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仔豬是指從出生至斷奶前的仔豬。減少仔豬死亡率和增加仔豬體重是養好哺乳仔豬的關鍵。
1、及早吃足初乳 最遲要在仔豬出生后3小時之內讓仔豬吃到初乳,才能保證1周齡內仔豬獲得足夠有效的免疫。
2、仔豬保溫防壓 母豬與仔豬對環境溫度的要求不同。新生仔豬的適宜環境溫度為30~34℃,而成年母豬的適宜溫度為15~19℃。仔豬保溫可采用保育箱,箱內吊250瓦或175瓦的紅外線燈,距箱底40厘米,或在箱內鋪電熱板,都能滿足仔豬對溫度的需要。因母豬臥壓而造成仔豬死亡的現象非常普遍,采用在產欄內母豬身體兩側設護欄的做法可有效地防止仔豬被壓傷、壓死,結合配置保暖設備的保育箱,可明顯減少仔豬的死亡。
3、仔豬補鐵、補硒 母乳以及仔豬體內所貯存的鐵元素僅能滿足仔豬7天內的需要量,所以必須給仔豬補鐵。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給仔豬肌肉注射鐵制劑,如培亞鐵針劑、右旋糖酐鐵注射液、牲血素等,一般在仔豬2日齡注射100~150毫克。在嚴重缺硒地區,宜于生后3天內注射0.1%的亞硒酸鈉、維生素E合劑,每頭0.5毫升,10日齡補第二針。
4、固定乳頭 一般前部的母豬乳頭奶量多于后部乳頭。仔豬有固定乳頭吃奶的習性,開始幾次吸食某個乳頭,直到斷奶時不變。為使同窩仔豬生長均勻,放乳時有序吸乳,在仔豬生后2天內應進行人工輔助固定乳頭,使其吃足初乳。在分娩過程中,讓仔豬自尋乳頭,待大多數仔豬找到乳頭后,對個別弱小或強壯爭奪乳頭的仔豬再進行調整,把弱小的仔豬放在前邊乳汁多的乳頭上,體大強壯的放在后邊的乳頭上。固定乳頭要以仔豬自選為主,個別調整為輔,特別要注意控制搶乳的強壯仔豬,幫助弱小仔豬吸乳。
5、剪犬齒與斷尾 仔豬生后的第一天,對窩產仔數較多,特別是在產活仔數超過母豬乳頭數時,可以剪掉仔豬的犬齒。對初生重小,體弱的仔豬也可以不剪。去掉犬齒的方法是用消毒后的鐵鉗子,剪去犬齒,注意不要操作仔豬的齒齦,斷面要剪平整。剪掉犬齒的目的,是防止仔豬互相爭乳頭時咬傷乳頭或仔豬雙頰。
用于育肥的仔豬出生后,為了預防育肥期間的咬尾現象,要盡可能早地斷尾,一般可與剪犬齒同時進行。方法是用鉗子剪去仔豬尾巴的1/3(約2.5厘米長),然后涂上碘酒,防止感染。注意防止流血不止和并發癥。
6、選擇性寄養 在母豬產仔過多或無力哺乳自己所生的部分或全部仔豬時,應將這些仔豬移給其他母豬喂養。在實踐中,最好是將多余仔豬寄養到遲1~2天分娩的母豬,盡可能不要寄養到早1~2天分娩的母豬,因為仔豬哺乳已經基本固定了奶頭,后放入的仔豬很難有較好的位置,容易造成弱仔或僵豬。在同日分娩的母豬較少,而仔豬數多于乳頭數時,為了讓仔豬吃到初乳,可將窩中體重大較強壯的仔豬暫時取出4小時,以留出乳頭給寄養的仔豬使其獲得足夠的初乳,這種做法可持續2~3天。對體重較小的個體,人工補喂初乳或初乳代用品,同時施以人工取暖。
為了使寄養順利實施,可在被寄養的仔豬身上涂抹收養母豬的奶或尿,同時把寄養仔豬與收養母豬所生的仔豬合養在一個保育箱內一定時間,干擾母豬的嗅覺,使母豬分不出它們之間的氣味差別。
7、預防腹瀉 首先是提高青年母豬的免疫力,可以將青年母豬與經產母豬放在同一欄內飼養,或者讓青年母豬接觸到經產母豬的糞便。其次是通過寄養仔豬,平衡窩仔豬數。第三,要注意保溫,防止濕冷及空氣污濁;提高母豬的泌乳量;嚴格施行全進全出制度,保持良好的環境衛生。免疫注射對于防止腸道病原菌感染也是有效的。幫助仔豬抵抗病原菌的同時要注意補水,給仔豬施以胃管直接補水的效果最好,對嚴重的腹瀉仔豬可腹腔注射葡萄糖生理鹽水,一般可令其自由飲服補液鹽加抗菌藥物水溶液。
8、提早開食補料 給仔豬補料,一定要提早開食,給仔豬一個適應過程,大約7天左右。仔豬生后5~7天即可開食,生產中常采用將特制的誘食料投放在補料槽里,讓仔豬自由采食。為了讓仔豬盡快吃料,開始幾天將仔豬趕入補料槽旁邊,上下午各一次,效果更好。每次投料要少,每天可多次投料,仔豬誘食料要適合仔豬的口味,有利于仔豬的消化,最好是顆粒料。
9、仔豬補水 仔豬喝尿液和臟水是仔豬缺水的表現,因此,在仔豬3~5日齡,給仔豬開食的同時,一定要注意補水,最好是在仔豬補料欄內安裝仔豬專用的自動飲水器或設置適宜的水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