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藥行業研發水平實力普遍落后,企業資金投入嚴重不足,缺乏新藥研發人才,創新能力較差,這是制約我國藥企在國內外市場沒有核心競爭力和重磅炸彈級產品的主要原因,而國際醫藥市場受金融風暴的影響,“研發外包和產業轉移對于目前需向創新型國家轉變的中國來說是難得的發展機遇,我們必須主動爭取,現在‘甘當配角’,是為將來更快地‘當主角’打基礎,是一種務實的選擇。”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于明德在之前召開的某CRO高峰論壇上指出。這正是CRO現階段在我國獲得蓬勃發展的推動力之一,也使得CRO正在成為整個醫藥行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的CRO自誕生之日起就肩負著這樣的一個歷史使命——提高我國制藥業的創新能力,通過在國際新藥研發外包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以彌補我國本土制藥工業整體研發能力不足的缺陷,同時,為迅速提升國內研發水平以及為我國制藥工業的結構調整提供一條捷徑。而藥明康德作為中國本土CRO代表的迅速崛起,讓CRO在國內受到前所未有的追捧。同時,有關CRO與中國新藥研發的關系,以及藥明康德最近被收購也激起無限猜想。現實意義在國際上,CRO的雛形可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美國的公立和私立研究機構,當時,他們為制藥工業界提供有限的臨床前及部分臨床試驗服務,而到了今天,CRO已經發展成一個相對完備的技術服務工業體系。目前,CRO提供的技術服務內容包括:新藥產品開發、臨床前試驗及臨床試驗、數據管理、新藥申請等,幾乎涵蓋了新藥研發的整個過程。而在中國,CRO在我國《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范》(GCP)中定義為一種學術性或商業性的科學機構。申辦者可委托其執行臨床試驗中的某些工作和任務,但此種委托必須作出書面規定。1996年,MDSPharmaService(美迪生)在中國投資設立了中國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CRO藥企,標志著中國CRO歷史的開始。隨后,其他的跨國CRO開始陸續在中國設立分支機構。而同期,隨著一些跨國制藥企業陸續在中國啟動研發業務,進一步刺激了中國CRO的成長。十余年的實踐證明,CRO領域發展迅速,對中國醫藥產業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推動作用。“研發外包在中國有三大貢獻:一是讓世界矚目中國、了解中國;二是帶頭實踐和推廣國際標準,使CRO成為從仿制走向自主創新的一塊跳板;三是為中國制藥由仿制走向創新轉變培養了一批國際一流的研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