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農業部發布的NY/T5059-2001無公害食品對蝦養殖技術規范規定了對蝦苗種培育、養成和病害防治技術,適用于我國主要的養殖對蝦。
一、苗種培育
1、培育用水:水源水質應符合GB11607的要求,培育水質應符合NY5052的要求。用水應經沉淀、過濾等處理后使用。
2、培育池:以水泥池為宜,面積10-50平方米,排灌、控溫、增氧、控光設施齊備。春末夏初季節,還可在養蝦池中采用網箱培育。
3、培育密度:仔蝦培育密度以(10-20)×104尾/立方米為宜。
4、培育管理:①水質,視水質情況更換池水,使溶解氧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保持沖氣增氧,及時吸除殘餌、污物。②投飼,所用飼料應符合NY5072的要求。飼料大小適口,以微顆粒配合飼料為宜,配合飼料日投喂率為5-15%,生物餌料日投喂率為30-70%,每日投喂4-8次。③病害防治,對培養用水進行過濾、消毒處理,藥物使用應符合NY5071要求。
5、苗種出池:水泥池培育采取虹吸排水,然后開啟排水孔排水,集苗出池。中國對蝦苗種應符合GB/T15101.2的要求,其他對蝦參照GB/T15101.2執行。苗種出池進行檢疫,應是無特異性病原(SPF)的健康蝦苗。
二、養成設施
1、選址:無污染的泥質或砂質荒灘、鹽堿地及適于養殖的沿海地區均可。
2、水環境:海水水源應符合GB11607的要求,養成水質應符合NY5052的要求。養殖取水區潮流應通暢。
3、設施:①養成池。灘涂大面積養蝦池,長方形,面積1-7公頃,池底平整,向排水口略傾斜,比降0.2%左右,做到池底積水可排干。養成池底不漏水,必要時加防滲漏材料。養成池相對兩端設進、排水設施。高密度精養方式的養殖池分為泥砂質池塘和水泥池,面積0.1-1公頃,方形或圓形,池水深1.5-2.5米,池中央設排污孔。②養成池配套設施。在潮間帶建蝦池,需修建防浪主堤。主堤應有較強的抗風浪能力,一般情況下堤高應在當地歷年最高潮位1米以上,堤頂寬度應在6米以上,迎海面坡度宜為1:3-5,內坡度宜為1:2-3。蓄水池應能完全排干,水容量為總養成水體的1/3以上。采用循環用水方式,養成池的水排出后,應先進入處理池,經過凈化處理后,再進入蓄水池。不采用循環用水,養成后的廢水,也應經處理池后,方可排放。在集中的對蝦養成區,需要建設進、排水渠道,協調各養成場、養成池的進、排水,進水口與排水口盡量遠離。排水渠的寬度應大于進水渠,排水渠底一定要低于各相應蝦池排水閘底30厘米以上。對高密度精養和蓄水養殖的養蝦方式,應配備增氧設備,土池可用增氧機,水泥池可用沖氣泵和鼓風機。在灘涂蟹類比較多的地區,應在養成池堤圍置30-40厘米高而光滑的塑料膜或薄板防蟹隔離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