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焦蟲病是由泰勒焦蟲引起的一種血液寄生蟲病,我國羊泰勒蟲病的傳播者為蜱,它主要寄生于綿羊、山羊體表。本病一般是從4月上旬開始,6月下旬終止,5月達到高潮,9月份有個別羊只發病。以1-6個月羔羊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成羊次之。從外地新輸入的羊群對本病的敏感性大,發病和死亡更嚴重。近幾年來因羊焦蟲病的感染導致了大量的綿山羊死亡,給養羊業的發展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
1 發病情況
近幾年,我地區養羊業發展的較快,且外購羊的數量增加的也較大,羊群的來源復雜。由于大多數人急于擴增羊群,故在羊群中病羊和健康的羊混雜,這樣我地區已成為焦蟲病流行的隱伏地區。2008年5月10日,我地區白某家的新購進的70只綿羊突然發病并有死亡,在當地多次應用抗生素等藥物治療均無效。筆者到現場調查發現,4月28日畜主從外地購入70只綿羊,當時羊群健康狀況良好,沒有任何異常表現,口蹄疫、羊痘、炭疽、破傷風等疫病均已免疫,5月7日個別羊開始發病,羊只體表有很多蜱附著,找當地獸醫用抗生素治療無效,病羊開始死亡。到5月10日為止已死亡8只。
2 臨床癥狀
病羊體溫升高到40-42 ℃,心跳加快,節律不齊,呼吸促迫。精神沉郁,體瘦毛焦,行走無力,食欲減少或消失,個別羊只磨牙啃土,羔羊不時發出吟叫。反芻及胃腸蠕動減少或停止。糞便顏色變淺,呈淡黃色,個別羊血尿。肢體僵硬,以羔羊最為明顯,舉步十分的艱難,有的羔羊發病2 天后,就四肢癱軟,臥地不起。體表淋巴結腫大,以肩前淋巴結和腹股溝淋巴結明顯。肢體極度消瘦,眼結膜蒼白,輕度的黃染,血液稀薄,有的病羊排惡臭的稀糞。
3 病理剖檢
尸體極度消瘦,血液稀薄,凝固不良,皮下脂肪有點狀出血。全身淋巴結呈不同程度的腫大,尤以肩前、腸系膜、肝、肺等處較為顯著,切面多汁、充血、出血,肝、脾及膽囊腫大。肝臟呈黃棕色,膽汁濃稠。有的病例真胃黏膜上有潰瘍。
4 診斷
根據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綜合分析,發現病原體后方可確診。
4.1 流行病學方面 發病季節為5月份,本病例有蜱的叮咬。
4.2 臨床檢查 體溫升高40-42 ℃,呈稽留熱,體表淋巴結腫大,有貧血、黃疸等癥狀。
4.3 死亡剖檢 有全身貧血,淋巴結腫大及真胃黏膜潰瘍等。
4.4 病原檢查 采用直接涂片染色檢蟲法檢查病原體。血片涂制:取經過處理的載玻片,從經過消毒處理的病羊耳尖靜脈針刺后,取第一滴血液滴在載玻片晾干,每只羊做3片;血片染色:采用姬姆薩氏染色法,用無水甲醇2-3滴滴于血膜上使其固定2-3 min,而后置于稀釋的姬氏染色液(將原液充分振蕩后,用緩沖液或中性蒸餾水稀釋10-20倍)中染色30-60 min。最后用緩沖液或中性蒸餾水沖洗后晾干,在油鏡下檢查,見到圓形、梨形等形態的病原體。
5 防治
5.1 預防:對羊舍、飼槽用1—2%的敵百蟲溶液進行刷洗,殺滅環境中的蜱,對羊只用1—2%的敵百蟲溶液進行藥浴。加強飼養管理,春季本病高發時最好不要到外地引羊,引入羊只要投服焦蟲片進行預防。
5.2治療:貝尼爾(強化血蟲凈):肌肉注射,注射劑量每千克體重5 mg,用蒸餾水配成1%溶液,每天1次,連續注射3 d。
5.3中藥:貫眾20g 檳榔25g 木通20g 澤瀉20g 茯苓15g 龍膽草15g 鶴虱20g 厚樸15g 甘草10g 水煎服,每日一次,連服2—3日。
5.4 對癥治療:補液:對體質特別消瘦的,可以結合輸液治療,用10%葡萄糖500ml,10%VC5 ml 混合靜注。強心:用10%安鈉加5 ml 或10%樟腦5—1 ml 肌肉注射。
小結:羊焦蟲病的防治關鍵是加強飼養管理,定期驅蟲藥浴,發病及時進行治療,在治療時采用綜合療法可加速痊愈,在本病高發季節時盡量不從外地引羊,貝尼爾對個別羊有不良反應,在用藥時要加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