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蚯蚓的基本習性常識
1、蚯蚓的外形特征:蚯蚓的形態通常為細長的圓柱形,頭尾稍尖,整個身體由若干環節組成,無骨骼,外被一薄而具色素的幾丁質層,除前兩節外,其余體節上均生有剛毛。由于蚯蚓為常見動物,具體形態略
2、蚯蚓的生長情況:蚯蚓自蚓繭產下開始至幼蚓孵化,直至發育成熟,出現環帶并開始產卵,稱為一個生活周期。在人工養殖條件下,赤子愛勝蚓的蚓繭需14~28天孵化成幼蚓,再經30~45天生長為成蚓,成蚓交配后5~10天開始生產蚓繭。若飼養條件適宜,成熟蚯蚓約1.4~5.5天產1個蚓繭。平均每條蚯蚓的生活周期(世代間隔)為70天左右計算蚯蚓的壽命,一般從幼蚓自蚓繭中孵出開始,到蚯蚓自然死亡為止。不同種類的蚯蚓,其壽命的長短也有差異,野外自然條件下生活的蚯蚓。其壽命僅為兩個季度,而在較好的環境條件下,其壽命可延長至2-4年多;人工養殖蚯蚓壽命可長達10至15年
3、蚯蚓的生理習性:
(1)、蚯蚓對穴居生活的適應性,蚯蚓由于長期生活在土壤的洞穴里,其身體的形態結構對生活環境具有相當的適應性。
(2)、在自然界,蚯蚓以生活在土壤上層15~20厘米深度以內者居多,越往下層越少。
(3)、蚯蚓喜歡溫暖、潮濕和安靜的環境。一般蚯蚓的活動溫度為5℃~30℃,生長繁殖最適溫度為15℃~25℃,在0℃~5℃則停止生長發育,進入休眠狀態,0℃以下或40℃以上常導致死亡。
(4)、蚯蚓還喜居安靜的環境,怕噪音或震動。
(5)、蚯蚓對光線非常敏感,喜陰暗,怕強光,常逃避強烈的陽光、紫外線的照射,但不怕紅光,趨向弱光。
(6)、蚯蚓的活動表現為晝伏夜出,即黃昏時爬出地面覓食、交尾,清晨則返回土壤中。
4、蚯蚓的食性特點: 蚯蚓愛吃細、爛、濕的飼料,加之它依靠皮膚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氣,因而水分的供應特別重要。飼料的含水率以70%左右為宜,用手擠壓上層料,指縫間應有滴水,底層要求積水1~2厘米。夏季每天早晚要分別澆水一次,冬天每3~5天澆水一次,并在飼料面上加蓋稻草保溫保濕。
5、蚯蚓的繁殖特點蚯蚓性成熟后,大多為異體交配,配偶雙方相互受精,即把精子輸送到對方的受精囊內暫時貯存。在交配過程中或交配后,成熟卵即開始從蚯蚓的雌孔中排出體外,落入環帶所形成的蚓繭內。蚯蚓的受精過程是包含一個至多個卵的雛型蚓繭途經受精囊孔時,原來交配所貯存的異體精液就排入雛型蚓繭內。 蚯蚓產生蚓繭的過程是由蚓體環帶分泌蚓繭膜及其外面細長粘液管開始的,經排卵到雛型蚓繭從蚓體最前端脫落,蚓繭前后封口為止。蚯蚓的胚胎發育過程(即蚓繭的孵化)。它包括卵裂、胚層發育、器官發生三個階段。
二、投資蚯蚓項目前期準備工作
1、場地的準備:蚯蚓的養殖方法較多,有簡易養殖法、田間養殖法和工廠化養殖法。總之飼養蚯蚓的場地一定要選擇靠近水源,交通方便的地方。農村可利用庭院、村旁或林間空隙地等進行養殖。場地應排水良好,不能有積水,要能防水浸、雨淋,要求沒有噪音、煙氣、煤氣,通風要良好,無直射陽光,遠離使用農藥的田地,并且還應注意防止天敵的危害。
2、設施的準備:蚯蚓的養殖設施較為簡單,主要在冬季要注意保溫設施
3、技術的準備:蚯蚓的養殖技術主要靠自已從報刊雜志和實踐中不斷探索學習,也可到本網電子刊物"養鴿技術文薈"等欄目學習,不斷提高、豐富飼養養技術。
4、引種的準備:引種前要全面、多方位了解蚯蚓供種貨源,掌握蚯蚓的基本知識,堅持比質、比價、比服務的原則、堅持就近購買的原則。
三、飼養管理蚯蚓基本知識 飼養管理蚯蚓要抓住"濕、料、溫、光、防、除"六個字。
1、濕:蚯蚓喜歡潮濕而不積水,不同品種要求濕度不完全相同,但一般可掌握在含水量70%左右;
2、料:飼料要分批定點投喂,以表面吃光為度,不可堆積過多;
3、溫:蚯蚓適宜生長的溫度為15℃~30℃,以25℃左右為好,高溫(35℃以上)季節應采取降溫措施;
4、光:蚯蚓系夜行動物,怕光,應注意遮光;
5、防:防蚯蚓逃逸,尤其在悶熱天或下雨前,應在地面養殖床四周挖25厘米的排水溝,并須防蚯蚓敵害,如蛇、鼠、螞蝗等;
6、除:蚯蚓的糞便應及時清除,一般每月清除一次,每平方米養殖床每月可清除糞土25~30千克。清除糞便后應及時添加新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