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豬成活率的高低是影響養殖效益的關鍵因素。近幾年,由于多種疫病的混合感染、飼養管理不到位、衛生環境差的因素,導致仔豬成活率相對較低.嚴重影響了養殖效益。筆者根據幾年來在養殖場的工作實踐.認為提高仔豬成活率應做好如下幾方面的工作。
1做好母豬的飼養管理和疫病防治工作
首先,加強妊娠母豬和哺乳母豬的飼養管理。母豬飼料配合應多樣化,飼料品質必須優良,腐敗、霉爛、變質、有毒的飼料決不能喂。保證母豬各階段的營養.但妊娠母豬不能過肥或過瘦,否則會影響泌乳性能和乳汁質量。確保母豬產后八成膘情,以保證有充足的乳汁和抵御疾病的能力。其次,對能繁母豬要嚴格按免疫程序免疫,一是口蹄疫、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的免疫接種:二是影響繁殖的疾病.如細小病毒病、偽狂犬病、高致病性藍耳病、布魯氏桿菌病等。
2創造適宜環境.保證豬只的健康成長
適宜的環境條件,不僅有利于提高豬只生產力.而且可減少疫病的發生。首先。要保證母豬圈舍的干燥衛生.要調教母豬養成“三角定位”的排糞習慣。對糞便、垃圾要及時清掃,墊草要經常更換,同時做好消毒工作,圈舍、食槽等要定期消毒。春、秋、冬季每隔3~5天消毒1次.夏季可2~3天消毒1次。消毒藥品要交替使用,不能只用一種消毒藥物。其次,新生仔豬的體溫調節能力差.要求仔豬生出后1~3天時環境溫度保持在30℃~32℃、4~7日齡28℃~30℃、8~30日齡22℃~25℃、31~45日齡20℃~22℃.同時保證豬舍內干燥清潔。
3做好初生仔豬的護理
初生仔豬的護理是提高仔豬成活率的關鍵步驟。母豬分娩時必須有管理人員接生.以防仔豬被母豬壓死或因母豬難產而死在腹中。出生后l0~20分鐘內讓仔豬盡早吃到初乳,這對仔豬的成活、健壯及正常生長發育有重要意義。初乳營養豐富,具有輕瀉性,利于排出胎糞。出生后24小時內要做好斷齒、斷尾工作。3日齡注射鐵制劑.預防缺鐵性貧血。同時要固定乳頭,以保證全窩仔豬發育均衡.將體質弱、體重小的仔豬固定到前邊乳頭,將體重大、體質好的仔豬固定到后邊乳頭上.一般固定2~3天即可成功。
4適時補飼.保證仔豬營養
由于仔豬生長發育快.而母豬所提供的奶量在產后4周左右達到高峰,此后逐漸下降.若僅依靠母乳.則不能滿足仔豬的生長發育要求,應采取補料措施.從而充分發揮仔豬的生長潛力.對提高仔豬的斷奶窩重和仔豬后期的生長發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補料時間以7日齡左右為宜,補料采取由少到多誘食的辦法進行。方法是:先把2/3仔豬全價料與l/3白糖混合.再用涼開水拌成糊狀,涂在仔豬的舌頭上,仔豬感到味甜,就會細嚼咽下。第1天喂料按早、中、晚各l次,3天后仔豬便會自動吃食。另外,仔豬出生后2~3天內,要及時補鐵,于每頭仔豬腿部肌肉注射牲血素l毫升(含鐵l50毫克)或右旋糖酐鐵鈷注射液2毫升,即可滿足仔豬生長發育對鐵元素的需要。在缺硒地區,還應同時注射0.1%亞硒酸鈉與維生素 E合劑,每頭1毫升。同時飼料必須清潔、新鮮.不喂霉爛、變質飼料,飲水要清潔、充足。食槽、水槽與用具要經常洗刷與消毒。
5適時斷奶.把好仔豬斷奶關
目前,多采用28日齡斷奶的飼養形式。仔豬在18~23日齡時,用5天的時間把教槽料過渡為斷奶料.為28日齡斷奶做好準備。當仔豬每日采食量達到100~200g時.可在28日齡前后給仔豬斷奶。剛斷奶的仔豬.常因為斷奶程序不當或斷奶過快導致腹瀉,所以斷奶前必須讓仔豬適應飼料。
6做好初生仔豬的疫病防治工作
哺乳仔豬抗病能力差.容易患病死亡.尤其是腹瀉對仔豬的危害更大。因此,應在母豬分娩前注射大腸桿菌 K88、K99、987P三價基因疫苗。以預防仔豬腹瀉。常見的仔豬消化系統病、仔豬呼吸系統及其他疾病等.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從而提高仔豬的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