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炕、煤油燈、家雞代孵和機孵。注意種蛋的選擇,種蛋必須來自健康的種雞群,種蛋保存期為10天,產后7天以內為最佳入孵時間。選好種蛋—入孵時消毒,可采取新潔爾滅消毒法,即用原液5%,加水50倍,配成千分之—濃度的溶液,用噴霧器噴酒在種蛋表面或用2%高錳酸鉀加水50倍清洗種蛋洗完后控干。上蛋:入孵前,先將種蛋預溫,使蛋逐漸接近孵化機內溫度;照蛋:頭—次照蛋在人孵后第6—7天,第二次在第16-18天;
一、溫度
溫度是孵化所需的首要條件,只有在適當溫度下胚胎才能進行正常的物質代謝和生長發育。孵化期溫度要求相對穩定,其變化范圍允許在0.5℃,孵化場所要求溫度均勻,否則很難孵出好的成績。孵化溫度根據胚胎發育的情況采取前期高、中期平、后期略低、出雛期稍高的施溫方法。孵化溫度為:入孵前種蛋預熱6~8小時,蛋溫在36.5~38.5℃;1~7天,38.8~39.2℃;8~14天,38.5~38.8℃;15~20天,38~38.5℃;21~24天,38.5~39℃。如此用溫,胚胎發育正常,尿囊于14~15天在小頭合攏,把蛋白全包住,保證胚胎20~21天充分利用蛋白,故可提高山雞蛋孵化率。
二、通風
控制原則是:前期小,后期大。在孵化的前三天,可將進氣口關閉,排氣口不可關閉。三天后打開進氣口,進氣量不用很大。孵化后期,通風換氣要充分。
三、濕度
適度也是山雞蛋孵化期的重要條件。若濕度不足,則會引起胚胎粘殼,出雛困難或孵出的雞體重輕,雛雞兩腳鱗片粗糙、干枯;若濕度過高,孵出的雞雖較重,但雛雞的蛋黃吸收不良,腹部大,體質差、易死亡,致使成活率下降。孵化期山雞蛋的濕度以兩頭高、中間平為佳。前期濕度高,可使種蛋受熱良好、均勻;中期平,有利于胚胎的新陳代謝;到了后期出雛期提高濕度是為了消散過多的生理熱,使蛋殼結構疏松,便于啄殼出雛。前期濕度為60%~65%,中期為55%~60%,后期為60%~68%,出雛期為70%~75%。
四、翻蛋
翻蛋能夠促進胚胎活動,防止內容物粘連蛋殼,使孵化期受熱均勻。實踐證實,1~20天內每8小時翻蛋一次,21~24天出雛期不翻蛋,只調邊心蛋,就能滿足胚胎發育要求,孵化效果十分理想。
五、晾蛋
再孵化中后期,蛋溫可達38.8℃蛋殼表面積相對小.氣孔小,散熱緩慢,此時期晾蛋可加強胚胎的氣體交換,排除蛋內積熱.孵化16天后,應每天晾蛋一次,20~24天,生理熱多,每天晾蛋2次,晾蛋時間長短不等,根據情況靈活掌握.
六、噴水
噴水是提高出雛率的關鍵之一.噴水的作用有三點:一是破壞殼上膜;二是促進蛋殼和殼膜分別收縮和擴張,破壞它們的完整性,增大通透性,加快水分蒸發和蛋的正常失重使氣室容積變大和供氧充足;三是導致蛋殼松脆.山雞蛋的殼上膜厚,殼堅硬,前者影響氣體和水分蒸發,后者防礙啄殼。殼上膜的存在對孵化頭幾天是有利的,隨著胚齡的不斷增大,尤其是當尿囊合攏后,需要吸入更多的氧氣和排出大量代謝產物時,它就開始對胚胎的發育產生不利影響,為此,需要對21~24天的胚蛋噴31~38℃的溫水(不可過早,也不可過遲),每天噴一次,待晾干后繼續孵化。在反復晾蛋、噴水的作用下,蛋殼由堅硬變松脆,雛雞易破殼,減少了出雛期的死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