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合適育雛方式提高蛋雞育雛率 雛雞是指從出殼至6周齡的小雞。育雛是為整個蛋雞生產周期打下良好基礎的重要階段,直接關系到育成雞的整齊度和合格率。目前國內沿用的育雛方式大致分為兩種,現分述如下,以供參考。
一、平面育雛 根據各地條件,又可分為地面平養、火坑平養和網上平養三種。地面平養是小規模飼養的常規方式,即在地面鋪墊5~10厘米厚的稻草、麥秸、刨花等柔軟墊料。秸稈均鍘成5厘米小段。1~3日齡,利用紙板等材料設置圍欄,熱源(保護傘)設于圍欄中心;此后擴大圍欄,以利雛雞活動。6~9日齡可撤出圍欄。火坑平養,適宜北方省區采用,即利用火坑作為熱源和活動場所,坑面同樣鋪設柔性墊料,以上兩種方式的優點是設施簡單,便于管理,有利于雛雞擴大活動范圍。缺點是雛雞接觸被糞便污染的墊料后,容易感染疾病。網上平養,是利用網柵代替地面。網柵距地面50~80厘米,以利清掃網下糞便和殘料。網架通常采用角鋼焊成,能夠承受管理人員體重。其突出優點是雛雞不再與墊料接觸(不再鋪設墊料),大大減少了球蟲病、白痢等疾病發生率。
二、立體育雛 立體育雛,又叫多層籠育,采用3~5層的專用育雛籠(或育雛?育成兼用籠),采用疊層式排列,每層籠底均設承糞板,實行“全進全出”的管理方式。籠內采用電熱絲或熱水管、燈泡等作熱源。籠的四周設食槽和水槽。 籠養方式的優點很多:一是飼養密度大,一般要比平養多容納3~5倍的雛雞,每平方米可養1周齡雛雞60只,而平養僅能容納20~24只;
二是有利于實行機械化、自動化養雞,勞動生產率高,經濟效益好;
三是局部環境良好,便于集約化管理,使雛雞生長規格一致;
四是不用墊料,雛雞不與糞便接觸,患病率明顯下降;
五是節約飼料;
六是便于觀察和淘汰不良雞只。但籠養雞舍建造投資較大,如飼養管理不當,容易出現營養缺乏癥、脂肪肝綜合癥、籠養疲勞癥和骨折等。隨著蛋雞飼養業的發展,今后籠養方式更為普及,技術也不斷改進,將成為蛋雞的主要飼養方式。 蛋雞生產者可根據各地的條件,因地制宜,采用合理的育雛方式,提高育雛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