。
1.2 做好免疫注射
在仔豬生后20日齡前進行豬瘟疫苗首免,28日齡注射口蹄疫疫苗,30日齡副傷寒免疫,60日齡注射豬瘟、豬丹毒、豬肺疫三聯苗。對母豬在產前60天注射藍耳病滅活疫苗,產前30d注射偽狂犬病疫苗,產前20d注射大腸桿菌多價疫苗,產后20d注射豬瘟、豬丹毒、豬肺疫三聯苗,產后30d注射口蹄疫苗。并根據當地疫情動態適時做好其它疫病的免疫接種工作。
1.3 及時驅除體內外寄生蟲
寄生蟲損害機體免疫系統,不僅造成營養的浪費,而且使豬只免疫應答遲鈍,抗病力下降。因此,確定豬群科學合理的驅蟲程序,定期驅蟲對豬群的健康生產十分重要。一般認為:母豬在產前2~3周內,公豬每年春秋各驅1次,斷奶仔豬在轉入保育舍后驅1次,間隔1周再重復1次。驅蟲應選用廣譜高效低毒的驅蟲藥。
2 各類母豬飼養管理
2.1 后備母豬
2.1.1 為保證后備母豬具有良好的繁殖能力,要供給全價日糧,5~6月齡時,每天2~2.5kg,飼喂2~3次,要有新鮮的飲水,無漏糞地板的豬舍要每天清洗糞尿。
2.1.2 一般在6月齡時要求體重達到90kg,8月齡體重達到120kg時便可配種。為保證其適時發情及生殖系統的成熟,一般避開頭兩個情期,到第3個發情時再配種。
2.1.3 加強免疫工作,后備母豬于配種前根據當地疫情可考慮進行偽狂犬病、豬瘟細小病毒病、乙腦病等疾病的預防接種。
2.2 妊娠母豬
2.2.1 此階段保健飼養的重點是防止流產,增加產仔數和仔豬出生重量,并為分娩、泌乳做好準備。盡量減少豬只間的爭斗,保持圈舍清潔,地面要平整防滑,防止流產。豬舍溫度保持在20℃左右。
2.2.2 根據母豬體況飼喂,防止過瘦及過肥。一般來說,可分為3階段飼養。妊娠早期,即配種后的 1個月以內。在這個時期內,飼料量不要求很多,但要求好。一般在母豬的日糧中,精料的比例較大,而切忌喂發霉變質和有毒的飼料。妊娠中期,即妊娠的第2~3個月之內。這個時期內飼料可以差一些,即可以喂食青綠多汁飼料或青貯料,少量加喂精料,但一定要給母豬吃飽。妊娠后期,即臨產前1個月內。在這個時期內,日糧中的精料可以大量增加,相對地減少青綠多汁飼料或青貯料。在妊娠母豬的飼料中,必須保證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營養物質的平衡,蛋白質是組成胎兒的主要成份,越到妊娠后期需要量越大。在飼料中,每天供應量不少于120g全價蛋白質。鈣磷是胎兒骨髓的主要成份,在母豬日糧中,每天應供給5~8g鈣,4~5g磷,才能滿足需要。
2.2.3 母豬妊娠后期要注意搞好防疫注射和驅蟲。需考慮進行偽狂犬病、藍耳病、口蹄疫、豬肺疫、鏈球菌病及大腸桿菌基因工程苗、萎縮性鼻炎苗等的預防接種,為仔豬提供必要的母源抗體。同時要使用復方伊維菌素注射液或驅蟲先鋒驅除體內外寄生蟲。
2.2.4 天氣炎熱時,禁止使用容易引起流產的藥物(如地塞米松)。
2.2.5 分娩前一周喂以輕瀉性飼料。將母豬遷入產房以前,用消毒去污劑(衛康消毒劑)洗刷母豬全身。
2.3 分娩和泌乳母豬
2.3.1 母豬產前料理保健。加藥7~14d,防止子宮炎、無乳綜合癥及防止疫病傳播給仔豬。所加藥物可選用:全能99(復方氟苯尼考粉)或抗菌一號。產仔前一天或產后8小時內,使用30%土霉素注射液10mL/頭加30%磺胺間甲氧嘧啶鈉注射液15~20mL/頭,分開肌肉注射,注射1次即可。可明顯降低產后母豬乳房炎、子宮炎、鏈球菌病、附紅細胞體、弓形體病等多種疾病的發生,降低仔豬黃白痢的發生,提高仔豬存活率。
2.3.2 做好接產準備工作。將分娩舍提前沖洗消毒干凈,母豬分娩前精神興奮,頻頻起臥,陰戶腫大,乳房膨脹發亮,當陰門流出少量粘液及所有乳頭均能擠出多量較濃的乳汁時,母豬即將分娩。
2.3.3 及時對難產母豬進行處理。母豬正常分娩是每隔5~30min產下1頭仔豬,需2.5~3小時產完。如果母豬用力努責胎衣還沒排出,間隔超過45min沒有胎兒產出時,便為難產。此時可小心讓母豬站起設法把側臥的位置變換一下,如果無效,就需要用消毒過的手緩緩伸進產道幫助拉出仔豬。若陰道空虛,子宮頸口開張時,可肌肉注射催產素1mL(10國際單位),過1~2小時仍無豬產出,再注射一支,如果無效,可考慮剖腹產的辦法。產仔結束后,對助過產的母豬應注射炎必治(復方乳酸環丙沙星注射液)。
2.3.4 加強產后消毒工作。母豬產后應及時用衛康消毒劑清洗陰道周圍及乳頭,產出的胎衣等要及時處理。若出現流產、死胎、木乃伊胎時應對病因進行綜合分析:細菌感染主要表現在懷孕任何階段發生流產。病毒感染一般不出現流產,主要為木乃伊。一窩仔豬中有幾頭木乃伊或一窩僅產4頭以下仔豬,認為是病毒感染特征的表現。但偽狂犬病病毒造成流產只是懷孕初期和中期,并有產死仔、木乃伊,出生仔豬發病死亡等表現。而附紅細胞體、鉤端螺旋體會出現貧血、黃疸癥狀。傳染性病因與非傳染性病因區別在于傳染性病因引起的繁殖障礙多見于頭胎母豬,以后因產生免疫力而恢復正常生產,無積聚性:營養性病因除非日糧及飼養方式改變,否則不會產生耐受性。
2.3.5 無乳或乳汁減少者可注射催產素,促使乳腺中的乳汁排出或服用中藥有一定療效。對出現乳房炎、子宮炎、無乳綜合癥的母豬,于分娩后用"真牛軟膏"或喘痢清(硫酸丁胺卡那霉素)灌入子宮,或注射炎必治1天1次,連續2~3日。如母豬高燒,食欲不佳,選用長效退熱快(雙氯酚酸鈉注射液)有很好的療效。母豬產前7d,產后7d在母豬料中添加全能99(復方氟苯尼考粉)等廣譜抗生素,可以防止母豬產后多種產科疾病,使仔豬毛色光亮、健康。
2.4 斷奶母豬
2.4.1 如果母豬在哺乳期管理得當,無疾病,瞟情適中,則斷奶后一般4~7d便可發情并配種。在斷奶期,每天應給母豬2~3kg飼料,以促其干乳,因為這樣會影響母豬的再發情。同時還可適當補充一些青飼料。
2.4.2 仔細觀察母豬發情情況,以利于及時配種。母豬配種后如果經兩個情期觀察未見發情表現,則可定為懷孕母豬。
總之,保健養殖是今后的發展趨勢,隨著保健養殖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必將在養殖業界掀起一場新的革命。目前豬場經常發生的條件致病性疾病如仔豬黃痢、仔豬白痢等都可以通過保健措施得到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