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癥狀
病雞精神沉郁,羽毛松亂,翅膀下垂,行動遲鈍,食欲減少或廢絕,飲欲增加,腹瀉中帶血,肛門周圍被糞便污染,冠和肉鬢蒼白,貧血,消瘦,個別雞眼瞼粘連,單側失明,呼吸困難,打噴嚏,腹部腫脹,皮膚紫紅色,觸摸有波動感。
剖檢變化
心包膜肥厚呈白色,心包液增多,心包表面及心包液中有纖維素滲出物,心包膜與胸膜粘連不易剝離;氣囊發炎,渾濁增厚,內有渾濁的黃色干酪樣滲出物;肺瘀血,水腫,暗紫;肝臟瘀血、腫大,表面富有白色易剝離的纖維素性滲出物;腹腔積液,內有纖維素性滲出物;脾腫大、瘀血、充血;腎腫大、充血,有白色尿酸鹽沉積;小腸增厚,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出血,腔內有心包性粘連;盲腸腫大,黏膜增厚,充滿血液和血凝塊。
實驗室診斷
1寄生蟲分離
取5只舍內死雞和雞的盲腸黏膜涂片,鏡檢可見脫落的大量上皮細胞及各個發育階段的卵囊。取發病雞群的正常糞便按飽和鹽水懸浮法收集蟲卵,涂片,鏡檢便可見大蟲卵囊,經采樣分離純化鏡檢,卵囊符合球蟲卵囊的特征。
2細菌分離
取患雞的心血,肝組織進行觸片,革蘭氏鏡檢,可見有數量不等的革蘭氏陰性,兩極鈍圓,濃染,單個或成雙排列的粗短桿菌,無菌采取肝組織直接劃線接種于麥康凱瓊脂培養基,伊紅美藍瓊脂平板,普通瓊脂平板,置于37℃恒溫箱中,培養24~48小時,在麥康凱瓊脂培養基上形成邊緣整齊或波狀,稍起,表面光滑,粉紅色或深紅色的圓形菌落;在伊紅美藍瓊脂平板上呈黑色或黑紅色帶有金屬光澤的圓形菌落;在普通瓊脂平板上,為圓形、光滑、邊緣整齊呈灰白色的小菌落。
3藥敏試驗
用常規藥敏紙片法對大腸桿菌進行藥物敏感試驗。抑菌圈直徑10毫米以下為低敏,10~19毫米為中敏,19毫米以上為高敏。結果:禽病1號(主要成分:丁胺卡那)為高敏,奇佛(主要成分:氟苯尼考)為中敏。
防治措施
6.1改善飼養管理條件,保持地面衛生,徹底清除雞舍內糞便及污物,用百毒殺按使用說明進行帶雞消毒,2次/天;地面用2%苛性鈉消毒。飼喂無霉菌飼料和清潔飲水;收集的糞便和墊草進行發酵處理。
6.2預試試驗結果,用地克珠利以1.0毫克/千克的濃度拌料投喂,氟苯尼考以每瓶對水150千克(注:飲藥液前停水0.5~1小時,保證藥液一次性飲完),同時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C40克。
通過采取上述措施,2天后雞場控制了疫情,5天后雞只完全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