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鎮一養豬專業戶聽取賣飼料的個體商戶意見,說豬生病時,可注射豬瘟單細胞疫苗。結果引起了重大損失。
1.情況及經過:
1.1.該養豬戶養豬163頭,其中:母豬33頭、仔豬68頭、育肥豬62頭。2010年3月2日,3頭母豬發病(產后第2d),經筆者診治,初步診斷為一般感冒,主要是由于天氣突變和產后機體抵抗力減弱引起。通過用解表退熱和少量控制繼發感染的藥后,3頭豬明顯好轉,第3d,該養殖戶給三頭豬注射豬瘟活細胞單苗。
1.2.注射疫苗后情況:2h后喂豬,三頭母豬出現不食、輕微發抖、體溫分別為39.8℃、39.6℃、39.9℃;呼吸分別為30次/min、32次/min、33次/min、脈搏分別為90次/min、92次/min、93次/min等癥狀。通過先用免疫應急措施施救,再用解表退熱、抗菌消炎等藥后無效。
1.3.2010年3月4日再檢查,三頭豬體溫升高,分別為41.6℃、41.8℃、41.8℃;不食、精神沉郁、有兩頭豬便秘;兩眼出現膿性分泌物等癥狀。此時,筆者初步認為已出現典型的豬瘟癥狀。
1.4.用藥無效,2周后死亡一頭,另兩頭出現慢性病例,體溫時高時低、便秘、拉稀交替出現。
1.5.剖解:腹下、耳根、四肢內側、乳房皮膚充血;淋巴結水腫、出血、呈紅黑色;腎臟針尖狀出血;心、肺、膀胱有出血點;脾臟梗死;口腔黏膜、齒齦有出血點;胃腸黏膜充血等癥狀。通過發上癥狀,初步診斷為豬瘟。
2.情況分析:
2.1.從以上可看出,豬患病后是不能注射疫苗。
2.2.豬發病后其機體抵抗力減弱,免疫接種豬瘟疫苗后,有95%都可能引發疾病,特別是免疫注射活疫苗。當豬瘟疫苗毒株進入機體后,感染的主要部位是扁桃體、然后經淋巴管進入淋巴結,病毒繼續增殖,隨即到達外周血液,病毒繼續繁殖到脾、骨髓、內臟淋巴結和腸淋巴組織,從而引起腹下、耳根、四肢內側、乳房皮膚充血、淋巴結水腫、出血、紅黑色、脾臟梗死等癥狀。
3.應注意的幾點
3.1.豬生病時一定不能免疫接種疫苗。應注意“三打、四不打”原則。三打“上圈的生豬、斷奶的豬、種豬都要打”;四不打“30d下的仔豬、懷孕后期的臨產母豬、20d內將出售的肥豬、體弱有病的豬不打”。
3.2.制定行之有效的免疫接種程序。
3.2.1.(參考程序)母豬配種2a前或空懷期注射疫苗,配種50d前免疫接種細小病毒疫苗、注射7d后免疫接種流行性乙性腦炎疫苗、注射7d后免疫接種偽狂犬疫苗、注射7d后免疫接種豬瘟疫苗、注射7d后免疫接種口蹄疫苗、注射14d后免疫接種豬藍耳病疫苗,14d后加強免疫接種豬藍耳病疫苗。但這里面有些問題,可能就是母豬產后的空懷期一般只有40d左右,斷奶后幾d就要發情,要按照這個程序免疫接種,時間就不夠,這個程序只有養殖戶自己把握,可以推遲一個發情期配種,有些疫苗也可以在懷孕前期完成。
3.2.2.(參考)仔豬在騙割前后2d或騙割時免疫接種豬瘟疫苗、7d后免疫接種口蹄疫苗,14d后免疫接種藍耳病疫苗,14d后加強免疫接種藍耳病疫苗,7d后免疫接種豬鏈球菌疫苗。
3.3.按照免疫技術接種操作規程進行操作。
3.3.1.注意疫苗的是否在有效期內、疫苗的保存、運輸等。
3.3.2.正確的免疫操作,免疫接種前的準備,注射器、針頭等免疫器具的消毒、正確的稀釋、吸取疫苗,注射部位的消毒,選準正確的注射部位,正確的注射劑量和注射方法,免疫接種后器具、針頭、消毒藥棉、疫苗瓶等的處理等。
3.3.3.免疫后對動物的觀察,發生應急反應的處理。
3.3.4.免疫接種后7d內不要用抗生素藥物。
3.4.加強對養殖戶免疫技術的宣傳和培訓。
這方面是政府和畜牧部門應做的事。養殖戶懂得了技術,免疫接種就事半功倍。
3.5.免疫接種的同時配合搞好圈舍及周邊的消毒工作。
3.5.1.消毒工作是防疫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份,建議在對圈舍消毒時,應把圈舍及周邊先清洗干凈后再消毒。
3.5.2.消毒要撤底到位,消毒次數春、冬每周不低于2次,夏、秋每周不低于4次。
3.5.3.消毒藥物應選用廣譜抗菌、安全長效、價美物廉。
3.6.應該制止少數不懂科學的飼料、獸藥經營商,為了一已之利,人為的胡亂指導養殖戶,導致發生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