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季節奶牛多汗癥的治療
龍江縣景星鎮畜牧站于2001~2009年共診治奶牛多汗癥34例,占奶牛發病總數的28%。
1發病情況
1.1胎次
在景星鎮畜牧站所診治的34例奶牛多汗病奶牛中,有3胎牛6例、4胎牛18例、5胎以上的占10例。
1.2產奶量
據34例多汗病牛的產奶量統計,奶量均在20千克/天以上的奶牛多發,產奶量越高,多汗病出現的越早,而且汗量越多。一般多發生在泌乳盛期或干奶期之前。最早的是產后7天發病,最晚的是泌乳3個月之后發病,而在泌乳初期或干乳期未見發病。本病多發于秋冬春季節,呈散在發生。
2病因分析
該地地處寒冷,冬季舍飼及光照少,青綠飼料不足。而加之高產奶牛需鈣量大,每千克乳汁里含1.2克鈣,如果產奶量為30千克,從乳汁中流失的鈣約為36克/天。經血清鈣含量檢測,病牛血鈣降低至6~8毫克或更低。一般100毫升血液中鈣含量降低為8~9毫克或更低,而且鈣磷比例失調,以及飼喂精料過多,消化道中產酸多,與鈣結合成不溶性鈣,體內維生素D不足,都不能使奶牛及時補鈣。由于體內鈣含量不足,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而使汗腺分泌增強,大量出汗,如治療不及時,可導致奶牛生產癱瘓及爬臥不起綜合癥。
3臨床癥狀
3.1患病初期
病牛精神食欲、反芻及體溫均較正常,只是不愿走動,在榨乳中后期,兩前肢的肘頭內側及兩后肢的股內側出汗較明顯,用手觸摸時有明顯的潮濕感,有的早晨出汗,有的晚上出汗,有的在擠乳時出汗,有的是在前肢上部或者耆甲部出汗,有的牛在軀體一側出汗,有的是全身出汗。寒冷天氣時,被毛由于出汗而似附著了一層霧或霜。
3.2患病中期
泌乳量明顯下降,在乳牛發病出汗的期間,泌乳量明顯下降,有的降至原產量的1/2左右,同時乳汁也稀薄。
3.3患病后期
出現泌乳量下降、食欲不振、反芻機能減弱、運步遲緩、四肢無力、心音弱,最后多繼發爬臥不起綜合癥。
4診斷
根據發病情況、病因分析及臨床癥狀,均可初步診斷為奶牛多汗癥。
5治療
對臨床34例多汗病乳牛,筆者堅持以補鈣為治療原則。
黃芪150克,黨參50克,五味子60克,當歸60克,白術50克,甘草60克,將藥研磨開水沖滌溫1次灌服,每天1次,連服5天。平時喂給柔軟易消化的飼料,增加礦物質、微量元素及維生素,增加光照。
6討論
根據發病情況及鈣制劑治療有明顯療效和化驗檢查,筆者認為奶牛多汗病主要是由于鈣代謝障礙引發的疾病。如不及時治療,及時改變飼料搭配,會導致產奶量下降,甚至軟骨病、生產癱瘓等疾病的發生。
此病早期不易發現,從而錯過治療時機,有的病例補鈣1次后痊愈,但易復發,配合中藥后,加上飼養管理改善,其療效顯著且不易復發。
東北地區進入春冬秋季節,飼料單一,天氣寒冷,要對奶牛多加護理,準備充足飼料,注意補充鈣質及各種微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