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動物本身
家禽的維生素需要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生理狀況、年齡、健康程度、營養和生產目的。例如:由于種母雞要維持高的孵化率,其日糧中維生素A、維生素D3和維生素E水平比快速生長肉仔雞還高。不同動物品種和品系對維生素的需要量也可能有差異。新品系由于生產性能高,對維生素的需要量也高。快速生長的肉仔雞腿病可通過在日糧中添加高水平的生物素、葉酸、煙酸和膽堿得到部分改善。
2.飼養方式
牧草和其它綠色多汁飼料及快速烘干的干草中,含有較高水平的維生素,其中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E多為可利用形式。在完全限制飼養時,家禽接觸不到草地。同時,限制飼養也使家禽通過食糞獲取維生素的機會減少。所以集約化(工廠化)養禽更應注意維生素的添加量。
3.不良環境因素及疾病
集約化生產時,由于動物的飼養密度加大,會增加應激或亞臨床疾病。應激或疾病條件下,對某些維生素的需要量增加。
4.維生素頡頏物
維生素頡頏物會干擾維生素的活性,在維生素頡頏物中,有些可切斷維生素代謝分子,使其喪失活性,如生魚中含有的硫胺素酶;有些可與代謝物結合,使其喪失活性,如抗生物素蛋白;有些由于具有與維生素相似的化學結構,可占據維生素的代謝物的作用部位,如雙香豆素。
5.抑菌藥的使用
有些抑菌藥會改變腸道微生物區系和抑制某些維生素的合成,使動物對維生素的需要量增加。某些磺胺藥由于抑制腸道中維生素的合成,會使動物對生物素、葉酸、維生素K以及其它維生素的需要量提高。
6.日糧中其它營養成分
采食低脂日糧時,會使碳水化合物代謝有關的硫胺素和生物素的需要量提高。如果脂肪消化受阻,脂溶性維生素便不能吸收。以脂肪為能量來源時,成本較高,因此,配制最低成本日糧,會使脂肪水平降至最低,這會影響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日糧中含高水平的多不飽和脂肪酸時,會增加對維生素E的需要量。維生素與其它營養成分之間的相互作用也會影響維生素需要量。例如:維生素E和硒;維生素D和鈣、磷;膽堿與蛋氨酸;煙酸和色氨酸之間的關系等均會影響這些維生素的需要量。
7.體內的維生素貯存也會影響維生素需要量
對脂溶性維生素和維生素B12更加如此。在實際應用中,肉仔雞上市前兩周維生素的供給量,可用正常添加量的30%~50%,甚至不添加維生素,依靠飼料中天然存在的維生素,生產性能不會受到明顯的影響。
對于家禽來說,維生素需要量較高,玉米、豆粕(餅)型日糧通常需要添加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維生素B2、維生素B12、煙酸、泛酸和膽堿。
而維生素B1、維生素B6、生物素、葉酸一般可滿足需要,而且家禽體內可合成維生素C,所以,可不添加維生素C,但最近的研究表明,添加維生素C,對蛋殼的質量有明顯的改善。在應激條件下添加維生素C,可降低家禽的死亡率。家禽日糧中維生素k添加量比其它動物要高,其原因是家禽腸道短,飼料通過快,合成的維生素k少。籠養比平養需要更多的維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