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肉雞球蟲病的病例
【基本情況】
某地養肉雞養殖戶中球蟲病的發病率逐漸上升,而且往往是反復發作,較難治愈。這一地區球蟲病的藥費支出已占總藥費30%~40%,甚至更多,現將主要情況總結如下。
肉雞養殖戶中球蟲病的發病率幾乎達到100%,發病日齡也逐漸提前,由原來的15~20日齡提前至7~10日齡,個別養殖場的雞只5日齡就開始發病。由于養殖戶大量使用各種球蟲藥,使球蟲的耐藥性不斷增加,治療難度增大,發病率居高不下。
【臨床癥狀】
發病雞群膽小怕驚,易乍群,有的不停地奔跑,發出“吱吱”的尖叫聲,雞只翅根及頂冠兩側的羽毛直立,裸露的冠、髯、腿、爪等顏色灰白或蒼白。挑食,甩豆粕、玉米粒或剩細面料。排便主要有水樣、黃色或桔黃色糞便,蚯蚓狀骨節便,帶有未消化飼料糞便和血便等幾種情況。死亡呈突然性,死亡雞只個體較大,發育較好,肌肉蒼白,多數仰面而死,死前尖叫、蹦高,養雞戶俗稱“蹦死的”。
【剖檢變化】
雞球蟲病主要分為小腸球蟲和盲腸球蟲,因其發病日齡及病理變化不同又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小腸球蟲
1.小腸段腸腔擴大松軟,無彈性,外觀蒼白,易斷裂,剖開腸腔見未消化的飼料,腸黏膜脫落,腸壁變薄,有梯狀出 血橫紋,多發生于10~20日齡。
2.小腸段腸腔變細,并有粗細不均的螺紋,剖開腸壁增厚外翻,內容物呈桔紅色,并混有漿性粘液,多發于20~30日齡。
3.十二指腸及空腸變粗,外觀腸壁有米粒大小出血斑及出血點,剖開腸管可見內容物惡臭,腸內壁有大量出血點或灰白色壞死點,多發于30~40日齡。
4.十二指腸異常粗大,腸外壁布滿出血點和灰白色壞死點,腸壁增厚至原來的3~5倍,內壁有大量出血點、血塊,有時可見新鮮血液、血絲,腸內容物呈紅褐色膠凍樣,此種情況多見于小公雞或蛋雞,多發于60~80日齡。
二盲腸球蟲
兩側盲腸腫大至原來的2~3倍,外觀呈黑褐色,外壁布滿白色壞死點,剖開后腸腔內有紫黑色或鮮紅色血液,腸壁布滿大量出血點,多發生于20~40日齡。
【治療措施】
由于養殖戶大量濫用抗球蟲藥,球蟲由此產生了耐藥性,一些常用藥如馬杜拉霉素、鹽霉素或地克珠利等效果已不明顯,而且小腸球蟲多伴發腸炎等癥狀,所以治療上應以新型抗球蟲藥物配合腸道消炎藥為主。
【總結】
肉雞養殖戶仍然以塑料大棚養殖為主,為了保溫,勢必會造成舍內空氣潮濕,給球蟲的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環境,這也是球蟲發病率居高不下的一個重要原因。另外雞糞到處堆放,不做無害化處理,有的養雞戶只層層加蓋墊料,售雞后一次性出糞,也是造成球蟲發病的原因。因此要從根本上預防球蟲病還要加強通風,勤換墊料,保持雞舍清潔干燥,并定點存放和無害化處理糞便,若有條件可采用網上飼養的辦法,同時可選用3~4種球蟲藥交替使用,以免其產生耐藥性。同時球蟲病造成雞體腸道損傷,消化吸收等防御功能下降,營養不良,損害腸道淋巴結,使得雞體免疫力低下。極易導致大腸桿菌和傳染性法氏囊的繼發。所以,在防治球蟲和腸炎時,要注意繼發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