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病發生于快速生長的肉仔雞,最早發病日齡為3日齡的雞,死亡率嚴重者達60%。發病初期,病雞精神沉郁,羽毛粗亂,食欲下降,肛門周圍有稀糞沾污;3天~5天后腹部增大,呼吸困難,冠髯發紺,行動遲緩,兩腿叉開,步態不穩,羽毛脫落,腹腔穿刺有黃褐色液體流出,有的混有少量血液;病雞瘦弱,癥狀明顯者常在一兩天內死亡。腹腔內有大量的清亮淡黃色液體,液體中混有膠凍樣纖維素性物和少量細胞成分;心臟肥大柔軟,心壁變薄,心肌弛緩,心包積液;肝臟瘀血、腫大或萎縮,表面有灰白色或淡黃色膠凍樣物,易碎;腎臟腫大充血,有尿酸鹽沉積;腸充血,壁增厚;脾臟較小;胸肌、腿肌瘀血;皮下水腫。
預防控制溫度不同季節腹水征的致死率不同,其致死率由高到低分別為:冬、秋、春、夏。寒冷氣候條件提高了雞的代謝率,從而增加了氧的消耗,加重了心臟負擔,而導致腹水癥。一般要求舍內溫度保持在15℃以上,必要時采取保溫措施。改善通風許多養殖者對肉仔雞僅重視保溫,而忽視通風換氣,使雞舍內蓄積大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氣等,會造成肺部損傷,繼發腹水癥。防治措施,建議采用正壓通風系統,保證雞舍內通風良好。
保持清潔衛生要保持舍內清潔,及時清除糞便,搞好消毒工作,同時防止漏水使墊料潮濕而產生氨氣。
控制光照時間適當減少光照時間,可減少雞的采食量,降低生長速度,進而降低腹水癥的發生率。
管理
1.控制飼養管理:雞群密度大,空間小,舍內氧氣不足易發本病。
2.防止飼料中毒:黃曲霉毒素等引起肝臟纖維化,導致血液中液體濾出聚積于體腔,引起貧血及心臟功能受損而產生腹水癥。
3.減少應激:肉仔雞通過長途運輸后轉入雞舍的過程,由于溫差過大,應激反應比較強烈,腹水癥的發生率也會增高,尤其在冬季更為明顯。所以,冬季應減少舍內溫度突變、轉群、接種等應激因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