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我們依靠什么征戰商場?你的企業是一家什么樣的企業?如何分辨企業的優劣?對于這些問題,企業界有句名言:小企業看老板,中企業看項目,大企業看文化,而超級企業則是看模式。
市場經濟發展到今天,競爭已經不再是停留在產品、技術、服務、管理等層次的功能與功夫上了。以前我們很多企業可以靠機會賺錢,靠點子致勝,靠營銷策劃獲得發展,現在卻無奈地發現,機會不容易捕捉,點子不靈了,營銷策劃不足以保證持續盈利。其中的關鍵就在于沒有挖掘好的商業模式。這是大家所共識的,世界管理大師德魯克也曾點出了企業之間競爭的實質,“當今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是產品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的競爭。”
那不禁有人要問,商業模式這么神奇,那它到底是什么?
概括來講,商業模式是一個企業創造價值的核心邏輯。它的內涵不僅僅是創造利潤,還包括為客戶、員工、合作伙伴、股東提供的價值,在此基礎上形成的企業競爭力與持續發展力。簡單來說,商業模式就是賺錢的方法。飲料公司通過賣飲料來賺錢;快遞公司通過送快遞來賺錢;家電企業通過賣家電來賺錢等等。只要有賺錢的地方,就有商業模式存在。它一定是賺錢的模式,盈利的模式,否則這個模式將毫無意義。
綜觀世界經濟,我們可以發現全球的大部分著名的品牌產品都產自于歐洲,但全球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卻不在歐洲,而在美洲。這原因何在呢?因為歐洲人和美洲人的經營理念及商業模式不一樣。歐洲人的經營理念在于專心專注、代代相傳地打造百年品牌,就像挖水井、打繩子一樣,只有兩個端口,所以參與的人不能多,這是一種傳承加優化的經營理念。所以世界上一半以上的品牌都來自歐洲,質量過硬,如香水、手表、名車、皮具等。而美洲人的商業模式是標準的、可復制、大規模的,就像挖池塘、編網絡一樣,參與的人數不限,可進行大規模的繁殖,也就是連鎖經營。這就是美洲人“一本萬利”的商業模式,這一模式讓美國成為了商業帝國。這當中包括麥當勞、肯德基、沃爾瑪等連鎖店。所以美國的經濟只用200多年就超越歐洲500多年的經濟。
那么我們的企業該如何做呢?盲目的用歐洲人的工業精神,就可以解決問題了嗎?未必。光崇拜美國人的商業模式,又解決問題了嗎?不是。我們可以借鑒和學習歐洲人的工業精神和美國人的商業模式,但是由于國家之間文化底蘊、社會環境的差異,我們不能簡單照搬他們的方法,而應該根據中國人的生意智慧,中國人的思維來創造真正適合自己的商業模式。商業模式的理論發端在西方,其成長與成熟也在西方,這些思想也都是由西方的文化、經濟、法律等因素派生出來的,直接拿到經濟、政府、文化背景等都有明顯差異,甚至是對立的中國市場中,不僅效果有限,而且還會有文化方面的抵觸。這也是寶潔、IBM、通用等國際成功企業進入中國市場時先是遭遇失敗,而后重新學習,實行本土化,克服了“水土不服”的情況后才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歐洲人有歐洲的工業精神,美洲人有美洲的商業模式,而我們中國人應該有中國人的生意智慧。中國人講究血緣、族譜、關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寧做雞頭,不做鳳尾”。中國人做生意的核心就是把我腦袋想的轉移到你的腦袋,把你口袋裝的轉移到我的口袋。這就是中國人的生意智慧,簡單明了,而且做生意還講究做大,做長久,因此我們的商業模式應該具備兩個條件:第一是可在自身體系內自動裂變,這樣才能做大;第二是可在固有客戶中持續賺錢。這樣才能做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