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眾生平等看自他關系
佛家以人為本,講眾生平等,就是雙方的關懷平等,雙方的利益平等,買賣雙方是一個整體,上下關系是一個整體,一切都是不二隨順。佛教講“自利利他”,講菩薩行,都是主張淡化自我,更多的考慮對方,并且付之于行動,通過對別人的幫助來完成自己的工作,提高自己的能力。通過自己的實踐,通過自身的感知、感悟,去尋找美好、尋找企業的成功。這就是以自己為模范,帶動和引導、幫助其他人共同進步,共同和諧共存。
佛法一個基本思想是無我,只有去除我執、我見,才能吸收最好的建議,取得內部的和諧,這是企業管理的必然。
佛法講平等,在企業外與客戶和消費者的溝通、在企業內上級和下級、平級間的溝通中,同樣應以對方為中心。放下“自我”,去掉“我執”,在溝通中體現眾生平等。
你心中沒有佛,當然心中就沒有眾生;你心中沒有眾生,就說明心中沒有佛。同樣,市場關系,就是人與人的關系。你調查市場,就是調查人。了解市場,就是了解人。研究市場,就是研究人。贏得市場,就是贏得人。
所有的眾生都是佛,強調在佛面前人人平等,且每一個人都可以成佛,只要他皈依佛門。這對于我們看待職員是大有好處的,因為要發揮人的積極性,在健全的規章制度下,就必須認為每個人都是能取得很好的成績的。
從戒律看管理理念
佛教與管理的共通點是對人的工作。管理并不僅僅是管理別人、控制別人,這是對管理工作的誤解。那么什么是管理呢?由兩個字合成:管和理。管,是確定規矩制度;理,是協調關系。所以,做管理不是簡單的去制服別人,而是以一定的程序、制度,使當事各方達成統一與協調,從而完成工作。
同樣,說學佛只是要求管好自己,這也是對佛法的片面理解。我們學佛法不是刻板的去服從什么規矩制度,讓自己成為被捆綁和束縛的木偶,而是通過對佛法的理解來提高自己認識社會、理解社會、認識他人、理解他人的智慧,而后去服務社會、慈悲眾生。
其實,忍讓也好,止觀也好,是修行自己控制自己的,但是并不是說一個團體就不需要有共同的標準、共同的行為準則。佛教僧團本身就是人類最早的社會組織之一,對于組織的管理有很多經驗。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在臨終前告誡我們:是“以法為師”,“以戒為師”。對僧團的管理就是戒律。戒律松弛,佛教僧團就走向衰落;戒律嚴謹,佛教僧團就興旺發達。企業里,戒律就是各項規章制度。成功的企業,一定是規章制度完備的。
佛法講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這就是規矩準則,是企業人事管理的必然。人能自律,人能自己管好自己,這就是人間一切事業興旺發達的根本。而緣合、圓融的概念,也是內部和諧的管理方法。
從廟宇管理看用人之道
去過廟的人都知道,一進廟門,首先是彌陀佛,笑臉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則是黑口黑臉的韋陀。
但相傳在很久以前,他們并不在同一個廟里,而是分別掌管不同的廟。彌樂佛熱情快樂,所以來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丟三拉四,沒有好好的管理賬務,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韋陀雖然管賬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陰著個臉,太過嚴肅,搞得人越來越少,最后香火斷絕。
佛祖在查香火的時候發現了這個問題,就將他們倆放在同一個廟里,由彌樂佛負責公關,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韋陀鐵面無私,錙珠必較,則讓他負責財務,嚴格把關。在兩人的分工合作中,廟里一派欣欣向榮景象。
其實在用人大師的眼里,沒有廢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貴寶劍,摘花飛葉即可傷人,關鍵看如何運用。
從因緣和合,諸行無常看企業發展戰略
佛法是可以應用于社會各方面的道理、智慧。
佛法的中心有一個是無常,講一切都是變異法,這是企業經營發展的必然,只有發展、革新、順應才不會被淘汰不會倒閉。
佛法講因緣和合,講緣和果,只有把內部的管和理的概念理解,把外部發展與變化的概念理解,就是在修內和外的助緣,最終功德圓滿,成就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