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五號病(口蹄疫)的流行特點,傳播途徑,臨床癥狀,綜合預防,治療辦法
五號病俗稱“口瘡”、“蹄癀”,是由五號病病毒感染引起的偶蹄動物共患的急性、熱性、接觸性傳染病。自然發病的動物常限于偶蹄獸,如黃牛、水牛、牦牛、豬、綿羊、山羊等,幼畜(新生仔豬、犢牛、羔羊)對口蹄疫病毒最易感,發病率100%,常引起幼畜死亡,人也可感染。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冬春、秋季、氣候比較寒冷時多發,多發生于冬季,到夏季往往自然平息。豬等偶蹄動物對本病敏感,單蹄動物不發病。本病傳染性很強,呈蔓延或跳躍式傳播,一般2~5年周期性大流行。
豬五號病的傳播途徑
病豬和帶毒豬是主要的直接傳染源,尤以在發病初期的病畜最危險。病豬的一個豆粒大水泡內的病毒量足以致使10萬頭豬發病。另外,病豬的尿、糞、乳、呼的氣、唾液、肉、毛、內臟、精液等以及污染的豬舍、飼料、水、用具都可有病毒存活,成為間接傳染源。康復豬帶毒1個月左右。本病主要通過消化道、呼吸道、損傷的皮膚粘膜進行直接性和間接性傳播;鳥類、鼠類、昆蟲等野生動物也能機械性地傳播本病。據報道病豬經呼吸排至空氣中的病毒量約為20×104~5感染單位,而且病毒能隨風傳播50~100公里以外的地方,所以氣源性傳播在本病流行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病豬及其制品、泔水、被病毒污染的飼養管理用具和運輸工具等都是十分危險的傳播途徑。屠宰場的活豬倉庫、城郊以及交通密集的鐵路、公路沿線的豬場容易感染。
豬五號病的臨床癥狀
豬五號病主要癥狀表現在蹄冠、蹄踵、蹄叉、副蹄和吻突皮膚、口腔胯部、頰部以及舌面粘膜等部位出現大小不等的水泡和潰瘍,水泡也會出現于母豬的乳頭、乳房等部位。病豬還有精神不振、體溫升高、厭食等癥狀,當病毒侵害蹄部時,蹄溫增高,跛行明顯,常導致蹄殼變形或脫落,病豬臥地不能站立。水泡充滿清朗或微濁的漿液性液體,水泡很快破潰,露出邊緣整齊的暗紅色糜爛面,如無細菌繼發感染,經1-2周病損部位結痂愈合。若蹄部嚴重病損則需3周以上才能痊愈。五號病對成年豬的致死率一般不超過3%。妊娠母豬可發生流產。剖檢時,病豬咽喉、氣管、支氣管和胃粘膜有爛斑或者潰瘍,小腸、大腸粘膜可見出血性炎癥。仔豬心包膜有彌散性出血點,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黃色斑點或條紋,心肌松軟似煮熟狀。豬五號病的臨床特征與豬水泡病、豬水泡性口炎、豬水泡疹極其相似,故應根據情況,及時送當地獸醫院進行實驗室診斷。
豬五號病的綜合預防
1、常規性防制措施
(1)免疫接種。種豬每年在二月和十月底接種五號苗,最好注射濃縮型疫苗,每次每頭2~3毫升;仔豬在60日齡或70日齡接種2~3毫升五號苗,即可獲得較強的免疫能力。如果育肥期較長,建議在100日齡強化免疫一次。
(2)嚴格消毒。堅持每周帶豬消毒2~3次,常用消毒藥有0.15 %過氧乙酸、1~2%甲醛溶液、1:300強力消毒靈等。此病毒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很強,不怕干燥,在自然條件下,含病毒的組織與污染的飼料、飼草、皮毛及土壤等保持傳染性達數月之久;糞便中的病毒,在溫暖的季節可存活29~33天,即使在凍結條件下也可以越冬;但對酸和堿十分敏感,易被堿性或酸性消毒藥殺死。消毒前要徹底清掃糞尿和周圍環境,豬舍水泥地面沖洗干凈,自然晾干后噴霧或噴灑消毒藥。對垃圾、墊料、污物等要及時焚燒。
(3)加強防疫。嚴禁從疫區(場)買豬及其肉制品,不得用未經煮開的洗肉水、泔水喂豬。盡量杜絕不必要的人員進出豬場,尤其是走村串戶的獸醫和推銷員。所有生產人員進場時必須洗澡更衣消毒。
2、緊急預防措施
(1)堅持“早發現,嚴封鎖,小范圍內及時撲滅”的原則。一旦懷疑五號病,應立即上報,迅速確診,并對疫點實行封鎖,防止疫情擴散。疫區內的豬、牛、羊,應由獸醫進行檢疫,病畜及其同欄豬立即撲殺深埋或者燒掉。疫點周圍及疫點內尚未感染的豬、牛、羊,應立即注射疫苗。先注射疫區外圍的牲畜,然后注射疫區內的牲畜,常規苗每頭5毫升,高效濃縮苗每頭3毫升,15天后再加強免疫一次。疫區內的豬圈、用具、墊料等使用2%燒堿溶液進行徹底消毒,在流行期間,每隔2~3天消毒1次;疫內最后一頭病豬痊愈或死亡后14天,如再未新增病例,經過大消毒后,可解除封鎖。但痊愈豬仍需隔離1個月,方可出售。
(2)五號病發病率很高,成年動物病死率一般不超過3%。幼畜(新生仔豬、犢牛、羔羊)對口蹄疫病毒最易感,發病率100%,死亡率很高。癥狀輕微的病豬一般經過10天左右多能自愈,但為了促進早日康復,縮短病程,防止繼發感染,應在嚴格隔離、加強護理的條件下,進行對癥治療。對口腔病變用清水、食鹽或0.1%高錳酸鉀液洗滌潰瘍面,涂以1~2%明礬溶液或碘甘油。對蹄部病變,用3%來蘇兒洗凈,然后涂擦龍膽紫溶液、碘甘油、凡士林軟膏或等。對乳房病變,用肥皂水或2~3%硼酸水清洗,然后涂以青霉素軟膏或其他刺激性較小的軟膏。對急性病豬,除局部治療外,可用強心劑和滋補劑,如安鈉加、葡萄糖鹽水等。
豬五號病的治療辦法
牲畜五號病是危害牛、羊、豬、駱駝等偶蹄動物的一種急性傳染病,對生豬生產危害極大,而且是人畜共患的傳染病。為了保障人民健康,保護畜牧業生產,為此,各級領導要制定一系列解決辦法。
一、加強組織領導
1.建立防治牲畜五號病指揮部。防治牲畜五號病是一項復雜艱巨的工作,政策性強,負責日常工作。
2.搞好宣傳教育。加強對干部和群眾的思想教育和防疫知識的普及宣傳工作(宣傳只在內部進行,不登報,不廣播,不公開對外宣傳,注意保密教育)。使廣大群眾和干部深刻認識五號病的危害性,防治的重要性,掌握飼養、運輸、經營牲畜三個主要傳播途徑和綜合防治辦法。
3.搞好綜合防治工作。要采取以行政措施為主,行政與技術相結合的防治措施,貫徹“早、快、嚴、小”的方針。及時做好查清疫情,封鎖疫區,處理病畜,清庫消毒,加強檢疫,制定綜合性防治措施。
二、做好疫情報告和普查
1.建立疫情報告制度。飼養、經營、運輸牲畜的單位和個人,發現牲畜發生疑似五號病時,要即日報告。在五號病流行期間,各級指揮部要每隔十天逐級上報一次疫情,并嚴格控制病畜流動,實行封鎖隔離。為鑒定毒型,要及時采取病料送檢。 2.做好疫情普查。在五號病流行期間,各單位要組織獸醫人員對管轄區內的牲畜逐頭進行檢查。
三、封鎖疫區
1.疫區的封鎖。劃定疫區后,要明確封鎖界限,設立標志,并通知其它單位。封鎖期間,要停止牲畜及其產品和飼草的收購、調運和交易活動,嚴禁運出各種偶蹄動物及其產品。要在交通路口設置哨卡和檢疫消毒設備,對來往行入、交通運輸工具,實行嚴格消毒。疫區內要發動人員大清掃,大消毒,搞好環境衛生。
2.封死疫點。疫點要劃小,可根據規模大小,疫情分布情況,以飼養單位的病畜圈舍及活動場所和經營單位的病畜倉庫、車間劃分疫點。一經確定疫點,即應封嚴封死,并應在其周圍劃定封鎖界限,設立標志,派人日夜監督,防止病毒擴散,就地消滅疫源。
3.保護受威脅區。受威脅地區要加強防疫管理,注意消毒。同時要對疫區的疫情進行監督,如發現疫區有違犯封鎖規定時,應及時加以制止,并向上級報告。
4.解除封鎖。屠宰場的病畜和同群畜全部屠宰完畢,將其肉類產品進行無害處理,經徹底消毒并由當地指揮部派獸醫檢查驗收合格后,恢復生產。疫點和疫區最后一頭病畜痊愈后十四天,再不發生五號病時,經當地指揮部派出獸醫檢查驗收合格者,由原發布封鎖令的政府公布解除封鎖。
四、處理病畜
1.嚴格處理污染產品。病畜肉(包括被污染的肉)和頭、蹄、下水是散播疫情的重要疫源。要按照“四部規程”有關規定,對病畜和可疑病畜要及時送急宰間宰殺。病畜頭、蹄、內臟、血液要高溫自處理,嚴禁鮮銷;病畜肉和被污染的肉要高溫或剔骨產酸處理。嚴禁倒流,杜絕五號病惡性循環。
2、控制疫情傳播。應采取殺、關、管的辦法,消滅疫源。發生五號病的單位發病頭數少時,要決心撲殺,拔除疫點,消滅傳染源。
五、清倉消毒來源
1.污染的豬廠要倒空消毒。要進行大消毒、大清理。
2.做好疫區、疫點消毒。疫區內的牛、羊、豬舍和病畜產品污染的場所、車船等,都要徹底清掃干凈,鏟除糞土后,用2%苛性鈉溶液等有效藥物,進行徹底消毒。糞便、污物等要發酵處理。無下水道設備的地方污水嚴禁外流,可在疫點內挖池貯存,并進行無害處理。牲畜圈舍、疫戶門前均應設置消毒槽和消毒池,要指定專人管理,經常添加和更換消毒藥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