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蛋期的飼養管理
產蛋期種鵝的飼養管理目的在于不斷提高種鵝的生產性能,充分發揮高產的遺傳潛力。因此,飼養管理必須與產蛋和配種適應,從而提高產蛋率和種蛋受精率。
一鵝舍與環境
1、種鵝轉入種鵝舍前,對種鵝舍進行徹底清掃、洗刷和消毒,最后連同用具、設備進行福爾馬林熏蒸消毒24小時,為使消毒效果更好,熏蒸前將舍溫調到25℃以上,相對濕度達75%-80%,熏蒸后再通風,種鵝進舍前舍內不應有福爾馬林氣味。運動場、水浴場(池)、喂飲用具、產蛋箱(窩)、舍內外隔欄、遮陰棚等設施要健全,為鵝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條件。
2、嚴格貫徹執行防疫衛生制度,飼養員進入鵝舍前必須淋浴、更衣、換鞋、洗手、消毒,非飼養人員嚴禁入鵝場、入鵝舍。
二公母配比和飼養密度
1、種鵝開產前一個月,按公母比例1:3配入公鵝,種公鵝必須經過體型外貌鑒定、生殖器官檢查和精液檢查符合標準者,借以提高種蛋受精率。
2、產蛋種鵝分欄飼養,每欄20-30只,飼養密度為2.5-3只/米2。
三料位和水位
舍內外均設料槽、水槽,料位3厘米/只,水位2.5厘米/只,飲水量要充足而清潔,冬季防止飲水結冰,夜間可加溫水。
四溫度和通風
1、鵝的生理特點是羽絨豐滿,皮下脂肪較厚且無皮脂腺,只有發達的尾脂腺,散熱困難,對高溫敏感。所以,要創造10-25℃的適宜環境溫度,鵝產蛋最適宜的環境溫度為16-20℃。
2、經常通風換氣,排除舍內硫化氨、氨氣和二氧化碳三種有害氣體,換進新鮮空氣,以保證鵝群健康。
五光照
產蛋鵝的光照逐漸增加到10.5小時,光照強度以25LX為好,晚間舍內設置幾個15瓦的白熾燈泡,保持舍內光線昏暗,刺激鵝性機能活動,加速母鵝卵巢發育和卵子成熟,同時,也能激發公鵝性欲。
六種蛋管理
1、每4-5只鵝設置一個產蛋箱,規格在60厘米×66厘米×60厘米,產蛋箱位置幽暗、干燥、安靜、無賊風或穿堂風侵襲。
2、產蛋箱內的墊料要經常更換,保持干燥、清潔衛生,避免污染種蛋。
3、訓練母鵝進產蛋箱產蛋,盡量減少地面蛋。
4、母鵝產蛋大多集中在清晨1時至上午9時,因此,從凌晨2時起每2小時收集種蛋一次,以減少種蛋破碎或污染。并且冬季防止種蛋受凍而降低孵化率。
5、集蛋后用福爾馬林熏蒸消毒,之后送種蛋庫貯存。
6、種蛋庫設有空調設備,貯蛋溫度為13-16℃,相對濕度75%-85%,如果種蛋貯存超過1周應定時轉蛋,每天轉蛋1-2次。
7、通風換氣,貯蛋庫應保持空氣清新,無特殊氣味,種蛋要防止蠅吮蚊叮。
七減少應激
應激理論已被普遍應用于養禽業,很多因素會引起鵝的應激反應,從而影響鵝的生產性能發揮,特別是產蛋期的種鵝,哪怕是微小的刺激都會引起應激,進而使產蛋量下降。為此,在飼養過程中,應盡量減少引起應激的各種因素,使鵝充分發揮遺傳潛力,進而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八疾病防治
種鵝健康才能正常生產,種鵝一旦患病,其產蛋量、配種能力、種蛋孵化率都會明顯下降,因此,必須高度重視種鵝的疾病防治工作,除按免疫程序及時接種疫苗外,還必須注意日常的衛生消毒工作,既要嚴格貫徹執行防疫衛生制度,又要進行科學飼養管理,盡可能避免因疾病造成的經濟損失。
換羽期的飼養管理
由于生殖生理的原因,種鵝經過22周的產蛋后進入換羽期,這時對種鵝需做特殊的飼養管理,重點抓好制羽和換羽工作。
一限制飼喂
種鵝制羽期間要進行粗飼,大量減少精料比例,以放牧為主,適當喂些粗飼料,其方法是粗飼開始1-3天將原來喂飼的精料改為粗糠并減少喂飼次數,經12-13天鵝體重減輕1/3,當主翼羽與主尾羽出現干枯現象時再恢復喂料,每天喂料2次,每次120克/日/只,連喂3-5天,待體重逐漸回升,健康恢復,便完成制羽期。
二人工拔毛
通過拔羽可縮短換羽時間,使種鵝換羽時間一致,開產時間一致。人工拔羽必須在種鵝恢復健康后進行。
三換羽時間安排
如果采用自然換羽,要經過26周的時間,才能進入第二個產蛋期,如果采用人工拔羽,只需17周的時間即可進入第二個產蛋期,提前9周,不但便于管理,還能提高產蛋量,除進行人工拔羽外,亦可進行藥物脫羽。
四精心管理
人工換羽后要加強管理,除要避免烈日暴曬和雨淋外,拔羽后還要避免下水,如果天氣較涼,還要注意防寒。實踐證明,進入10月下旬再拔羽對鵝是不利的。同時拔羽后要補飼并逐漸增加補飼量,為盡快進入第二個產蛋期做好準備。